APP下载

中产阶级与权贵一起堕落

2008-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4期
关键词:权贵中产阶级权力

权力、金钱、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官、商合力塑造了人们关于成功的标准:包养女人就是成功人士的标志。这种价值观念按照收入档次向其他社会群体扩散

在人类历史上稳固维持了数千年的婚姻、家庭,到20世纪遭遇严重冲击,西方如此,中国同样如此。

20世纪初开始,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个人自由的观念,并将个人自由理解为个性解放,知识分子相信,只有打破传统的家庭、道德,包括传统的婚姻关系,才能够把个人从旧习惯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其成为独立的公民,从而拯救民族的危难。“娜拉出走”——从家庭出走——甚至成为几代人思考政治、社会、文化问题的一个经典隐喻。

因此,从20世纪上半期的文艺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摆脱家庭、摆脱不幸福婚姻的感人故事。先进人物经历痛苦挣扎,走出婚姻和家庭的牢笼。

到50年代之后,这样的反抗不被允许。尽管那个时代通过的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尽管进城干部们制造了规模庞大的离婚潮,但是,在婚姻与家庭问题上,准军事化的禁欲主义支配着大多数普通人。因此,人们看到的是一种奇怪的情景:一方面人们在全盘破坏传统,另一方面,人们却坚守着十分保守的婚姻、家庭观念,以至于样板戏里的主人公们,多是单身。在机关、大院、乃至公社体制中,生活作风问题通常都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不过,这种保守的婚姻、家庭观念其实并无坚实的道德基础,人们相对保守的生活只是在权力控制的结果。在那个时代,家庭已经社会化了,夫妻们住在单位宿舍、吃在食堂、分别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夫妻们闹了矛盾是要找单位领导的。

也就是说,在权力控制下,普通人在性、婚姻问题上是保守的——毋宁说是“革命的”。那个年代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社会、文化、政治运动,正统的道德、伦理体系其实被摧毁殆尽。一旦权力控制体系松动,社会就立刻处于道德伦理的真空状态。

80年代后,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开放社会,给予人们相当广泛的私生活自由。事实上,市场制度的演进很有可能导致社会的道德趋向保守化,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强化道德乃是市场秩序扩展的一种制度前提。

不过,中国的一切都比较特殊。在中国,道德似乎总是与权力裹挟在一起,也因此,对于权力的憎恶,也会变成对道德的憎恶。80年代刚刚开始市场化的中国,又发生了一次启蒙运动。传统的道德、价值再一次遭到猛烈抨击,萨特、弗洛伊德更是流行一时,这些学说告诉人们:满足欲望就是人生唯一的目标,不受道德约束是人的正常状态。

而市场化也恰恰是从性产业的繁荣开始的。性产业繁荣的重要推动者是港台商人。他们涌入大陆,通常是单身,长期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难免对性有生理与心理的需求。他们有钱,又摆脱了熟人社会的约束,可以放纵自己。因此,所有开放城市最早发展的产业,总是包括性产业。深圳、海南无不如此。

与港台商人打交道的大陆官员、权贵商人往往也会加入这个行列。这是中国式消费主义性解放,这种性解放表现为权力与金钱的炫耀性消费。从那些流行词汇也可以看出更多是男性放纵地消费女性。几乎所有贪官都包养着二奶,有些官员们有时甚至是为了二奶而大胆贪污——权力、金钱、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官、商合力塑造了人们关于成功的标准:包养女人就是成功人士的标志。这种价值观念从官员、权贵开始,按照收入档次向其他社会群体扩散,到90年代,私营中小商人、知识精英也接受了这种观念。

这一点恐怕最值得注意。这个群体通常被称为“中产阶级”,而在大多数社会,中产阶级是比较保守的,是道德之锚。但在中国,中产阶级与权贵一起堕落。

不过,在更年轻的一代人那里,性观念已达到这样程度:道德真空、物质主义使他们回到自然状态,不再把性视为因为文明的压抑而带有神秘感的事情。他们在性事上大体上持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而这,恐怕是性解放完成的标志。至于婚姻,也不过是两个经济人为了改进自己的福利而订立的临时性契约。

但是,中国从此将进入怎样状态?意大利各城市经历文艺复兴之后,实现了充分的性解放,从那之后,意大利也就再也没有文明的辉煌了。

就中国来说,最起码可以说,在性解放之后,就不可能有中产阶级了。

猜你喜欢

权贵中产阶级权力
古罗马广场雕像探析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李铁夫的朋友圈·权贵篇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唐伯虎
持刀人
豪门贵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