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用有价

2008-05-08黄国英

金融博览 2008年4期
关键词:腰杆老实人外甥

黄国英

1993年,外甥初中没毕业就面临着父母常年有病、家庭入不敷出的生活压力。辍学后,他给有车户跟了一段时间车(给司机打下手),就始终认为有车就是好,于是考了个驾照,想通过我这个在人民银行工作的舅舅作担保,贷款买部车搞运输。架不住姐姐、姐夫的苦说,也怨自己头脑发热,求领导、陈实力,从信用社贷款3万元,他又借亲戚、告朋友,凑了2万元,买了辆轻卡汽车,学着人家当起了车老板。

外甥家离安阳市较近,背靠漳河,有丰富的建筑用沙,附近村子很多有车户就是靠常年向安阳送沙子而致富的。而且当时京珠高速正在垫路基,他家又离得近,找个活干应不成问题。一个月即使出25天车,一天赚一百多元钱,买部车一年拿不回来,两年应该没问题的。我天真地想。

事情远非想象地那样简单。先是由于车型、载重及卸货方式不对路,同样出车,他出的力最大,但挣的钱最少。别人的车是柴油小四轮,养路费、过桥费能少缴或不缴,他的是大汽车,不仅油钱花销大,其他费用一项都不能省。再后来由于保养不及时,长期超载,车辆抛锚事故增多,不但影响收入,还增加了硬性开支。更可气的是,在高速公路干了8个多月活,最后时刻,包工头突然消失,不仅辛苦钱没有拿到,连加油的钱也赔了进去!一家人又气又急,但也无可奈何。转眼间贷款到期,四邻听说他没挣到钱,唯恐自己的钱泡汤,便通过各种途径要钱,一时间,外甥家要客盈门,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度降至冰点。车,将一家人由沼泽拖入泥潭,人人躲之恨之,外甥一气之下去了建筑队,汽车成为了摆设。

我是个死要面子的人,参加工作十几年虽没办成任何事,但也没有丁点瑕疵授人以柄,唯独这笔担保贷款逾期,让我腰杆硬不起来。几年后,在我的强烈要求和支持下,外甥变卖了汽车,连同我的支持,加上他家近几年的收入和借到的钱,连本带息,一次还清了信用社的贷款。我长期压抑的腰杆得以伸直。据说,当年信用社因收回沉淀贷款还得了“流动红旗”。

前几年,中央银行以票据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信用社将1995年以前发放、回收无望的贷款作为置换对象,虽说是内销外不销,但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昔日的同行都为外甥惋惜:不还它,房子早盖好几座了,现在倒好,孩子大了,连房子都没有。言外之意——没有你那个在银行的舅舅教,你早过好了!

这事让我想起了“老实人吃亏”的古训,更不解的是:这贷款,还就还了,不还就置换了,今后谁还主动还贷款?每及此时,我也不停地反问自己:逼外甥还贷,这事是不是做得太那个了?心里不免添了几分自责。

前阵子,县里结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信用户、信用村(镇)评比。外甥家因为讲信用,且不欠信用社一分钱利息,被授予四星级信用户(最高五级),在信用社还有5000元的信用贷款额度。这回外甥高兴了,贷款没有白还,信用度提高了,不仅贷款不难了,就连儿子找对象也好找了。据说,有些不还贷款的人,不仅没被授信,有的连星级户都没评上。

我长长舒了一口气,上级明察秋毫,国家是不会让老实人吃亏的。(作者单位:人民银行河北临漳县支行)□

猜你喜欢

腰杆老实人外甥
理发师
威信要靠腰杆硬,而不是“腰包鼓”——葛村与他们的的主心骨
6岁外甥难倒我了
干事业不能靠“敲锣打鼓”的人
六岁外甥难倒我了
父亲的腰杆
不让老实人吃亏
善待老实人
老实人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