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亮点

2008-05-08王晓芳

金融博览 2008年4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宏观调控民生

王晓芳

亮点一:民生问题统领2008年工作全局

政府工作报告紧扣民生问题,对2008年工作的大政方针进行了安排。2008年政府的九项重点工作中,无论是农业基础建设、宏观调控、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还是民主法制建设、民生和社会和谐,都关乎民生问题。从2008年政府工作的各项举措来看,民生问题几乎渗透于政府工作的每一环节。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定推进医改,四大措施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大节能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都有明确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无不体现着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亮点二:把改革开放提到决定中国命运的新高度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把改革开放提到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高度,彰显了中央政府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让国人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更为深刻。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报告还把金融开放提到了强国的高度,提出“开放金融才能强国”,显示了中央政府全面开放的决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重点推动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

亮点三: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好字优先”,防过热、防通胀

政府工作报告在对物价上涨压力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提出了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九大措施。这意味着宏观调控的基调并没有变,“一稳一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报告明确提出2008年GDP增长率8%、CPI增长率4.8%左右的宏观调控目标。8%相对于过去5年平均10.6%的GDP增长率来说,表明了政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善经济结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心。“稳中求进,好字优先”当成为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的不变之笔。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提出“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这意味着调控将审时度势,相机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亮点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项项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在物价方面,采取九大措施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在住房方面,通过四项措施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在收入方面,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在社保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在教育方面,今秋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在环保方面,实施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大减排力度;在文化方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具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报告中这些改善民生的措施,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勾画出了2008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蓝图。

在稳健财政政策的推行中,增加了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支出。(摘自2008年3月6日中国网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宏观调控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宏观调控“三部曲”
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思想对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