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芹菜火龙
2008-04-29解素萍
解素萍
芹菜“火龙”实际是芹菜斑枯病,有些菜农又叫晚疫病。它是芹菜生产中的最重要病害,不仅生长期发生,而且在贮藏期间仍能继续危害,给生产者和经营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该病以危害叶片为主,也可危害叶柄及茎部。叶片发病病斑有大斑和小斑两种,大斑型初期为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后中部褐色坏死,边缘深红褐色。病斑直径3~10毫米,上面散生少量小黑点。小斑型病斑中部黄白至灰白色,边缘聚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外缘常具一圈黄色晕环,直径一般小于3毫米,常数斑联叶。叶柄和茎部受害后,病斑褐色、梭形,凹陷,并散生黑色小粒点。
该病病菌为芹菜生壳针孢菌,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在病株残体及病种株上越冬。种皮内的病菌可存活1年以上。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农事操作等传播,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在芹菜生长期可多次侵染危害。
实践表明,病菌在冷凉天气下发育迅速,潮湿多雨有利病害发生。气温在20~25℃,白天干旱,夜间雾露重时。植株长势不良,均可加剧病害发生。此外,少肥水,大水漫灌,夏季育苗遮荫不好,也可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芹菜斑枯病主要采用以下4种方法:
1使用无病种子及种子消毒种用线根应选择无病株,从无病株采种或应用隔年陈种。育苗时,一定用48~49℃温水浸种30分钟,边浸边搅,然后放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2加强田间管理排开播种分期收获,避开发病期。根据苗情追肥灌水,雨后及时排水,增强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及时间苗除草,降低环境湿度。保护地注意控制温湿度,减少温差结露。
3清除田间病残株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叶。收后清除病残体,集中沤肥或深埋。
4药剂保护及防治苗高3厘米时即应喷药保护,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胶悬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DT杀菌剂4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保护地芹菜还可喷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千克,或用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烟剂1号,每(亩)每次350克熏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