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泳比赛过程的心理调控
2008-04-29陈烨
陈 烨
当前,竞技运动技术水平飞速发展,运动竞赛日趋激烈,运动员心理因素对运动效能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部分游泳运动员常常因心理准备不足,导致比赛失利。因此,我们应从小就开始培养少儿游泳运动员调控赛前和赛中心理状态的能力,以达到提高比赛能力的目的。
一、游泳比赛前的心理障碍及克服方法
一般来说,游泳运动员在比赛前比平时精神紧张些是正常的。适度的紧张更有利于挖掘体内的最大潜力,专心投入比赛,更好地发挥技术水平。然而,当这种紧张继续增强,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对比赛产生极不利的影响。例如,有些游泳选手赛前心理压力过大,想赢怕输,对比赛结果考虑过多,对自身实力信心不足,而又过于强调比赛中的不利因素(如对手实力较强,自身状态不够好,对泳池环境、气候不适等),以至赛前精神恍惚,吃不下,睡不着,水感体验下降,技术动作变形,划水效果差等。在赛前克服心理障碍的主要方法如下:
1、通过语言诱导法,动机训练等,帮助游泳选手树立自信心,建立自己的优势,立足于自我发挥,以我为主,做好以我为中心的比赛准备。
2、采用自我暗示与放松训练法,情绪调节法及心理预演练习法等,帮助游泳运动员转移注意力,有意回避比赛气氛场面的干扰,想办法稳定其情绪,将运动员的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集中到比赛过程所需要的划水、打腿等技术动作和体力分配、战术安排上,从而缓解其紧张状态。
3、教练员、领队可运用减压法、疏导法等,减轻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多强调尽力拼搏精神,少宣扬比赛的任务与指标。这样,更有利于运动员发挥最高技术水平。
4、适当组织有吸引力的活动,使其转移注意力,少想或不想比赛。例如,可组织看电影,听音乐,打扑克,下棋及其他小型舒缓的游艺活动。并建议队员之间少议论赛事,避免互相感染,加剧紧张情绪的蔓延。
二、游泳比赛中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办法
有些游泳选手,特别是中长距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常常由于某些原因,在心理上产生的障碍较多,对游泳比赛成绩影响也很大。例如,有些运动员因缺乏比赛经验,没有经过系统、专门的心理训练,心理素质较差,无法应付比赛复杂多变的情况。当自己处于领先,落后或接近对手的条件下,不知如何按既定的体力分配去执行。特别是在长距离游泳比赛中,运动员的特殊心理耐力和与心理有关的潜在能力,都对最后取得比赛胜利起着重要作用。而有些长距离选手恰恰缺乏这种心理素质。他们害怕与强手竞争,不能按照教练员的意图和事先安排的战术去游,随机应变能力差,或出现怯场现象等。还有些选手因心理压力和情绪不稳定,下水比赛时水感差,划不到水,全身发软或肌肉僵硬,技术动作出现变形,出发和转身技术细节处理不好,完全忘记了赛前安排的体力分配计划等现象,从而导致比赛失败。针对上述的一些心理障碍,我们可以通过下列一些途径来消除:
1、预防为主。早期对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针对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要求,有意识,有计划的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自控能力,预防在比赛中产生心理障碍。
2、逐渐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往往是长期形成的,很难在短时间内轻易消除,故应根据运动员心理障碍性质,内容及特点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
3、临场调节。临场调节是运动员自己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采用恰当调节方法加以解决。例如,当游泳选手处于落后而感到信心不足时,可以用简捷的自我暗示语言鼓励自己,“坚持住”,“追上去”,“我能赶上去”等;在自己处于领先情况下,保持思维敏捷,头脑清醒,严格的按既定战术去游;在比赛中感到抓不到水,划不到水时,可用短暂的时间回忆自己最佳的划水感觉;当自己的注意力被泳道两边的对手所吸引时,应立即暗示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划水、打腿等技术动作,体力分配及对自己游速的体验上。通过这些临场调节方法,消除心理障碍,使运动员能以适宜的心态进行比赛。
三、游泳比赛后的心理障碍及克服方法
1、克服比赛失利并丧失信心的方法
当比赛失败后,由于心理上受了沉重打击,有些游泳运动员便对自己丧失信心,他们显得无精打采,垂头丧气,运动兴趣降低,沉默不语及不思饮食,严重者甚至想退出泳坛,没有勇气继续练下去。对于这类运动员要开导他们正确对待胜负,在消极中看积极因素,做到不怕输,不服输。教练员要多与运动员接近,给运动员多些鼓励,少一些压抑。教育他们在困难、失败、挫折的逆境中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设法适应各种情况的变化,努力谋求自身的发展。同时,可运用注意转移法,尽快消除不良的痕迹,防止消极情绪蔓延。
3、克服骄傲自满的方法
有时运动员不能正确对待已经取得的胜利,骄傲自满,盲目自大,过分夸大自身作用,错误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长期下去,会对今后的训练、比赛、集体生活及人际关系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练员应及时帮助运动员消除骄傲自满的情绪。可通过开总结会的方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帮助运动员找差距、找不足,及时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和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