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训练理念的创新思考
2008-04-29王海生
王海生
一、 “全面化”和“专项化”训练理论
1.“全面化”运动训练理论。以“体能”为基础、以“超量恢复”为手段的“大运动量”、“二元论”运动训练理论,对我国传统运动训练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来看,“二元论”训练目的在于发展其“功能素质”,之后再与专项技术结合,构建“训练大周期”,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成绩的目的。这就是“全面化”的训练理念。
2. “专项化”、“一元”训练理论的提出。该理论认为:在本质上体能和技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因而,“元因素”只有一个,并非两个。“一元论”认为运动能力(在竞技体育运动中,运动能力直接表现为竞技能力)取决于有机体的结构状态,是人体的整体功能。一切围绕专项,根据专项(技术)的需要来发展身体(体能),最终实现以提高专项成绩为目的,这就是“专项化”的训练理念。
3. “全面化”和“专项化”训练理念的比较。“全面化”的训练理念把“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训练”大体上对半分开,在“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专项成绩必然会出现大幅退步,这首先就经历了一个“人为”的成绩倒退阶段。
“专项化”的训练理念反映了机体生命有序状态,促使人体有序状态向着所期望的目标方向发展。所以促进“专项化”进展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是“专项化”训练理念的关键所在。孙海平教练把“专项化”的训练理念分为:专项训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和一般身体训练,并使之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特别是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都与专项训练紧密结合,专项需要什么就练什么,专项不需要的就不去浪费时间和体力。再加上专项素质强度的不断提高,所以刘翔用五年的时间在雅典实现了突破,并且能够把运动状态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二、年度大周期向按月、按周的小周期转变
1.年度大周期理论的不适应性。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是由前苏联的马特维耶夫于上世纪提出的,上世纪50-60年代前苏联的全年分期训练理论与大运动量分期调整强度的训练方法传入我国,从田径到其他体能类、技术类项目影响深远。这种训练把一年分成三个时期,准备期训练强度从40%左右往上走,准备期中期训练量达到最高,开始减量,这个过程中训练强度慢慢加强,进入比赛期,训练量会减到很少而强度达到比赛强度,赛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都全面降下来,进入调整过渡期。这个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对世界竞技体育训练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训练理念的创新和现代竞技体育赛事的增多,这个分期理论已经不适应现代竞技体育训练比赛的发展了。据统计世界男女前10名运动员全年的比赛次数,有的一年要参加十几场高水平比赛,有的高达二十场左右,并且要求运动员要在全年保持一个高平台的竞技状态。很显然全年任何时候都要拿出良好而稳定的成绩,依靠传统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的。
2. 年度大周期向按月、按周的小周期转变。面对现代竞技体育多赛事现状,全年单周期这种训练理论,已是一种少、慢、差、费的理论,效率太低。现在德国专家创造出板块理论,即以几周为一个小板块的训练,集中解决几个问题。多周期的安排,小周期的安排,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效率很高。重新划分训练周期从目前情况和国外一些优秀运动员来看,全年都可以安排比赛,高水平运动员全年比赛可以达到几十次,把这个比赛作为训练的一个部分,或是一种延伸,融入整个训练过程中。
三、 大运动量、低强度模式向高强度负荷模式转变
由于比赛的日益增多,并且已逐步成为训练的一部分,整个训练负荷的组成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从目前世界优秀选手来看,在训练中的变化、特别是训练负荷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训练强度上,而不是训练量,这是当代田径运动训练最为显著的特点。因为:长期大量的低强度训练容易造成疲劳;低强度的训练不会对专项形成有效地刺激;低强度大负荷训练不利于专项水平的提高;有一定强度要求的训练有助于运动员稳定状态,在比赛中发挥水平。
另外,现在田径运动训练多采用接近实战的训练方法,要求训练要超过比赛的强度,训练强度达不到比赛强度的要求,就是无效训练。所以必须达到比赛的强度,甚至超过比赛的强度,才能使运动员适应比赛氛围,创造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