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又多十八高管饭碗被端 沃尔玛一年后图穷现匕首

2008-04-28李默风

IT时代周刊 2008年8期
关键词:总监沃尔玛门店

李默风

虽然此前有过嘱托,但老板一旦真的换了,员工的命运只能交由他人掌控。这场看似平常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不仅仅关系到那十八名员工的去留,还可能对沃尔玛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朝天子一朝臣。十八名原好又多高管现在正切身体味着这句话的无奈意境。

2008年3月19日,好又多超市公关部高级经理黄世英向外界证实:沃尔玛派往好又多的首席营运官孟永明等人,已经于今年2月下旬先后通知好又多华东、华南、华西等区18名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的劳动合同在3月14日到期后不再续签。并且要求他们在接到这份通知当日中午12点后不得进入公司上班,也不需办理任何交接手续,薪水到3月14日期满后准时发放。

2007年2月27日,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沃尔玛正式收购中国同业者好又多超市。此后一年来,在沃尔玛进行整合工作的同时并不乏台湾籍的管理层离开,但批量走人且第一次主动辞退台湾籍管理层的情况却从未发生。

据了解,被解聘的18名台籍高管中,华东区有14名,华南区有3名,华西区有1名。他们分别担任好又多营业、商品、招商等部门的副总、协理(相当于部门总监)以上职务。

对于这次人事震荡,沃尔玛中国区公关经理牟明明表示,由于沃尔玛与好又多在用工方面没有交叉,所以不便发表评论。但逸马顾问机构首席顾问马瑞生却认为,沃尔玛人事调整在意料之中,它是在为大中华市场扩张战略谋篇布局。跨出裁减台湾籍经理人的第一步后,其以“合同到期不再续约”的“换血”情况还会继续发生并且可能引入其他的整合手段。

不具约束力的“嘱托”

沃尔玛与好又多合作的消息,在2004年的时候就为业界所共知。当时,坊间的说法是沃尔玛将在好又多开满100家店面时对其进行收购。2007年2月,当好又多开出第101家门店后,沃尔玛就宣布以26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35%股份。而根据双方的约定,沃尔玛最终实现对好又多完全控股是在3年之后,即2010年2月底。在这期间,沃尔玛将对产权混乱的好又多门店进行整顿和清理(其中包括31家直营店和70家非直营店),而整体收购的框架价格也初拟为10亿美元。

然而,不少行业分析师认为,好又多出让股权其实是台湾投资者在大陆快速获取投资回报的故伎重演。他们指出,近几年来,多家台商企业进人国内连锁超市领域,但潜心经营者却寥寥无几。“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在市场成熟之后,以高价将自己的产业出售给外资巨头,从中获取丰厚收益。”但好又多董事长于日江对此颇感冤屈,他表示,自己在国内投资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出售股权只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况且也不是一次性放手,它还有3年的观察期”。

截至今日,于日江依然是好又多的董事长,沃尔玛也宣称两家公司依然各自独立运作。但知情人士却透露,沃尔玛收购好又多的谈判之所必久拖不决,是因为好又多引进了近180多名台湾籍管理人员。这些人相当部分跟随于日江打拼多年,而“念旧情结很浓”的于日江希望售股后沃尔玛能留下他们。显然,他已经决心要把好又多整个交给沃尔玛,并为老部下们找好了出路。

于曰江的“嘱托”得到了买主的应允,但与此同时沃尔玛也加速了对好又多的控制。根据沃尔玛2007年年报披露的内容,在收购35%好又多股权的同一个月,它还向好又多其他股东提供了总共3.76亿美元的贷款,换取了另外30%的股权。也就是说,自2007年2月开始,好又多就将大股东的决策与管理权拱手让给了掌控着65%投票权的沃尔玛。

据悉,沃尔玛一进入好又多就拥有了100%的经营管理权。正因此,它在并购后不久就从中国区抽调了大约20人的管理团队接管好又多。这部分空降人员成为好又多采购、运营、招商和公关等各个主要部门原有管理人员的上司。

此前,沃尔玛中国区公关总监董玉国曾表示,在沃尔玛完全控股好又多之前,好又多的品牌将保留,门店也不会关闭,双方开设新门店的计划亦不会受到影响。但在沃尔玛入主之后,好又多关闭了南京一家业绩长期不佳的门店,门店总数已经从当初的101家减少到100家。而过去一年,沃尔玛门店数却从68家迅速飙升至100家以上。

为何“换血”

3月18日,针对外界对18名台籍高管离职事件的质疑,好又多总部公共关系高级经理于霖表示:在劳动合同到期的情况下不再与18名台籍管理人员续约,是企业正常的用工行为。公司的做法没有任何针对性,也没有违反中国的《劳动法》。但鉴于一直以来双方联合运营以把好又多拉人沃尔玛轨道为主要目的事实,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极有可能是沃尔玛为加速整合好又多而挥出的“温柔一刀”。

上述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2007年8月1日,与好又多接触了半年之久的沃尔玛完成了中国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架构调整。在这次大变动中,沃尔玛华中区营运总监张韧改任北方大区高级营运总监;华东区营运总监李庆权被调往位于深圳的中国总部,其职位由原沃尔玛北区营运总监罗大铭接任;而原负责贵州和湖南的区域经理邓秋生则正式接手华西区营运总监一职。此外,新任沃尔玛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陈耀昌,还对各区域的城市公司主管及门店总经理做了调整。业内人士认为,这番错综复杂的高层人事调整实际上是为了实现沃尔玛大中华战略的全面架构而布局,快速扩大在华市场的影响力是这家外资零售巨头的野心。

虽然陈耀昌的新政并没有在好又多身上推行,但逸马顾问机构首席顾问马瑞生却认为:“这是它在为下一步把好又多更紧密地拉人自己的怀抱做准备。”马瑞生说,沃尔玛派到好又多的20多名管理人员表面上是向对方传授沃尔玛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实质是在摸好又多的家底。他指出,沃尔玛中国2005年新开店数量是13家,2006年为15家,去年的计划书提高到34家。而今年,已经把零售市场竞争的战火烧向三线城市的沃尔玛可能有50个新项目,亟需补充大批人手。“这次18位好又多高管的解聘意味着摸底时期的结束,以及进一步整合的开始”。

根据多位分析人士的观点,尽管好又多方面声称双方只存在联合而没有整合,但是由于它先前对扩张速度的过度追求,导致其混乱的管理,复杂的产权关系和相对较差的营业利润,成了沃尔玛的一块心病。此外,两家公司无论是在商品组织结构、员工素质,还是在企业文化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磨合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相对于大陆本地员工台籍管理人员的薪酬也是前者的2倍以上,这对于深谙成本压缩之道的沃尔玛而言,难以接受。

沃尔玛内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也透露,去年公司在对管理层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做了人员编制上的压缩。当时沃尔玛全国有84家门店,平均每家至少有10个管理层待岗。这些人极有可能替代离职的好又多管理层。而好又多的“人事风暴”很可能会越刮越烈

引起争议

昔日是宝,今日却被弃若草芥,前后处境的巨大落差令被辞退的18名台籍高管相当不满,他们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命运。黄世英证实,这部分员工已经就此事向相关劳动部门申请仲裁。他表示,“向相关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是被解聘员工的个人权利,站在公司立场,不便对被解聘员工申请仲裁的做法多做评论,公司将会认真对待并依法处理好此事。”

据多方了解,被解聘高管是与好又多在境外注册的Bounteous Company Ltd(BCL)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后,派驻到内地担任相应职务的。按照这份合同,他们的聘用期截止到今年3月14日,好又多拒绝续约并无过错。但另一方面,内地的《劳动法》却要求台籍员工必须与本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就无法办理就业证和暂住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好又多国内公司又与他们签了一份聘用时间不一的合同。当时没有人在乎这份合同的真假,其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劳动部门,故而公司和个人都没有留底备案。但就是这份“假合同”,却给了十几名高管最后一线希望。他们认为,好又多在内地劳动部门备案的是第二份合同,即使有假也会以此为准。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当中用工合同最快的也有好几个月才到期。

当下,劳动部门的仲裁结果还没有出来,于日江也没有为此表态。但从不少分析观点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接下来沃尔玛对好又多的整合多少有些担忧。一种说法是:沃尔玛保持军心持续稳定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其门店数量的增加。但此次人事变动已经让三万多名好又多在职员工人人自危,其潜伏的危险难于猜测。而它原来计划三年后才完全收编好又多,现在的举措是否操之过急,也同样值得思考。

猜你喜欢

总监沃尔玛门店
阿P翻船记
新店商,创造新增量
迷宫:2020—2021
沃尔玛半年内三度增持京东
沃尔玛再曝供应商货款纠纷
高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