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宰相”苏味道的苦衷
2008-04-28夏江杰
夏江杰
说起唐朝宰相苏味道(648~705),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可提及他的后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绝对是家喻户晓。可苏味道之所以能青史留名,并非是因为其后人,而是与两则成语有关。
一则是“火树银花”,出自苏味道的名作《正月十五日夜》。
据《大唐新语》记载,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在元宵之夜,皇家会征用大批人力、物力张灯结彩隆重庆祝。长安城中要扎起高达二十余丈,号为“火树”的灯柱,还要点燃五万多盏彩灯,通宵灯火齐明。元宵节前后三天,城门大开,夜不戒严,君臣同乐,普天同庆。
面对这样的盛况,数百文士都赋诗以记其事。其中以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日夜》为最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穰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塥莫相催。”全诗状物传神,用简洁精当的语言,将长安城元宵之夜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兴会淋漓的情景描绘得细致入微。诗歌律对精切、格调清新,是初唐比较成熟的五律。这首诗与苏轼的《守岁》、王安石的《元日》均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宝库中描写民俗节日的经典名篇。
据记载,苏味道从小聪颖过人,9岁时即能题诗作文,弱冠之年便金榜题名,为左金吾将军裴居道做谢表,“援笔而成,辞理精密,盛传于代”(《曰唐书·苏味道传》),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在诗歌方面与李峤、沈俭期、宋之问同为中国古代格律诗的奠基人。因此,苏味道可算是初唐文坛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另一则是“模棱两可”,典出《旧唐书·苏味道传》。
武则天当政时期,苏味道三度拜相,居相位9年。他熟悉典章制度,上朝言事从不带奏章,只凭口头禀报、侃侃而谈。但他出任宰相数年,为明哲保身,只是一味地屈从附和、取容于世、察言观色,从不多说话、乱说话。他曾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摸棱以持两端可矣。”也就是说,做事不可决断明白,要是意见表达得太清楚,万一出点错误,就会让人抓住把柄,最明智的做法莫过于模棱两可、含含糊糊。因此,当时人送他个外号,称之为“模棱宰相”。
何谓“棱”?一根方柱有四棱,“摸棱”就是说用说摸任何一棱,皆可同时摸到方柱的两面。后人将“摸棱”演化为“模棱”。苏味道“摸棱以持两端”,就是为人做事要左右逢源,对待问题不置可否。
为官处事“模棱两可”,为此苏味道常为后人诟病。但是从诗文才气来看,他并不是酒囊饭袋之徒,能官至宰相也绝非平庸之辈,可为什么落了碌碌无为的“模棱宰相”之名呢?这其中确有难言的苦衷。
苏味道任宰相时,正值武则天执掌天下。用柏杨先生的话说就是:“南周王朝是一个赤裸裸的特务政权,建立在酷吏主持的诏狱系统之上,名义上是武则天在统治,实际上是酷吏集团在统治。”(《中国人史纲》)处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加上身边有一群受主子驱使、叫咬谁就咬谁的疯狗,“其时朝士人人自危,相见莫敢交谈;官员入朝,常密遭逮捕,家中再也不知道消息,因此官员入朝,即与家人作别:‘不知复相见否?”
《唐政要》记载,整个唐朝历经209年,共有21位皇帝,前后共有524位宰相殿前效力,其中武则天朝宰相最多。如果从唐高宗时武皇后享有“决百司奏事”(实际上掌控大唐政权)算起,到中宗被废,睿宗时垂帘听政,直至自己临朝称帝,五十多年里,武则天共用了163个“内阁总理”,占到唐朝全部宰相的三分之一。
据统计,武则天用酷吏实施特务统治期间,宰相被贬斥和被杀的占了十之六七。《资治通鉴》中记载:“太后垂拱以来,任用酷吏,先诛唐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
苏味道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杀戮成灾、人人自危的恐怖环境中,要想不“模棱”,确实得先摸摸自己的脑袋长结实没有。
专制政权历来就是一个扭曲人性的黑洞,它通过人身依附和人身控制,使人既丧失独立的经济地位,又丧失独立的政治地位,进而扭曲人性,异化人的本质,使之成为俯首帖耳的驯服工具。对大多数人而言,没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权利,何谈独立的人格精神?用老百姓最通俗的话说是:“没有肚皮,哪里来的脸皮?”所以,我们在谴责苏味道的时候,更应该谴责那个异化人性的专制社会。
苏味道为保项上人头和头顶上的乌纱帽,处处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唯恐得罪哪一方权贵,所有心思都消耗在人事方面的周旋、调和与折中上,甚至还不惜曲意逢迎他人。唐中宗复位后,他随即被贬为眉州刺史,最后死在任上。其后人一支留在眉州,300余年后乃有“三苏”名贯京华,也算是诗人苏味道的流风余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