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承受的道德之重
2008-04-24张肖华程福蒙
张肖华 程福蒙
《中彩那天》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围绕二战时期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展开故事。父亲是一名汽车维修工,他做梦都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一次他代朋友库伯买了一张彩票,却意外地中奖,奖品恰好是一辆奔驰牌汽车。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父亲最后还是决定把车还给库伯———尽管库伯家里很富有,而父亲又是如此地渴望。文章最后写道:那天,父亲打电话时,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教学中,为了突出父亲的高尚品行,我设计了两个逻辑推理问题。一是如果父亲要留下这辆车,请你为他找个理由。这个问题在孩子们看来非常有意思,他们迅速找到了四个理由:我的家庭很贫穷;库伯家富有;那辆汽車是父亲梦寐以求的;库伯可能早已忘记了那张彩票。第二个问题是父亲是否有过要把汽车据为己有的念头?请说明理由。孩子们在短暂的思考之后都直觉地回答:有过。理由很简单———那张写着“K”字的彩票曾用橡皮擦过,而且还留有淡淡的痕迹。还有学生发现:父亲在领奖时,表情是严肃的。他既没有得奖的兴奋,也没有与己无关的自然。而他的严肃恰恰是因为他有过想据为己有的念头,并在内心里进行了复杂的思想斗争。
孩子们的回答正是课文极力呈现给读者的信息,他们分析得挺精彩。
评价故事的结局,学生们慷慨激昂地说,因为诚实无价;良心比车更重要;因为诚实是金钱买不到的……孩子们能够理解到这一步让我十分感动。
接下来,我趁热打铁地提示学生们想象一下:当库伯把车开走之后,家中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有了学习课文的基础,我有理由相信,孩子们的描述一定也会和我的预想一样:当库伯开走车的一瞬间,父亲结束了一场道德的抉择,压抑已久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心情重新变得轻松。课文的道德用意不正在此么?然而孩子们的作文却出乎意料。
三分之一的孩子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劳动又换来了汽车;三分之一的孩子通过梦境让奔驰汽车失而复得;还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千方百计地让父亲轻松拥有了汽车。他们写道,“哥哥将父亲的事情告知了电视台,电视台报道完又奖励了父亲一辆汽车。”“父亲又买了一张彩票,结果再次中奖。”“库伯回家之后,又把车开了回来,并且送了一万元给父亲。”“一日,父亲正修车,一位有钱人开了一辆车过来维修,告诉父亲,如果你修好,车便送给你,于是父亲又拥有了一辆车”……孩子们的想象力可谓丰富,但从他们的想象中看得出,他们还善意地留恋着那辆失去的汽车,似乎这一切就本不该发生,那辆汽车天经地义地属于父亲,而不管用什么方式。
我惊叹,孩子们作文中的善良愿望与课堂上的慷慨陈词有着如此巨大的道德反差!
为什么?为什么孩子们还会耿耿于怀那辆不该属于父亲的汽车?是他们的道德认识有限,还是我的教学不得力?反思自己的课堂安排,并未出现与教学内容相悖的地方呀。是什么造成了孩子们如此明显的道德认识落差?
我慢慢回忆孩子们童年阅读过的文学作品,突然有了一个发现———原来无论是童话或是故事,它们的原型里似乎都暗藏着朴素而善良的道德观:好人好报抑或付出终有回报,例如《芝麻开门》、《一幅壮锦》、《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等。而现在,《中彩那天》里,父亲在做出了高尚的道德决定后,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这个结局直接和孩子们已经习得的道德观有了尖锐矛盾,这种经历不能不让人感到失落!更何况,文章的开始是多么不遗余力地渲染了父亲本能够轻松地拥有自己的理想。
面对道德,每一个可以得到的理由都是沉甸甸的障碍———一个超越普通人所能够把握得住的道德障碍。而如果这一切甚至超过了成人的道德承受能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让我们十多岁的孩子去承受呢?孩子们眼巴巴地盼望库伯能够推让,文章却未有库伯的只言片语。为什么?仅仅就是为了突出父亲的道德优越性么?而我想说的是,如果文本中这种崇高远离了现实,超越了孩子们的道德理解力,教育如何能够藉此唤起孩子们的高尚情操?价值认同如何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