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基础教育的使命

2008-04-24钟祖荣

人民教育 2008年7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教育的使命何在?

基础教育是创新精神养成之所,是创造能力生成的摇篮,是为创新人才奠基的阶段。陶行知甚至希望,处处应是创造之地,天天应是创造之时,人人应是创造之人。

按此标准,今天,基础教育需要反思。功利的评价体系、管制型的学校文化以及故步自封的心态侵蚀了学校及教师的思想。科层管理、僵化的科研机制以及对教学技术和标准答案的迷恋,让基础教育的创造之源日益干涸。

有人说,基础教育泯灭了创新的精神,只余下枯燥的分数追逐。更有人说,基础教育抽空了学生原有的灵性,把他们按照同一个模子成批地“生产”出来。

本刊特别策划“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系列,呼唤:“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对人的创新素质进行先期投资。而对人的创新素质进行投资,主要路径就是基础教育。”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那么,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基础教育需要做什么?基础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什么关系?

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按照这个设想,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只有12年的时间。现在的中小学生,在这期间还难以直接发挥作用,但这些学生将是以后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所以,基础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任务,主要是面向未来,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打基础、为创新型国家的持续发展打基础。人才是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以创造性成果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创造性。基础教育就是为学生今后进行创造性劳动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具有比较突出的创造性,包括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只能由优质学校承担吗?

基础教育要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但这样的任务,应由所有的学校来承担,还是由优质的学校(比如示范校)承担?有人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由示范学校、优质学校来承担,因为这些学校的生源和师资水平都较高。而普通学校不应以此为主要任务。

果真如此吗?不然。我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所有学校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那些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应由优质学校承担的人,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即把“智力”和“创造力”完全等同了起来。事实上,一个人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形成环境和机理是不尽相同的。

美国心理学专家格采尔和杰克逊曾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他们把青年分成两组,一组青年智商高,但在创造力测验中分数低于另一组;一组青年创造力高,但在智力测验中低于高智商者。然后他们分析两组青年的家庭背景,发现:第一,智力组父母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比创造组多,受的训练较专业,多为学术性人才;而创造组的父母多在工商界,母亲多兼职或专职(智力组母亲多为家庭主妇,比创造组更关心子女的教养)。第二,智力组父母的安全感较创造组大。第三,智力组家里订的刊物数量较创造组多,内容多偏于学术性。第四,创造组母亲对子女的友伴更看重内在品质(如兴趣、直爽等),智力组则看重外在品质(如外表、礼貌、家庭文化背景等)。综合起来,智力组家庭生活较有规则而安全,而创造组比较独立自由,较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根据一些调查结果,比如,出生在农村的人比出生在城市的人有更大的机会成为创造者,而科學家和其他人才往往来自不幸的家庭等,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甚至认为,运气不好的儿童或家庭中排行靠前者,往往面临着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这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促进其创造性的发展。

这些研究成果,对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启发很大———创新教育不等于学识教育或精英教育;创造力的培养,常常在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普通学校的孩子和优质学校的孩子一样,都有发展创造性的可能与机会。

有的时候,普通学校的孩子因为有更多的解决问题或动手的机会,也许会比那些着力于知识学习的优质学校学生,在创造性方面及实践能力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优势。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对天才儿童与一般儿童的比较中发现,天才儿童更擅长思考性学科,而一般儿童更擅长操作性学科①。近期,某地对高中学生的一项测查就显示,职业高中学生的某些创造性表现好于普通高中学生。比如,主动承担家务的,普通高中学生占73.3%,职业高中学生占78.6%;学习时尽量一题多解的,普通高中学生占44.1%,职业高中学生占57.8%;普通高中学生对权威的依赖、只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结果、追求高效单一的解题方式等现象,都高于职业高中学生。

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是所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使命。教育者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创造性人才,都需要我们去开发。

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进行各种各样的创造活动吗?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沿着从继承到创新的道路进行。基础教育侧重在继承,高等教育侧重在创新。所以,大学和中小学在创造性培养方面的目标是有区别的。中小学生主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创造的表现主要是创造性地学习;大学主要以研究问题和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创造的表现主要是研究。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地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学习继承阶段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创造性的初级表现,像好奇心、求知欲、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想象丰富、敢于尝试等。这些创造性,是基础性的创造素质,是一个人创造性发展的起点。

如果我们把“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这句话,理解为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各种各样的创造活动,抛开知识的学习而单独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或者发明创造的话,那创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中小学是打基础的,培养创造性是大学的任务,和中小学无关,也是错误的。创造性必须从小培养,但应该是有分工、有序列、渐进的。

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需要在三个层面进行改革,一是制度性改革,二是学校文化的改革,三是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

制度性改革,最主要的是学生评价与考试选拔制度的改革。改革应该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而不是压抑和限制人才的成长和出现。改革的方向,一是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有自信心,并有各种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二是高考的灵活性,完善“3+1”的制度,特别是“1”要更加单一,应该是学生所擅长的学科,而不是大综合,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有特长的人脱颖而出。此外,还要继续深入探索自主招生的制度,把基础好、有特长甚至不一定合标准而确有特长的学生选拔出来,避免真正的人才被拒于“体制外”。

学校文化的改革,其方向之一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如今,我们的学校文化总体说来,还是一种管制型的文化,民主、开放和自由度不够。这样的文化氛围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先生曾主张,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应解放创造力,这包括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口、时间和空间,要给他想的自由,做的自由,说的自由,给他以机会、场所和时间。他还特别提醒“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②另外,对创新人才的家庭背景的研究也表明:他们的父母一般都能够平等地而不是权威式、命令式地对待他们。正是由于他们的长处、个性、独立性没有受到过度的压制,才得以成才。所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和原则。

关于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则是更具体的任务,涉及教学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根据基础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上的定位,我们提出以下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

第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大量思考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这是创造动机的具体表现。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些都说明问题对于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这是教育的悲剧。

第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能够发现问题,并不等于愿意解决问题。只有具备解决问题的愿望,才能引起创造的动机。学生这种解决问题的需要,既来自于人的天然的探索本能和求知欲望,更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理想、社会责任感。没有这些需要做基础,学生就不会把问题作为自己探索的课题。所以,进行理想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性任务之一。

第三,传授和学习活的知识。所谓活知识的本质,在于知识自身包含的内在矛盾性和发展变化性,这是活力的源泉。接受性学习是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缺少对知识的深入加工,忽视对知识的思考,轻视学习的过程。所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重视选择那些能够引起思考的知识进行教学,重视知识学习的过程,重视科学史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加工(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系统化),使知识成为促进思维的积极因素,成为进行创造时可运用的元素。

第四,教会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创造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创造性想象以及创造发明等方法。

第五,培养创造的胆魄、个性倾向和意志品质,使他们有敢于创造的勇气、善于创新的敏感性、不怕失败的毅力、创造成功的信心。有创造力的人,不一定能做出创造。这是因为创造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创造力,还依赖于创造的个性。

创造性的个性倾向有哪些?美国心理学家陶兰斯认为创造力高的儿童有三种特征:顽皮、淘气、放荡不羁;所作所为有时逾越常规;处世待人不固执、比较幽默、带有嬉戏。心理学家克尼洛综合各家对创造性个性特征的研究得出12条:中等以上智力、觉察力、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怀疑心、坚毅性、游戏心、幽默感、非依从性、自信心。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克认为阻碍创造的因素有:畏惧、过分吹毛求疵的自我评价、懒惰等。有的心理学家则认为,阻碍创造力的因素有:害怕犯错误、固执己见、急功好利而不求深思、有始无终、决而不行等等。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当然,也要看到,这些结论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能简单套用到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上。实际上,不同类型的人都有其有利于创造的个性,而且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创造人才也有不同的人格特征③。

第六,藝术教育。创造同想象、形象思维有天然的联系。因此大力开展美育、艺术教育,开发右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也是创新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

第七,体育。创造是一种复杂紧张的艰苦劳动,它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创造的长期性要求有健康的体魄,创造的艰巨性要求有良好的体力脑力状态。因此,应抓好体育。

第八,劳动教育。创造离不开手,创造离不开劳动,创造离不开实践能力。创造是手脑并用,动手可以促进动脑。忽视劳动教育,动手能力差,就会阻碍创造力的发展,在创造教育中,必须强调劳动教育的地位。

培养创新人才,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课程和学习方式,是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中选择课题,开展调查、实验和研究,以解决问题的一门课程和一种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于是,有人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造性,而课堂教学是打基础,是继承,甚至是应对考试的。这种看法,就像“课堂打基础,课外培养特长”、“课堂教学搞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的二分法一样,是形而上学的。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是因为:第一,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时间是素质养成的基本条件,既然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时间、空间,那么对培养创造性而言,课堂应是主阵地。

第二,课堂以学习新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创造性的培养既离不开知识元素,也离不开知识学习的过程。吉尔福特说:“我是非常欣赏事实的知识的。因为没有哪一位富有创造性的人,不需要以往的经验或事实也能够有所作为,他绝不可能在真空里创造或用真空来创造。在我们的系统中,学习种种事实应具有一种无可非议的地位。”④可见,脱离了课堂的知识和知识的学习,培养创造性就缺少了基础。

第三,创造性是一种综合性素质和多层次的素质。综合性,意味着创造性包括了思维、想象、个性等多方面的素质。多层次,意味着创造性可以分为“基础性的创造性”和“专门性的创造性”,前者包括求知欲、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性等,后者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等。不管是哪个方面或哪个层次的创造力,都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培养。

当然,突出课堂培养创造性的主渠道作用,并不是否认研究性学习的独特作用。因为研究性学习是就一个课题开展的系统探究,能够使学生得到研究与创造过程的系统训练,感受研究与创造的过程,掌握研究与创造的方法,获得创造能力的提升。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大力度解决。根据笔者对课堂的考察,问题有:第一,教师常常进行“平面的教学”而非“立体的教学”,即如果教材没有分析事物原因的话,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也就往往停留在“是什么”,而很少深入到“为什么”。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只是记忆,而非理解;所学知识也难以实际运用,不能成为创造的原材料。比如,在讲解《动物是这样睡觉的》一课时,教师就只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睡觉姿势的奇特好玩,却没有解释为什么有不同的姿势。

第二,比较少地把所教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日常经验联系起来,这样使学生既不能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其尘封于记忆的仓库中,又在学习新知识时缺乏支撑点,不能很好地理解新知识。因此,学生的知识结构缺乏连续性、联系性(贯通性)和可应用性,容易成为死知识。

第三,忽视知识的扩散学习。教材的知识有很多发散点,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多途径解决问题。但教师常常停留在教材规定内容的学习上,不能超越教材,引导学生发散思考。

第四,过于重视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而忽视知识的应用和学生的创作、表现,重输入而轻输出。

第五,学生学习过于看重功利效果,注重考试分数、老师的奖励或升学与就业的需要,其学习动机主要是外部动机,缺乏内部动机。因而学生更关注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思考、探究的过程,不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而创造性的发展更依赖于内部动机⑤。

创造性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难点。

事实上,对创造性的培养,至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创造性不可教。其理由,一是和人格因素有关。有人认为,创造性是一种特定的人格特质,而人格因素是相对稳定的(所謂秉性难移),可以改变的可能性小,也就是说,不具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人,很难培养出创造性。二是创造性的结构很复杂,综合性强,很难培养。美国学者阿瑞提说:“不是靠某个单一的特性而是靠各种特性的特殊结合———特殊的家庭环境、某种社会历史形势、一定的时间地点———才能产生出我们称之为创造力的那种综合。”⑥我们可以培养智力,可以培养一些人格因素,可以传授知识,但是,这么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创造性,我们是培养不出来的。三是创造性是不可重复的,没有既定的规则和程序,很难言说。四是创造性和文化环境因素有关,而社会的文化环境因素是学校教育难以控制和改变的。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创造性是可以培养的。其理由:一是创造有规律、有方法,创造心理学、创造性社会心理学、创造工程学对这些规律和方法已形成大量的研究成果,而这些规律和方法是可以学习的。二是人人都有创造力,培养是有可能性的。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整合起来说就是,创造性的培养是完全可能的,但培养的难度也不容忽视。这种难度主要是其复杂性、综合性和长期性。攻破创造性培养的难点,就需要学校整体的努力而不是局部的少数人的努力,需要从多方面去培养而不

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如思维、技能)去培养,需要长期的培养而不只是一时的训练。当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在综合努力的时候,创造性这种复杂综合的素质才能逐渐养成。同时,学校教育在创造性的养成中有一定作用,但创造性的形成也有赖于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因素,这也说明创造性的培养是个学校与社会合作的系统工程。

注释:

①转引自钟祖荣等:《外国人才研究史纲》,蓝天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②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09页。

③斯滕博格(美):《创造力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

④吉尔福特(美):《创造性才能》,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6页。

⑤艾曼贝尔(美):《创造性社会心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198页。

⑥阿瑞提(美):《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60页。

背景链接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有4个方面: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创新产出高。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我国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34%,低于世界平均1.6%和发达国家一般2%以上的水平。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依赖进口。大中型企业中进行研发活动的约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人才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毛遂自荐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