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进课堂”的文化意义

2008-04-24白宏太

人民教育 2008年7期
关键词:京剧教育部艺术

白宏太

在地处南粤的深圳宝安,居然有二三十所中小学的六七百名学生可以粉墨登场、字正腔圆地演唱京剧。若非记者亲见,简直难以想象。

2008年1月,《人民教育》第2期推出了长篇通讯《用艺术点染生命的底色》,报道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典型经验,其中浓墨重彩地记录了当地坚持4年的“京剧进校园”活动。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唱京剧、赏京剧、学习京剧文化,不仅在这里已蔚然成风,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

令人振奋的是,就在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为教学内容,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

很显然,这绝不仅是音乐教学内容的细小修订。对于一向很少被重视的京剧艺术和中小学艺术教育,这一决定都将影响深远。在这份通知中,教育部对“京剧进课堂”的意义简要地概括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没想到,通知一发出,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引起从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到戏剧工作者、艺术研究者、民俗学者、文艺评论家等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应。从电视、报刊、互联网,到街头巷尾,“京剧进课堂”成了人们热议的新闻焦点。记者信手在互联网上输入关键词“京剧进课堂”,“呼啦”一下竟跳出几十万条相关网页,关注度之高可见一斑。

很多人对“京剧进课堂”欢欣鼓舞、满怀期待。一位京剧团团长连声拍手叫好:“京剧是公认的国粹和国剧,此举将对培养年轻观众起到很大作用。”一位戏曲学院教授则看得更远:“试点京剧教育的目的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现在欧洲发达国家的中小学都有戏剧课程。”听着“样板戏”长大的家长们也认为,学京剧既可以增加孩子的艺术修养,又可以增进两代人的感情。作为“直接当事人”,学生们表示,学京剧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很乐意多了解京剧。

不过,仔细倾听来自不同身份、不同立场的各种议论,记者发觉,其中也不乏对“京剧进课堂”的困惑、担心、质疑或牢骚。比如,有人认为强制推广京剧不妥,各地有许多优秀剧种,应允许百花齐放;还有人认为15首指定曲目大多是“样板戏”,有违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初衷;更多人则担心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京剧进课堂”将增加学生负担,变成新的“特长教育”;此外,师资和经费缺乏、音乐教学形式呆板等现实困境,也让人对“京剧进课堂”的前景表示悲观。

针对这些意见,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及时进行了“澄清”。首先,“京剧进课堂”不是全面的、强制性的“要求”,而是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其次,之所以更多地选择“样板戏”,是因为传统曲目学习难度太大,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15首曲目安排在一至九年级的音乐课中学唱,并非新增加一门课程,完全不必担心会增加学生负担。

“我认为教育部的态度是很慎重的,并非草率之举。从数据来看,试点省份不到全国1/3,试点学校顶多占各省学校数的千分之一,9年学15个唱段在课时上也绰绰有余。”在深圳宝安,已有4年京剧推广经验的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主任潘世祥,无疑是最有发言权者之一,“不能简单地视为行政手段,‘京剧进课堂是好事,应该由教育部来提倡。当然如果事先做一些听证,可能人们就不会反应这么强烈。”从切身体会和实践成效出发,潘世祥对“京剧进课堂”非常支持和认可:“传统京剧节奏较慢,而‘样板戏更为琅琅上口,也较好地继承了京剧艺术的精华。这不是独尊京剧,它的学习方法和推广机制对其他剧种同样适用。”

应该说,对于一项新生事物,人们有一些不理解实属正常,各种善意的批评也将有利于“京剧进课堂”的良性发展。然而,怎样抛开舍本逐末的无谓争论,以更宽容乐观的态度和更开阔的文化视角,来审视“京剧进课堂”,进而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才是当下的关键。

不可否认,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一度成了“点缀”。一方面,体、音、美等科目日渐“边缘化”,教学时间被挤占,教师专业发展受限制;另一方面,“择校风”的盛行,迫使家长盲目地让孩子发展文体特长,变“兴趣”为“负担”。然而,问题的存在不应成为“因噎废食”的理由,而是更加凸显了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日益重视。2006年底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让我们看到了國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心,也看到了加强学校体育的决心和希望。2007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进一步对学校艺术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体现了对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密切关注。

同时,在一些教育先进地区或学校,教育工作者正逐渐从“应试教育”羁绊中超脱出来,通过切身实践意识到,体育和美育不仅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品位。因此,他们开始把打造体育或艺术教育特色作为新的教育“增长点”,追求教育的和谐。

在这样的背景下,“京剧进课堂”的提出的确有着多重意义,它不仅是为了京剧的振兴,而更像一个信号,传递出教育决策者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其着眼点也不仅在于传统艺术对人的教化与熏陶,而是借助这样一个载体,回归育人的本原。

实际上,各界人士对“京剧进课堂”的密切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它不仅是一项教育教学改革,而是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事件。当一些人还在为是否“以京剧为主,地方戏为辅”,“以‘样板戏为主,还是传统戏为主”,“是否增加学生负担或流于形式”等细节问题争论不休时,有识之士已透过这一事件,敏锐地捕捉到背后蕴藏的文化意义。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官员就曾指出,教育部此举体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支持,把京剧纳入中小学课堂,将会给孩子的记忆从小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这对优秀文化的保护很有意义。

同样的,作为一份有影响力的国外华文媒体,法国《欧洲时报》也发表评论说,小学生学唱一两段京剧貌似“儿戏”,却提出了一个中国崛起之路上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就是缺失传统文化的崛起,不是真正的崛起,而文化的复兴才是崛起之路上最本质的力量。

或许因为文化视角不同,才会有这样客观、透辟的分析。而能够与这一观点相印证的,还有这样一种现象。近年来许多在国外深造的留学生,每到假期回国,都四处求教,急切地想要学习京剧或者中国乐器,其中不乏考入哈佛、剑桥等名校的学生。因为当他们身处异国,才陡然发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可是,如果非要等去了国外,才意识到民族文化的珍贵,这究竟是一种遗憾。要弥补这种遗憾,“京剧进课堂”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系列恢复民族文化传统的宏伟工程的开始。

因此,“京剧进课堂”的当务之急不是挑剔或指责,而是需要以积极投入的态度,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所言:“我国在中小学试行‘京剧进课堂,是弘扬民族精神很重要的一项举措。我们对整个改革的方向应当肯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京剧进课堂”的推广,也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在记者看来,相比于师资、经费、场地、课时以及课程资源等实际的困难,最大的困难还在于人们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如果不能够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艺术教育的高度去认识,任何一点小小的困难都会影响到“京剧进课堂”的真正效果。

而早在教育部通知以前,在各地的一些中小学,推广京剧的尝试已经先期展开。综观其经验与成效,深圳宝安的“京剧进校园”活动无疑是其中最有推广价值的典型之一。要在以粤语和岭南文化为主的宝安推广京剧,是对教育工作者勇气和智慧的极大考验。然而,宝安教育局经过精心策划、组织,在短短4年内,把传统艺术与学校教育完美结合,不仅为京剧艺术培养了新生力量和新一代的观众群,而且让学生们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陶冶。无怪乎有人感慨道:“在一个京剧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能把‘京剧进校园活动搞的如此有声有色,很不易。宝安能成,其他地方为什么不行呢?”

我们有理由相信和期待,以教育部“京剧进课堂”为契机,更多优秀民族艺术将在学校教育中重现生机,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在艺术教育的百花园里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京剧教育部艺术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纸的艺术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教育部直属高校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