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成长
2008-04-24王丹张静
王丹 张静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是一所藏在闹市中的学校。因为她的存在,也让所处区域在安宁与喧嚣交相的市井气外,有了一些非凡的景象。
“全国德育先进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海淀区课改先进校”、“海淀区安全示范校园”、“海淀区科研先进学校”、“海淀区艺术传统先进校”……一块块闪光的奖牌,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学校的风采。
不过,就在几年前,羊坊店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羊小)在名校如林的海淀区还只是一个“无名小辈”。学校真正崛起,是近几年的事儿!
自2001年起,以北京申办、筹办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羊小率先在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7年来,全校师生一起度过了那些令人激动的纪念性时刻,感受着作为中国人、北京人的骄傲与自豪,更在北京奥运的背景下,用他们对教育的追求、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建设校园,改善教育,培养孩子。
北京市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邵世伟曾这样评价:在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爱运动、爱学习、爱集体,羊坊店中心小学开展的活动对中国80%的学校有推广价值。
“以成功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为切入点,实现学校从局部示范到全面优质的转轨”。这是郑云宏自2006年初担任校长之后对学校发展的全新思考。
在充分调研并听取教育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羊小于2006年制定了一个中期规划,即“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推动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建设全面优质的品牌学校”。
目标催发出蓬勃向上的激情与力量。扎实地把已经起步的工作做好,清醒地把尚不完善的机制健全起来,构建充满尊重、责任、关爱的校园文化,促进教师、学生及学校的和谐发展。在郑云宏校长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中,羊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迎来了新的“成长”。
教育从关注孩子成长细节开始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哲人的眼中,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都值得人们关爱。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将爱化作滴滴甘泉,滋养学生的生命成长?
“小朱的转变”便是羊小对这个问题在实践中作出的诠释。
学生“小朱”在学校里曾经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这小家伙虽然脑瓜儿聪明,却不爱学习,全班就数他最淘气。已经上五年级了他还经常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课时总爱闹腾,无缘无故把所有的书、本扔到地上,因为他觉得本子掉在地上的声音好听;有记者去他们班采访,因要占用休息时间,小朱不乐意了,跳上椅子冲记者大喊:“我们要去上体育课了,你们别采访啦”……小朱的种种淘气行为气得父亲差点住进医院,做家长的一度向老师无奈地表示要放弃他。
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怎么办?
来硬的,只会让他更加叛逆;来软的,他可能会更加“张狂”。情况在老师们“不经意”的注意中,有了转机。
羊小这些年来一直坚持与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合作,把老科学家请进校园,开展“科技讲堂”活动。一次,学校邀请到“神舟五号”主操作系统主设计师张厚英教授为孩子们作讲座。
张教授生动地讲述着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神五”的上天,是多少中国人的期盼啊……小朱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还做些笔记。
报告结束后,孩子们开始提问。老师悄悄鼓励小朱发言。顽皮的小朱问:“爷爷,航天飞船把猴子爸爸、猴子妈妈带到天上,那么他们怎么在天上生孩子呢?”
张教授笑了:“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这正是全世界科学家都在研究的太空生殖問题,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很科学的答案,那么,这个问题就留给你来解决好吗?”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们探索世界、产生创造欲望的心理基础。这之后,小朱还真的开始一本正经地研究起这个问题来了。细心的辅导员韩老师发现了这一细节,立即主动帮助他上网查资料,鼓励他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充分肯定他的每一点发现与进步,并多次和他一起向张教授打电话请教……在这个过程中,小家伙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
韩老师又跟小朱的家长积极沟通,转变家长的观念,学校、家庭之间默契配合。在这样浑然一体的教育氛围里,对小朱的教育开始不着痕迹地巧妙实现。
幸福的体验衍生的是学生的自信和昂扬向上的心态。渐渐地,小朱开始改变学习态度,融入班集体生活,在后来的中队干部改选中,他成功地当选为班级的中队宣传委员。这个曾让家长想放弃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为班里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可以试想,没有对教育细节的关注,没有宽舒的教育环境,哪里来的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正是羊小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尊重,信任,责任,关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教育工作既神圣,又平凡琐碎。学生的教育需要日积月累,羊小的老师们就像不倦的农夫精心爱护庄稼一样,日复一日,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不辞辛劳地播种、耕耘。
羊小地处居民聚集的老小区,校外活动空间相对较小,上下学时交通状况并不乐观。针对这个情况,学校制定了《特殊天气放学预案》,在每一个雨雪天气及时启动“放学安全预案”,全体教师同时到位,让孩子们安全有序离开学校。
在羊小,每一个孩子都有健康档案。档案中除了记录教委要求的常规项目外,学校还主动与家长沟通,对每个孩子的身体、心理、生理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特殊体质学生档案。不仅如此,学校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清楚地了解特殊体质学生的健康状况,在各项活动中对这些孩子给予恰当的照顾和帮助。
羊小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是极其细致和个性化的,甚至对于定期聘请专业人员对校内设施设备、教室环境进行检查、维护和维修以及传染病期教室、活动区的卫生消毒这些环节,也都设专人专项负责。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北京市卫生健康促进校的验收。
“孩子身心的安全和健康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要孩子有需求,学校就有责任去完善。”郑云宏校长如是说。
古人言,“教化入微”。的确,教育不能刀砍斧凿,需要融入到生活中,强调的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在羊小的教育者看来,教育没小事,因为所有的细节都会指向学生的生命成长。
快乐来自学习的进步与收获
丰富多彩、富有魅力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让教学工作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让学生都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羊小以“学生学科活动”的形式,把课外延伸与常规教学监控相结合,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多层次监测,在有效提高课堂效益的同时,让孩子们的学科学习显示出生动丰富的特点。
就拿五年级曾莉莉老师的语文课来说吧。
《新课标》颁布以来,曾老师更加深入地钻研语文课教学,她把每一篇课文当作范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品词品句中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潜移默化受到情感教育和美的熏陶,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同时,她很注意渗透写作知识,加强语文工具性的教学。
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學生的综合素养,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曾莉莉与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群策群力,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研究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笔下生花、赛诗会、朗读比赛、查字典大赛、语文基本功大赛和“学习之星”评比,等等,让学生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和老师以一种新的形式,来尝试语文教学。
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这样的学科活动让师生都从中受益。习诗阳这个“小才女”正是曾老师从学科活动中“挖”出的一棵好苗子。
曾老师发现习诗阳有写作兴趣,乐于动笔将她灵动的思想和情感的点滴记录下来。为了帮助她更快地提高,也为了使更多的同学热爱语文和习作,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曾老师帮助她建立了学校第一个学生个人网页———“习诗阳作文工作室”,并特别开辟了“我和诗阳比作文”这一栏目,让小小的作文工作室成为孩子们作文交流的小天地,学习语文的小乐园。
如今,这个11岁的小女孩已经完全走入习作的天地。在2006、2007年的全国“春蕾杯”作文比赛中,她连续两次获奖;在2007年“我心中的奥运”征文比赛、“东方少年”征文比赛中均获佳绩;还有4篇习作被收入《新课标作文直通车》。
教育的真谛是要发展人的个性,成功的教育应该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像习诗阳这样在多姿多彩的学科活动中发展了个性、锻炼了能力的例子,在羊小并不少见。在这里,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地把知识变成能触动学生思想和情感的东西,为学生创造多种动脑、动手的机会,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索,从而最充分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英语的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了异国风情。英语拼字魔板的引入,帮助学生解决了记单词的困难,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联想、记忆,巩固所学的单词,并使学生在玩英语棋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开发智力,锻炼他们思维的条理性、记忆的深刻性。
———“数学的一题多解”、“找规律”、“学统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科学课,孩子们利用课上所学的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腐朽为神奇”,制作出一件件有趣、有用的科技小作品。
要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快乐,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最好的载体。在羊小,开发学生潜能、丰富学生精神的主要途径除了上述这些形式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如今,学校的社团呈现出更多元的色彩,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丰富的社团活动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拓展了大舞台,把学校所追求的让学生个性发展、和谐成长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演绎为生动的现实。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早就提出“教育即生活”,如果学校能够冲破分数与功利的桎梏,在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生活的鲜活、生动和丰富的特质,让教育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让健康、快乐、自主学习和自由创造成为这段生活的主旋律,并以此创造出一种情趣盎然、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充满了欢声笑语、诗情画意和人文的阳光,孩子们自然就能安全、自在地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幸福成长,在自我的天地里快乐驰骋。
发展学校是每个人的责任
年轻教师多,这是羊小的一大特点。青年教师干劲足,思路新,敢闯敢拼,但同时在教学经验等方面较老教师而言又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地建设青年教师队伍,成为转轨期间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和巨大挑战。
恰在此时,羊小被选为海淀区首批“中英合作发展项目”的实验校,正式纳入“通过学校发展计划提升海淀区学校国际化水平项目”的试点校。
“中英合作发展项目”,强调学校发展不是一个校长或几个行政人员的事,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家长、社区、教师、学校共同的参与。
郑云宏校长十分认同这一理念。担任校长后,她淡化管理者的角色和地位,强调建立平等民主的对话模式,强调教师的参与,并提出了“让每位教师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的管理思路。
“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具体来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为了让教师迅速走上一条有效的专业成长之路,羊小竭尽全力提供机会让老师们经常与名师、专家对话。在多方奔走后,德高业精的特级教师来了,大学教授来了,教育行政学院的专家来了,区教科研室的教研员来了……他们亲临一线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
用老师们的话说,名师、专家“不仅仅带来了专业知识、前瞻性的理念、宽广的视野,更带来了学者的魅力、学术的感化和大家的风范”。
营造书香校园,用阅读丰富教师们的精神世界是羊小教师培养的又一得力举措。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2007年7月学校正式启动了教师阅读工程,被海淀区教委挂牌成为首批教师阅读工程试点学校。为了创造有利于教师读书的文化条件,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学校特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如建立“读书沙龙”、开展“读书交流会”、“好书推荐”等活动,以此作为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平台,提升教师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内化品质。
如今,给自己制订一个读书计划;假期开始读一本好书,买几本好书;给他人推荐一本好书,这是羊小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做的三件事。由此丰富的书籍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阅读丰富人的智慧。在羊小的老师们看来,不论哪类书籍的阅读,都是课堂教学的智力背景。
与此同时,在校内,内容丰富的专题培训、基于一线教学需要的课题研究以及针对新教材、新教法开展的沙龙等,也都成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郑校长深知,优秀的教学不是无源之水,好的课堂需要好的教研支撑。让团队教研成为课堂教学有力的支撑点,这是羊小的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保障。
渐渐地,阻碍思想、智慧流通的墙通通被拆除:教师个体之间的墙消失了,学科之间的墙推倒了,学年组之间的墙也轰然倒塌。在实践过程中,生成了如语文组的“任思维飞扬,让灵性闪光”、数学组的“点线面体出巧思,加减乘除见韬略”、英语组的“灵智启心扉,慧眼览世界”、综合组“乐知天高地厚,明辨古今得失”、艺术组“邀山水对话,携音符共舞”等各具学科特色的教研组精神文化。
“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和谐发展”,学校倡导的这一理念已不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再是乏味的教条,而是渗透到每位教师心里,切切实实地改变着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一方面,学校竭尽全力为广大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另一方面,全体教职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发展上的奋斗、进取精神,同样为羊小的快速发展构筑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徜徉在羊小,移步异景,那独具匠心的奥运花园、依架漫展的藤萝、记录着孩子们成长足迹的一张張照片,尤其是校园中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无邪的笑脸,无一不将羊小装点得如诗如画。郑云宏校长说:“我更看好学校的未来。因为我们有多少位教职员工,就有多少颗心在关注这所学校的发展。”
微风吹过,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羊小,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