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相对于经济的独立性

2008-04-23

大学教育科学 2008年1期
关键词:大学经济文化

张 家

[摘 要]大学为什么产生?为何有大学成为一流?都不是经济所能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是文化的问题,首先应从大学本有的精神面去考察。

[关键词]大学;经济;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1-0109-04

大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当是很紧密的。但紧密到什么程度呢?是否经济决定了大学?大学是否经济的产物呢?我们先从更一般的一个问题——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说起。

一、经济与文化

两事物之间的关系,有些是先后关系,有些是因果关系,有些是相互影响而并非谁决定谁的关系,有些是时间性关系而另一些是空间性关系,有些是单重关系而另一些是多重关系,并且,关系也不一定不发生任何变化而恒定……

经济对于文化的影响是不是决定性的呢?文化(包括教育)是否经济的产物呢?一种缓和的说法是:经济制约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实际上,制约一词即含有决定的意思。这种观点在中国的一些论著中是常见的。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000种还在使用的语言”转引自《2100年,地球语言将减少3000种》,载《参考消息》2006年2月1日。。全人类数以千计的语言,是同样数以千计的不同经济决定了这数以千计的不同语言吗?为什么在同一类经济之下的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就存在许多不同的方言呢?为什么仅仅一江之隔或一山之隔就有语言差异了呢?用什么经济特性来解释语言的多样性呢?

全世界也有数以千计的不同音乐或戏剧,是什么样的经济决定了如此千姿百态的艺术呢?为什么北京是京剧而广州是粤剧呢?什么经济决定了这种差异?为什么湖北是黄梅戏而湖南是花鼓戏呢?为什么油画出自西方而国画出在我们中国呢?为什么中国是武术而韩国是跆拳道、日本是柔道呢?

衣食住行算是经济活动了吧?然而,为什么中国人穿旗袍,而日本人穿和服?为什么各民族的民族服装不一样?同在中国,为何有川菜、湘菜、粤菜之别?又为何有中餐、西餐之分?为何有中式建筑而又有欧式建筑的不同风格?为什么清真寺跟天主教堂风格迥异?为什么巴黎市貌与纽约截然不同?如何用经济之差异来解释文化之多彩?

在中国的湘西出了一位沈从文,出了一位黄永玉、出了……为什么在最贫穷的地方出现了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们是由什么经济“泡”出来的?江浙出了徐悲鸿、出了鲁迅……那是富裕的地方,这与这类文人的出现是何关系呢?

数学、科学,似乎是富人或其子弟做的活,然而,在当时还是十分贫穷的挪威出了一位穷人子弟阿贝尔(Abel),他成了世界顶尖的数学家,还有贫穷的印度的穷人子弟拉马努金(Ramanujan),他的数学思想影响世界且至今(他离世已近九十年)仍被世人继续研究着。用什么经济观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认为物质是意识的本原,这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唯物质主义。并非凡唯物主义皆正确,唯物质主义就走得更远了,更离谱了;唯经济主义不也离谱吗?

科学家至今还没有弄清楚意识的起源。科学家不会轻易说出物质决定意识这样的大话而终止自己的研究,哲学家更不会因科学之尚未揭秘而停止思考,教育学家为何不同时关注这两种状况呢?

恩格斯说:“自然界获得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1]这就是哲学家眼中的人,自然界获得了人,获得了意识。自然界本有的只是物质,却因为有了人而有了意识,它不再只是物质,并且已不是一切皆由物质所能说明的了。

先有了宇宙,而后有了太阳,有了地球,但地球不是太阳,也不是能够由太阳来说明地球的一切的,地球在所有行星中的独一无二不是由太阳来解释的。科学还告诉人们,月亮自身并不“亮”,月亮上人无法生存(它夜间奇冷,白天奇热,昼夜相差300度),可是,人们至今仍把月亮视为纯洁、友爱、亲情的象征,“月亮代表我的心”。人的意识甚至不跟着科学走,不跟着物质或经济走。

马克思说:人不只是“有意识的存在物”[2](P46),人还是可意识到自身的,意识到自己乃有意识存在的存在物,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意识的对象”[2](P46)。“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2](P72)。马克思恩格斯是从人自身来看人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P9)。我们的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的思想方法好象不是这样的。

文化现象属于精神现象,是人的意识的表现。意识的东西,精神的东西,与物质有关系,但不能由物质来说明,就像地球的种种奇妙不能由太阳来解释一样。

文化与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后者皆在文化之列。这里有一个先后关系,然而,这个先后关系并不像今天和昨天那样由一个夜晚来隔开的。人们只要吃饱穿暖就立即会有精神活动,其中有一些便称之为文化,有时甚至在饥寒交迫之中仍有文化活动的存在。“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2](P46)。人有精神的生产,意识的生产,文化的生产,有“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的生产。而“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4],正是人的不同凡响的生产和需要的多样性,才能够回答本节开头所提出的那一系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侍狻*

经济本身便是人的产物,人的需要决定了经济;文化当然是人的产物,人的需要决定了文化。如果说文化是经济的产物,这就大大低估了文化的意义,也就大大轻看了人本身,或者说是错看了人。教育学如果错看了人,那它是什么样的教育学呢?

文化与经济都是人的产物,并且人的文化活动、精神活动、意识活动并不会有片刻的等待,不会等待经济发展到何种高度再去行动的,它不是经济的附属物。

以为只有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文化才可能发展到何种程度的观点,在简单的历史事实面前就失去了立足点。古长城、金字塔不是机械化施工建成的,不是利用近代水准仪、起重机修起来的。今日物质生活已极为丰富了的人们仍然念诵着两千多年前的《离骚》、荷马史诗,今日经济生活已十分富裕的人们仍然知道孔孟哲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所包含的另一种富裕(精神的、文化的富裕)。今日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只是两千多前的十倍、百倍了吧,然而,谁能说今日的思想文化已十倍、百倍于这些文化先圣了呢?这也不是经济所能解释的。

二、经济与高等教育——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公元7世纪至13世纪是我国唐宋时期,也是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之一,当时的生产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远胜过中世纪的欧洲。但是,大学却出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欧洲,而不是出现在亚洲,不是出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国。“到中世纪末,欧洲建立了约80所大学,其中意大利20所、法国19所、德国14所、英国5所、西班牙4所、葡萄牙2所……”[5],自11世纪首批大学诞生之后相距长达约800年之后在中国才出现大学。这种现象主要用经济的观点是很难加以阐释的,经济并非决定性因素。

1820年,中国的GDP占全世界总量的28.7%,同年的美国只占1.8%。然而,此时的美国已有了哈佛大学(1636)、耶鲁大学(1701)、普林斯顿大学(1755)、密执安大学(1810)、弗吉尼亚大学(1818)等一批大学,而至美国建国后的这85年(至1861年)间,美国新建了800所学院[6]。在美国已拥有了800多所高校之后的30多年,中国还没有出现大学。这个现象也是难以主要由经济因素来理解的。

通过中欧比较以及中美比较,从大学产生的背景上,都提出了同样性质的问题。再从大学发展的水平方面来进行考察。

为方便起见,我们称排名世界前100名的大学为第Ⅰ类,称排名第101~200的大学为第Ⅱ类,称排名第201~500的大学为第Ⅲ类以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提供的数字为据.。

首先看第Ⅰ类大学,北美为55所,欧洲37所,亚洲6所,大洋洲2所,非洲无,南美洲无。如果按GDP总量而言,美国只占世界20%左右,可是其第Ⅰ类大学占世界50%以上;亚洲GDP总量超过20%,第Ⅰ类大学只占世界的6%;中国GDP已占世界的10%左右,但第Ⅰ类大学是0。至少,GDP的比例不能说明高水平大学拥有量的比例。

在亚洲的6所世界第Ⅰ类大学中,日本占5所。另一所在以色列,即希伯来大学(顺便指出,以色列今日已比较发达,但其经济总量只是世界的第36位,全国土地面积不到韩国的三分之一,且只有20%的可耕地)。很明显的问题是:为何在中东有一些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都极高的国家连第Ⅲ类大学也没有?大学水平与经济水平的联系远不是那样密切的。

以首尔大学与希伯来大学相比也有意思。前者建于1924年,后者1925年,几乎同时建立,建校后,国家都经过了几次战争,现在韩国的经济总量至少是以色列的五倍以上。但希伯来大学为世界第Ⅰ类,而首尔大学只在第Ⅱ类。并不是经济条件有多好大学的水平就有多高的。

在亚洲的前15名大学中,日本占9所,以色列3所,韩国1所,新加坡1所,中国台湾地区1所,即台湾大学,而中国大陆无一所在其列。此外,中国自己排名前15位的大学8所在港台地区,从高水平的大学的角度看,大陆从质到量都不如港台(港台占8/15,且居前列)。还能说是经济的制约吗?这种现象无论如何是主要以经济因素来分析所难以说清的。何况,二战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差并不大,最差的可能是韩国和台湾地区,而新加坡1965年才建国,进而可思考的是:其后为什么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大不相同了呢?二战后的30年里,中国大陆成了经济最落后者行列中的一位,为什么会这样?经济因素本身亦非本原性因素。这样一比较,问题就更明显了。

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极为不佳,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不高,眼下已都不及中国,但莫斯科大学是世界第Ⅰ类大学。现在中国GDP总量已居世界前四位,再过10年,将能居世界前三位或前两位,但是还没有人预料中国在十年后会出现世界第Ⅰ类大学。经济水平的上升会影响大学水平的上升,但并非同步上升的。

还从微观的方面观察一下。清华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的SCI论文数曾不及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然而,2002年,在中国大学的SCI论文数中,依次是清华大学(2212篇)、台湾大学(1652篇)、浙江大学(1553篇)、香港大学(1528篇)、北京大学(1481篇)[7]。显然,这种变化(清华超过北大、超过南大)也不是因为短短的几年经济条件有多大变化,而南京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居于北大、清华之上,也肯定不是经济因素决定的。

一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超过20篇的大学,全世界共20所(2000年),其中美国大学占16所,即80%。同一时期,北大、清华各1篇,哈佛为65篇(2005年哈佛已达202篇),与北大建校时期相距只有10年左右的斯坦福大学为33篇(2005年斯坦福已达99篇,清华仍只有1篇)。这种微观现象中的巨大差异也不是经济这一单一因素所能说明的。

19世纪的美国并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如所已知,1820年其GDP只占世界的1.8%),但它已开始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如哈佛、耶鲁,而那时占世界GDP总量第一位的中国尚无一所大学,更无高水平大学可言。显然不能说是经济制约了大学在中国的产生吧?那又是什么呢?答案不能从经济上去找了吧?如果总以为是经济的问题,是钱的问题,我们几乎无法看到我们高等教育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2007年8月27日出版的一期美国《新闻周刊》有一篇文章谈美国高等教育为何全球领先,此文着重说了一条理由:“美国高等教育的优势之一在于,它没有一个正式的全国规划”,相比之下,“在亚洲和拉美大多数国家,过去是由中央官僚机构主管大学,现在还经常如此”。该文还特别指出:“光有钱还不足以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大学。”办好大学当然要钱,但此文所言则称“光有钱”还不行。

2007年3月27日出版的日本《经济学人》周刊有一文谈到美国名牌大学强盛的秘诀,除了“这里的学生真的非常用功”这样的一般现象外,该文主要说了两点:一是“美国的尖子大学热心于在世界范围内招募一流学者”,另一则是“美国的尖子大学注重的是,培养通过刻苦学习之后能形成自己观点的人才”。他们特别关注的“就是培养‘自己的观点”。

这两篇文章共谈到了三个要点:1、管理机制;2、一流学者;3、着力于培养“自己的观点”。世界上有钱的国家已经不少,即使不十分富有却也能集中相当财力办好一两所大学的国家更不少(中国应在其列了),但能同时做到这三点的国家并不多。

在哈佛350周年校庆时,正任校长的博克有一个长篇讲话,[8]在这个讲话中事实上就包含了上述三个要点,只是以不同方式表达着。然而,就哈佛而言,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要点:“如果说350年来哈佛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特点的话,那就是我们总是在心神不定地担忧,即使在从外界形势看来没有任何理由这样做时也是如此。”他的这篇讲话的大半篇幅就是在叙述着这种担忧和可能的危险,而在这篇本可大谈而特谈哈佛三个半世纪以来的伟大成就的讲话中基本上未去数列这些成就。中国大学该不该担忧?该不该也想想危险?难道担忧的只是钱吗?哈佛250亿美元了,应该不担忧钱了吧?它还担心什么呢?如果以为办好中国大学就只在于钱并用钱去指挥、支配和控制大学,那将是莫大的不幸。

今天,哈佛已经很富有了,明年哈佛将拿出9千万美元来资助贫困学生。有钱才能拿出这么多来资助,但有钱者不一定都愿拿出钱来救助学生。哈佛的资产已过百亿,然而,它是因为富有而高水平的,还是因为高水平而富有的呢?两方面都可以说的话,有哪一方面是更为基本一点的吗?

我们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个案所作的这些分析,都丝毫不忽视经济条件的重要。但是,对于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来说有比经济更重要的因素。又用博克的话来说:“金钱虽然十分重要,但影响学校的关键要素将是时间”,是“时间的效能”,而时间怎样才有效能呢?这又要回到我们所叙述的那些要点上去了。

大学为何产生?大学为何高水平?都首先是文化的原因,首先应从大学本有的精神面去看,而非首先是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60.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6.

[5]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5.

[6]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97.

[7]叶莎莎.2003年科技论文集最多[N].中国教育报,2004-12-08(1).

[8]眭依凡.学府之魂[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298-308.

(责任编辑 黄建新)

The Independent Character of a University

ZHANG Jia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China)Abstract:Why does a university come into being?Why do some universities become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These questions can not be answered by economics. They are questions belonging to cultural scope, and they should be observed and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intrinsic spirit of university itself.

Key words:university; economy; cultureΚΚΚΚΚΚλ承蚝!The Increasing Trend and Source of Funds of the

Cos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ZHOU Meng,FU xi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9, China)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quickl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ses two factors: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the potential demand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nfluence the increasing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model, we can get a conclusion that the cos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will grow continuously in the following years. However, the financial inpu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s deficient while its cost is growing. Through discussing two important financial sources, we find that the rise of the government appropri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tuition fee will be limit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more measures to raise the fund for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increasing; financial source; policy suggestion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大学经济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谁远谁近?
至善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经济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