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探讨
2008-04-16王荷香冯根裕
王荷香 冯根裕
摘 要:结合公路沿线气候、地形、地理环境特点,根据公路绿化环境的要求,从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及环境美学的角度,单核了公路不同部位绿化设计与植物防护的有机结合,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科学配置,使公路绿化与植物防护达到和谐统一,具有明显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关键词:植物防护;公路绿化;公路景观
1 公路绿化和植物防护的作用
1.1 提高行车安全
在公路弯道外侧栽植能够诱导视线,使公路线形更加清晰明了;在中央分隔带进行遮光种植可以防眩;在路口附近进行标志栽植可以提示位置;在隔离网附近进行栏式栽植,可以有效地防止行人穿 行;在边坡种植植被,可以固土护坡,提高路基稳定性;路侧栽植,可以起到防雪、防风水,改良土壤,有利于道路和植被的保护,减少地表径流,涵养土壤,保持水土。
1.2 改善公路景观,提高行车舒适性
通过遮蔽种植,可以避免司乘人员看到令人不快的物体。
1.3 恢复自然,保护环境
绿化可以迅速恢复公路建设中被破坏的沿线植被,有利于生态平衡;路基种植植被,不仅可以固土护坡,有利于边坡稳定,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植物还可以降低噪声污染,净化空气,且造价低廉。
2 公路绿化和植物防护的设计原则
2.1 因地制宜
利用现状地形设计景观,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
2.2 环境保护
公路的建设必须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办事,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2.3 美学理论
公路景观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审美观的要求而独立存在。由于道路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首先应在满足防护目的的前提下,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应的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
2.4 兼顾效益
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但在建成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效益,则是贯穿了工程项目从可行性分析、报批立项、勘察设计、施工过程、后期养护管理等全过程,需要认真对待、全面调查、仔细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公路绿化与植物防护的结合
3.1 主线两侧
(1)一般路堤地段的设计。通常采用在路堤排水沟外侧1.5m处种植乔木,株距为15m;同时,为克服单调,在每两株乔木之间栽种两株中灌木,形成错落有致的效果;排水沟以外的公路用地,采用植草加种植地被植物 的方式予以地表绿化。
(2)挖方路堑路段的设计。一般情况下采用在边沟外测的碎落台上栽植常绿灌木,并且每两株常绿灌木之间栽种两株花灌木的方式进行绿化。
(3)填、挖结合段的设计。要采用密集绿化的方式进行,即栽植间距为3m,树种不宜采用乔木,而应采用从乔木过渡到中灌木、矮灌木,过渡段的长度根据具体路段分别选 用100m或60m,这样可以减少光线的变化对司乘人员的影响,起到明暗过渡的作用。
3.2 边坡坡面
边坡地被具有很强的护坡功能,它能够使道路的边坡免遭雨水的冲蚀而造成部分的水土流失,甚至造成路基的塌陷;而从造景意义上来看,就好像道路漂浮在绿色的植被之上,因此这一景观具有强烈的双重作用,同时又不象中央隔离带那样要求严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3.3 桥梁周围
在桥梁周围以及附近河床范围,结合土质、地质水文等情况,采用各种植物防护形式,不但可以起到水流流速减缓冲刷,防止渗漏的作用,而且可以减少行车过程中单一色调的混凝土结构对司机警觉性的,最终形成具有丰富色彩、独特景观、完整优美的桥姿 。
4 结语
公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一条公路的外在特色和对环境的影响,在于沿线自然景观的合理利用、多变的环境绿化和行车过程中的快速、舒适和经济。绿化应突出景观、生态效益,贯乇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设地原则,植物防护则突出的是施工简便 、效果良好、造价低廉、兼顾效益的设计原则。因此,在保持公路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应该将公路绿化和植物防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驾乘人员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JTG F10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2]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调整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