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系统思想与观点

2008-04-16蔡红珍

总裁 2008年11期
关键词:协调科学发展观整体

蔡红珍

摘 要:科学发展观以系统观念为基础,引入全面的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特征,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系统哲学思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整体;系统;协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论点,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最大特点是:全面考虑,协调安排,统筹兼顾,体现的是大系统观。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思想。

1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思想

系统这个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系统的“系”,就是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系统的“统”,即各要素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是一种联系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若干要素经特定关系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概念也被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大量使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当代系统科学的最新成果进行总结,可以把系统的基本特征概括成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这些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并用于指导我们今后的实践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1.1 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揭示了系统整体与其组成要素的关系。系统的整体性能不等于各组成要素性能的简单相加,但整体性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各个孤立要素性能的总和不能反映系统的整体的性能。处于某个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能受到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

1.2 系统的结构性

系统的结构性,揭示的是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但决定于其构成要素的功能,而且决定于要素之间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结构的变化决定功能的变化,合理的结构促进功能的优化。

1.3 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揭示的是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凡系统都是有层次的,系统和子系统的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1.4 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辨证系统思想

2.1 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性思维

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思维是系统观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系统思维方式的其他内容和原则。胡锦涛在2004年7月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

科学发展观以系统观念为基础,将全面的观点引入到了发展观中,摒弃了以往发展的狭隘性、单一性和片面性,不仅把社会看作是有机的整体,是物质世界中的一个高度复杂系统,而且把社会系统与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当作更大的“社会——自然”系统。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特征,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思想,蕴含深刻系统哲学思想。

2.2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性思维

协调是系统整体与要素、层次与层次、结构与功能、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任何系统在协调中才能发展。协调的过程也就是系统发展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作为系统其内在要素的关联性,强调了发展的协调性。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全局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协调性,要求“社会—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作为唯一的着眼点,唯一的追求目标。追求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发展就成了一切工作的中心。以此为出发点,科学技术的成就,自然首先就运用于开发,为低水平的脱贫致富努力服务。

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技术、各种生产实践,乃至整个社会,势必显现为一种畸形的发展态势。这种发展观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缺乏超前性,是一种低水平、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式生产。

2.3 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

人类要爱护自然,而不要破坏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像保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同长,共生同荣,要可持续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结合起来,认为发展既不能简单地与增长画等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向自然的索取。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发生矛盾时,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子孙后代,不做那些得益于现在而不利于长远的急功近利的事情,更多地考虑一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要保持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把人为干预自觉地控制在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所许可的范围之内。

如果我们不顾生态规律,一味掠取自然资源,以获取眼前的经济效益,这个经济效益将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而效益递减,直至不再有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

这种发展经济的做法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

2.4 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观点蕴涵着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思想

第一,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能力、才能、潜能、社会关系、自由个性、人的需要等方面内容的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发展的协调性。人的发展的协调性是从人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关系的状态方面强调人的发展,即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

第三,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在提高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宣传和引导适度消费观念,促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生态化转变。

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观点蕴含着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主体,同时还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善待和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友好伙伴关系,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发展。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片面的、局部的价值观,它强调的主体性实质上是完全忽略了自然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缺乏将人与自然置于共同发展的生态圈中的主体性观点。只关注当前人与当前社会的发展,忽略人类整体的发展,造成人类为一己的暂时的局部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整体的利益,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传统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偏重经济的增长,忽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而忽略社会的、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和生态的指标,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的奇迹,同时也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两极分化、社会动荡的代价。

可持续发展,是伴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人类为了追求良性的健康的长远的发展而提出的发展理念。“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这是着眼于人类的整体和发展前景。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一总体性概念,更是一整体性活动。在空间维度上体现全局与局部的统一,在时间维度上体现现在与未来的统一。

3 结语

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极强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各个要素、各个问题相互缠绕、彼此牵扯,对其中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真正解决的理想追求都会因受制于系统中其他问题的干扰而困难重重,使社会发展步履维艰。

因此,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兼顾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与自然两个系统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用之务。当然,科学发展观不仅仅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不同区域之间关系的发展、国内外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社会的关系。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在社会领域不同层面的展开。各个层面、各个系统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也不都是平行的关系。母系统下有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下也有自己的分系统。只有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整个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才能维护好社会平衡发展的局面。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面对世界全球化大趋势,面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式,为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而提出的科学理论,其中每个观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能够加深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理解。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可以协调社会的各项改革,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锐锋.自然辩证法教程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

[2]乌杰.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3):1-9.

[3]李锐锋.邓小平理论中的系统思想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庞元正.当代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5.

[6]徐建华.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系统科学思想与观点[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8(1):26-28.

[7]孟节省.关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系统探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9(3)78-80.

猜你喜欢

协调科学发展观整体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