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曲男旦绝迹70年后重现

2008-04-14朱沿华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12期
关键词:昆剧杜丽娘牡丹亭

朱沿华

“昆曲的音乐太美了,我听着那音乐,然后告诉自己:噢,这就是中国的音乐。”

3月25日,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与苏州昆剧院联袂演出的《牡丹亭•杨贵妃》在日本京都南座结束了连续20天的演出,最后一场结束时,在观众长达15分钟的热烈掌声中,幕布先后5次放下又被拉起,演员5次谢幕之后,帷幕方才落下。在同一个剧场,同样的剧目,20场公演,容纳1086人的南座场场爆满,即使在中国,也是中国昆剧多年来没有遇到过的盛况。

坂东玉三郎是当今日本歌舞伎国宝级的大师,歌舞伎为日本的国粹文化,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南座剧场乃其发祥地;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昆剧为中国戏曲之母,《牡丹亭》又是其最高杰作;《牡丹亭》与坂东玉三郎在南座的结合,也使昆剧舞台几乎消失了70余年的男旦得以重现芳姿,其背后的故事更像是一部传奇……

歌舞伎大师寻源昆剧

在日本,坂东玉三郎是歌舞伎界一个赫赫有名的世袭称号。如今的玉三郎为这一称号的第五代传人。他生于1950年,原名守田亲市,幼年曾患小儿麻痹症。6岁开始跟随十四世守田勘弥(即第四代坂东玉三郎)学习舞蹈,后成为其养子;7岁首次登台,14岁正式袭名“坂东玉三郎”。半个多世纪的耕耘使之成为国宝级的歌舞伎女形(即男旦),拥有“歌舞伎的奇迹”“梦之女”的美誉,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亦为其美貌与才华所倾倒。除歌舞伎外,他还涉猎舞蹈、舞台剧、电影等众多艺术领域,执导的影片曾入围柏林电影节,与马友友等国际一流艺术家有过堪称经典的合作。

30多年前,养父十四世守田勘弥问只有20岁的玉三郎:你将来想演什么样的戏剧?后者毫不犹豫地回答:“杨贵妃!”父亲告诉他:你如果不能成为像梅兰芳那样伟大的男旦就不可能扮演杨贵妃。坂东说,他从小是听着父母描述梅兰芳如何杰出长大的。与中国所有的缘也始自于他对这位表演艺术大师的敬仰和追随。

因为推崇梅兰芳,1987年玉三郎与人合力创作了歌舞伎《玄宗与杨贵妃》,并将其中的《杨贵妃》选段改编成舞剧进行公演。为此,他专程前往中国向梅兰芳的传人梅葆玖学习京剧《贵妃醉酒》。在学习的过程中玉三郎得知梅兰芳的京剧表演受昆剧艺术的诸多滋养,于是萌生学习昆剧的念头。5年前,玉三郎请人创作了日文版《牡丹亭》。在排练过程中,他又发觉不学昆剧很难演绎杜丽娘这个角色。1年前,他亲赴苏州探寻昆剧之源,并在那里遇到了著名昆剧旦角张继青。

这次相遇令玉三郎一段沉睡的记忆苏醒:1986年,他曾在东京的国立剧场看过张继青主演的昆剧《牡丹亭》。虽然当时还不了解梅兰芳与昆剧、《牡丹亭》之间的相互关联,但玉三郎还是被载歌载舞的昆剧艺术打动。“昆曲的音乐太美了,我听着那音乐,然后告诉自己:噢,这就是中国的音乐。”看到《离魂》选段,杜丽娘推开窗户望着窗外细雨愁云深深哀叹,思念着梦中的情人柳梦梅……玉三郎完全被昆剧特有的柔美、流丽、细腻陶醉。

时隔22年,昔日的“杜丽娘”竟然站在了自己的面前!玉三郎真诚地提出了学艺的请求。学习开始后他又发觉,不学中文就不可能领会昆剧的精髓——就像是一种摆脱不掉的宿命,玉三郎在探寻昆剧之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混血《牡丹亭》的启示

当一句汉语也不会说的玉三郎一词一句地从《惊梦》学到《离魂》,苏州昆剧院的上上下下都被这位异国求艺者折服,双方合演《牡丹亭》的动议由此产生。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认为,此次合作不是简单的中日双方你演一个我一个的拼凑,而是在融合中的再创造。在日本京都的表演,由于整场都用中文演唱,演出前中方曾担心日本观众看不懂剧情。但事实上,日本观众不仅看懂了剧情,还为剧中人流下同情的泪水。演出前半场,坂东玉三郎与中国演员一起用中文表演了《牡丹亭》中的五个选段,后半场是坂东保留剧目之一的歌舞伎舞剧《杨贵妃》。

玉三郎为了这次合作特意将该剧全部翻译成中文演唱,演出的伴奏和伴唱也全部由中方完成,而在剧中他的搭档则是中国昆剧院年轻演员周雪峰。

京都南座2万多的观众中,有六成的人是从关西地区(日本以大阪、京都、名古屋为中心的地区)之外的地方辛苦地赶来的。终场谢幕时的热烈反响,令年轻的中国昆剧演员们哭了。

对于这次合作的成功,蔡少华认为,首先,作为歌舞伎大师的坂东有着很高的审美起点,他不仅精准地把握了杜丽娘的内心和神韵,更对昆剧的内在美进行准确的提炼。比如这次的舞台制景全部是用写意而非具象的工笔画,以一种园林人文画卷的方式来展示中国古典的场景,给人感觉既新颖又十分符合昆剧的审美。其次,坂东的团队用他们世界一流的灯光、音响技术对昆曲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包装——这些对昆剧今后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借鉴。

5月,该剧将移师北京湖广会馆在中国公演,明年还将在日本的东京、北海道等地进行巡演,蔡少华希望在一年之内能演满100场。

恢复中国男旦?

在与玉三郎的合作中,苏昆考虑到他作为歌舞伎的著名女形表演大师,还曾指导过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京剧最后的男旦”的胡文阁,而昆剧男旦作为一种演剧方式已经在舞台上缺席70余年,也想借此次合作机会恢复昆剧男旦。

蔡少华认为,男旦作为昆曲这种遗产艺术的一种演剧方式,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角度来说,有必要恢复。“不是说旦角一定要由男的来演,而是有了男旦昆剧所有的演剧方式才算完善了。遗产艺术要保留,而且不是作为‘博物馆艺术保留。”

作为戏剧中表演女性的一种样式,玉三郎认为,男旦与其说是不能或缺,不如说是有(这样的角色)更好。他甚至怀疑,昆曲中有些曲牌就是专为男旦而创作的。因为那些曲牌的调子太低,女性演唱者的声音很难发出来,男性更容易唱。张继青老师在教玉三郎的时候需要将音调提高才能唱的段落,他却能按照原调轻松地演唱。

为了恢复男旦,“苏昆”将院里最好的女旦“雪藏”,从昆剧界以外通过“海选”,挑选出两名新人用一年时间从头培养。最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董飞与北京京剧院的年轻男旦演员刘铮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在中日合作版《牡丹亭》中,与玉三郎合演杜丽娘。

“现在的中国演员都没经历过梅兰芳时代,他们不知道男旦在舞台上是个什么样子,不知道和男旦同台演出是个什么感觉。我们这一次的合作可以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男旦的存在。” 坂东玉三郎说。

玉三郎告诉董飞,男旦并不是一味地模仿女人,其本身就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品而存在,“你要学会如何作为一个男旦去传递人物的感情。”在仔细研究了梅兰芳先生的化妆方法后,坂东玉三郎要求董飞一定要将下眼线化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为了显得眼睛大而加重上眼线。因为上眼线太重,杜丽娘闭上眼睛时就出不来那种朦胧迷离的感觉;相反,如果将上眼线挑上去的话则更能显出女性的柔美。

对于这两名新人,蔡少华说他们进步很快,已经基本能胜任一出戏的演出,“算是已经长出了小苗,经过不断磨练或许可以成为非常好的艺术家,但这还需要过程和环境”。他承认,培养男旦还面临着太多的困难,比如没有可以教男旦的人,只能由女旦来带男旦。还有就是人才的难觅。“只有两个人是很难提高的。要真正恢复男旦,至少需要有十几个苗子一起培养。”

对于男旦人才稀缺,坂东玉三郎同样深有体会,因为日本歌舞伎的女形也呈锐减趋势。“要成为优秀的男旦,除了必要的先天条件和才能外,还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精研剧本;更要为了保护好嗓音和体型而对自己生活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在烟、酒、色上的节制,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如今的玉三郎虽然已经58岁,却依旧面容姣好、体态修长、言语轻柔、笑容温和。初见其人会觉得这个男人除了更儒雅倜傥之外与一般的男子也并无大异。但接触多了,还是很容易地感受到他作为世界一流男旦的独特气质:吐气如兰、纤尘不染以及在优雅精致包裹下的霸气。

玉三郎说,戏剧只能存在于一个世俗生活洪流之外的地方,也就是被人们称之为艺术的地方。而“做男旦比做一般的男人要难上十倍、百倍”,他以自己的行动证明,杰出的男旦演员同样需要和世俗的生活保持适当的距离:58岁的他依旧单身;常年以来,他一个月的演出超过20场,每天在剧场里演出和排练的时间常超过10小时;为了保护嗓子,他不抽烟、不食辣、基本不喝酒;为了保持身材,他严格控制饮食……玉三郎说。“做不到这些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男旦。”

猜你喜欢

昆剧杜丽娘牡丹亭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从零做起,创造与突破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牡丹亭》: 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牡丹亭》: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待从头,盛情说不周
水烟壶上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