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PK公选局长:体制内民主的南京推力
2008-04-14刘向晖
刘向晖
“如果吃了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老百姓就可能会吃上不该吃的,花上不该花的。”这位竞选干部富于个性的话语,通过电视直播,传到更多南京民众的耳中
16名“公众人物”一大早就来到了南京电视台演播厅。
这是2008年3月27日,一场电视PK秀等待着他们的参与。
但PK的主角并非“超女”,或者“快男”,而是竞选这个省会城市四个政府职能部门正职的干部。
以问候领导开场
刁仁昌脱稿演讲完5分钟后,直播演讲特邀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沈键请在场代表提问。
冷场出现了,没有代表提问。
按照事先抽签确定的顺序,刁仁昌作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4位候选人中的第一个出场。其他的3名候选人,和现年42岁的刁仁昌一样,同为该局现任副局长。
沈键临机救场,就退休人员养老金如何应对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提问。
2分30秒后,依旧没有台下代表提问。
又是沈键救场。
57岁的殷民第二个走上演讲台,开头就是领导讲话的风格:“主持人好,各位领导同志们好,我汇报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务实工作,为改善民生争做贡献……”
念稿时,殷民不停转头,观看演讲台上电脑提示的倒计时。
当他念到“今天以我的年龄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站在竞选的讲台,我服从组织的安排”时,台下似乎有了些许反应。
最终,他的演讲因超时被沈键打断。但殷民真实的展示和平时的人脉获得全场的第一次掌声。
在16名竞选人的演讲答辩过程中,15人以问候领导开场。
在演讲过程中,胡万进提到,“如果吃了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老百姓就可能会吃上不该吃的,花上不该花的。”
但这样的个性话语并不多,更多的类似其中一位竞选人的演讲:“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或者“如果我当选,我一定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希望……”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殷民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只能打及格分”,“主要是回答问题的时间没有掌握好,想好的没说完”。
曾有多年组织部门经验的殷民坦承,以前都是自己考别人,这次是第一次被别人考,而且是电视直播,难免紧张。
干部上电视直播
在南京市,公推公选干部不是新闻,但官员竞选通过电视、网络直播演讲答辩还是头一次。16名候选人平均年龄为47.4岁,其中有13名男士。
3月24日,这16人才接到南京市委组织部的通知,4人一组通过电视直播演讲答辩,竞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药监局、市旅游局以及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掌门人”。
电视直播演讲5分钟,答辩5分钟——只需回答台下代表提出的两个问题。组织部通知要求候选人尽量脱稿。这对都有着新闻发言人经历的胡万进和刁仁昌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胡万进和刁仁昌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胡万进现在还是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在职博士;都有着公选经历,胡万进2000年公选后任南京市浦口区副区长,刁仁昌参加过2000年及2005年江苏省副厅级干部的公选。
刁仁昌准备了两页纸的发言内容,“平时一张纸,语速慢,就三四分钟。当天讲得稍微快一点。”他对旁听的《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在“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仇和主政宿迁期选间,公推公选最早被用来选拔村级正职。几年间,公推公选级别由低到高,公选职位由少到多、由副到正。自北京市教卫工委书记调任南京市委书记不久的朱善璐,在这次公推公选中加入了电视直播演讲答辩的新元素。
但决定27日电视演讲答辩结果的并不是观看直播的市民,而是演播厅内由组织部门确定的178名代表——包括省委组织部、省级对应机关、市级政府机关的领导干部约70人,南京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约50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约40人,十七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约20人,以及基层代表10多人。
当天实际出席的160多名代表手中,有一张红色正式测评票。选票最终在所有竞选人答辩演讲完后投入票箱,提交南京市委常委会,同组排序最后的竞选人将自动被淘汰。市委常委会和市委全委会对同组剩下的3人进行差额票决,推出唯一的人选,交由市人大任命。淘汰及票决的结果,并没有向公众公布。
决定官位的权力
在台下评测排序的代表当中,有曾担任9年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刚从领导职位上退下来的王德春。对于4位副手同台竞技的表现,王德春没有向媒体透露过多。
3月28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访时,该局的几位官员对于刁仁昌的最终入选并没表示意外,“电视竞选,不过是换一种形式而已”。
同一天,刁仁昌在同组4名竞选人中唯一接到“通知”,并于次日参加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理论考试。同时接到“通知”的还有胡万进、曹永林、高远航。
3月31日,这4人正式获得相应4个部门局长的任命。
南京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许益军在办公室收看了4个多小时的现场直播。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称,最终确定的4名局长人选,和自己当时看直播后评测的结果并无二致。
关注公推公选多年的许益军评价,这次电视直播演讲答辩,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干部选拔的公正度和透明度。传统的干部考核任用制度,由于是少数人选少数人,因其不公开,极易造成跑官、卖官的现象。即便是有能力有才干的官员,也很容易陷入跑官的潜规则。而公推公选的“多数人选多数人”的模式,大大增加了跑官的成本,因为决定官位的权力分散到多数人手中。
对于网络上关于这次电视直播以及公推公选只是体制内民主的技术调整,以及政府部门官员选拔的权利应该回归人大的评论。许益军表示从学术上认同,他解释称,历来是党管干部,南京公推公选能走到这一步,所展示的公正度和透明度已经难能可贵。
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作为现场评测代表,他评价这次电视直播演讲答辩时称:“这些竞选者,习惯保持领导干部恭谦平和的作风,他们第一次面对电视演讲,难免紧张。”
对于演讲答辩是否为形式主义的质疑,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安宁在当天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决不是形式主义,是选人用人的重要程序。评测结果应该在衡量候选人的综合素质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也不是绝对的作用。毕竟考核一个候选人要经历组织考察、民主推荐、演讲答辩、市委讨论等几道程序,最后还要由人大任命。
对于南京市的第一次干部选拔电视直播,刘安宁称,日后将想办法让更多的市民能够参与对干部的选拔、考核与任免,听取更多的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