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008-04-09秦心敏

现代教育教研 2008年9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实践能力化学教学

秦心敏

(仪征工业学校理化组江苏仪征211400)

摘要:当前,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在企事业单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仍然旺盛。但是,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却面临着萎缩和不景气,这种情况与我国的职教政策有关,更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缺乏特色、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缺乏竞争力有密切关系。本文从中职目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化学教学中应从哪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培养中职生实践能力的意义,本文是作者的教学实践心得,在中职化学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鉴于水平有限,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很不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诚请给予批评指正。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培养中职生的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

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仍然重理论、轻实践,甚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致使中职毕业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实践能力,在岗位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不强。这是因为,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片面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把实践能力仅仅理解为操作技能。而对发展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现代生产制度和生产方式越来越要求员工具有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职业学校仅仅重视传递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提出了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

戴维·威尔逊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在充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习者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的目标则是“教会人们遵守规定程序,并按标准化方式完成任务。”从这两个观点,我们也可以窥见职业教育的真谛,那就是运用已有的只是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这种目标就可以具体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因此,解决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来看,改革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中职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策略都是势在必行的。

2.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认为目前化学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调,往往偏重形式忽略内容,偏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那么从职业学校的化学学科来说,如何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在化学学科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获取信息能力、熟练实验操作能力、运用化学语言能力。

2.1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指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聆听语言讲解,或者阅读课本。学生观察实验时能分清主要和次要现象,特别是能迅速地发现不易发现或容易消失的主要化学现象,并能对它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根据观察的目的,迅速对实验仪器、装置、物质及其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学生除了利用眼睛观察外,还包括利用耳、鼻、四肢等感觉器官和仪器设备。学生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产生感觉,大脑把这些感觉刺激转化为整体形象,心理学上把这一过程叫做知觉。教师的示范操作停止后,学生把刚才知觉过的具体形象,贮存在大脑中,形成表象,从而获取信息。在实践过程中既可以是自己直接从外界获取信息,也可以其他小组成员间接获取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听他人发言要专心, 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判断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2熟练实验操作的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必须对操作方法基本掌握,才能独立操作。否则只能边操作边问,操作结束后,还不知道整个操作要求和步骤。操作能力可以划分为二级水平:知道和理解。

“知道”是指对操作方法的回忆;了解操作的步骤。

“理解”是弄懂了操作要领,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操作的要领,在正式动手操作前,能够“想动作”。

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主要表现在:客观记录和反映化学现象,而不是主观依据浅薄的功底主观臆测;能在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时,主动寻找动手机会;能根据原理、具体条件设计实践活动计划,并具备与他人交流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能力;能熟练地操作实验仪器,掌握常见仪器使用的注意点。在一次次实验中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规范的实验操作,关注实验过程,要注意细节。规范操作要从平时做起,从每个实验做起,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要从一个个操作去反思,努力提高自己“做科学”的水平。对实验重视了,操作规范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2.3运用化学语言的能力

化学语言是化学学习中理解、思维、记忆和应用等各项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中介。要让学生了解化学、认识化学,培养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从熟悉化学语言开始,通过化学语言来理解生活中的化学;通过化学语言对实验现象和规律进行解释,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能从多种角度设计实验方案,并能综合考虑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在应用中来提高学生运用化学语言的能力。

情景实践能力则包含实践计划能力和实践监控能力两个二级指标。实践计划能力是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要求能从原理的角度充分理解实验,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能独立完成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到实验结果讨论等一系列过程,而实践监控能力是实践活动能够持续下去的前提主要表现在能在化学实践活动中主动承担一份工作并认真完成好;能对实践过程中的结果有正确认识,对于操作失败的实验能主动要求重做,只有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实践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媒介,化学学科的这一突出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环境。鉴于此,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尧司长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实践能力化学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