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要步美国次按危机的后尘
2008-03-31易宪容
易宪容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的美国次按危机,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一次又一次震荡,也使美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有人说,美国次按危机可能是引起美国经济衰退的诱因。尽管这样的说法有点言过其实,但是美国次按危机的严重性,无论是对美国本土经济来说,还是对国际金融市场来说,其所造成的严重的负面影响是谁也不可低估的事情。
按理来说,美国次按危机,本来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是为什么会发展成为目前这种严重的金融事件?这当然与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的证券化、衍生品化有关,就是这些证券化产品把不大的按揭贷款的风险无限地放大,但根源上还是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的问题。正是美国这种仅占整个按揭贷款比重仅为13-15%次级按揭贷款,由于证券化把这里的风险无限放大,从而造成美国及世界金融市场的严重危机。其教训之深刻是无以复加了。
对于中国来说,从1998年房地产市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快速发展以来,房地产市场得到快速的发展与繁荣。而房地产市场地快速发展,是在银行信贷金融支持下,房价才出现前所未有的飚升。如果从1998年为基期来计算,那么全国的不少地方的房价可能上涨了4-5倍,甚至10倍以上。但是,也同样是7-8年的时间,美国的房价上涨仅是50%,从2006年起美国的房价上涨逆转,次按的问题在房价之后自然地显露出来。
其实,在中国,有两个问题比美国次按问题更为严重,一是房价上涨,在同样的时间里,中国房价上涨远大于美国几倍。二是美国次按的贷款人,尽管其信用是次级信用,但他们还是有信用评级的。但是在中国,进入住房按揭信贷的人,由于没有信用评级,由于在359号文件之前,只要个人购买住房都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甚至于银行都是采取优惠的政策,因此,中国住房按揭信贷人的信用肯定会低于美国次按贷款人的信用,这种贷款面对的风险也一定会高。
同时,在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由于中国房价上涨快于美国房价上涨几倍,那么中国的住房泡沫风险肯定要远大于美国房价上涨的风险。
二是中国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人的信用要低于美国次按贷款人,这就使得如果中国房价下跌,其面对的银行信贷风险要高于美国次按危机。可以说,正因为以上的理由,央行出台了加强银行信贷管理的359号文件。
有人现在正在大肆宣传,目前中国的高房价是合理的,目前中国的房地产投资比例较低。当然要真的是这样,则是中国之万幸。因为,如果中国的高房价真的合理,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比例真的较低,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次按危机的机率就会减小。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只要看一下2007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增加额(9000多亿,是2006年3倍多,是2007年银行信贷增加四分之一),就知道有多少人在利用银行信贷的金融杠杆在投资或炒作房地产,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比例有多高。还有,更好的佐证是,央行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对银行信贷一管紧,房地产市场问题就暴露无遗。这些现象都表明,国内不少地方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那些房价上涨过快的地方,基本上是房地产市场炒作推高的结果。如果说政府不对这些问题严密关注,不采取有效政策,那么中国银行信贷赴美国次按危机的后尘也就不远了。
从近年看到消息表明,在北京市,各家银行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申请一规范,就有一半以上希望进入住房按揭贷款的人无法进入这个市场,而即使经过审查可进入这个按揭贷款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同以往那样按照个人意愿从银行获得所需贷款。为什么?因为,资格准入只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等还有首付比例、利率不同、贷款额度等不同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就有更多的人无法便利利用银行信贷进入房地产炒作与投资了。也就是说,央行为防止中国银行赴美国次按危机之后尘,只要对现有的信贷管理政策认真实施,房地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许多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比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资格审查(即月按揭还款额不得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50%),第二套住房信贷优惠政策取消等。这些政策并没有多少特别的事情,只是如何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政策的管理。
总之,美国次按危机已经触目惊心了,所造成危害与负面影响已经无可复加了,因此,中央一定要以此为鉴,严格要求国内商业银行加强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管理。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资格及第二套住房的审查上,只要与个人所得税税单、银行工资对账单、个人信用及单位工资单相结合,一些人要造假是不容易的。同是,要使这些规则得以实施,还得对商业银行信贷员及管理者有一套严厉处罚政策。
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员或管理者,谁不遵守规则就严厉处罚谁。在这样的情况下,359号文件及452号文件谁敢不认真执行?而这一点是保证中国不赴美国次按危机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