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独立学院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08-03-30张蓓蓓

大舞台 2008年6期
关键词:服装专业应用型模式

张蓓蓓

【摘要】作为新机制、新模式下举办的独立学院,其服装专业在办学模式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它有别于公办艺术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大设计”概念的服装设计人才和隶属于教育部公布的学科目录中的二级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所培养的服装工程师。本文将基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征,探寻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 服装专业 人才培养 模式

为适应社会服装行业的不同需求,中国高等教育不断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就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而言,我国高等服装教育现存有三种模式:第一是隶属于教育部公布的学科目录中的二级学科,如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举办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服装工程方面的研究、设计和管理人才;第二是属于艺术设计专业下的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如北京服装学院的服装设计方向培养的是“大设计”概念的服装设计人才;第三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服装专业,培养的是高级技师型的人才。自1999年以来,在高职服装教育中又涌现了一个新兴学院即独立学院,它主要是依靠国办院校结合企业资本联合举办、民办大学挂靠改制和国办大学独立兴建等三种方式,以一种新兴事物的姿态屹立于我国三百多所高校领域。

不同院校在其办学过程中都应有自身的特色,对于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更应如此。作为其中的服装专业而言,只有突出自身优势,才能找准自己应有的生存位置,才能应变复杂多变的市场需要。以下是从“重基础、宽专业”及重视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的角度对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如何定位,以及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了一定的探索。

一、独立学院的三大特色

与公办院校和高职、高专相比而言,独立学院具有鲜明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

特色之一:“优”。独立学院在办学上拥有诸多优势,具体表现为:首先,凭借国家举办的普通高校(母体)多年办学中积淀的无形和有形资产(如声誉、师资、设备、图书资料等),为独立学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后备资源作为有力教学后盾;其次,国家对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为独立学院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作为良好的办学基垫;其三,通过吸纳社会资金,即通过学校与企业集团合作或其他途径筹措资金等办学形式,为独立学院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作为办学保证。

特色之二:“独”。这是独立学院在办学模式上最突出的一大特色。因为它是独立于母体高校的自主办学,因此其必须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等。总之,它在性质上是一所完全独立的院校,与所属大学的关系并不像“母”与“子”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特色之三:“民”。独立学院一律采用民办机制,由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经费来源不是来自国家拨款而是由学院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同时在经费、学费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管理上也都是按照民办大学的方式进行管理。

二、独立学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服装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目标定位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服装教育院校在其专业设置和教学定位的不同。独立学院培养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层次的专门人才,所属其中的服装专业因其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是区别于高等服装教育模式中的以工科为主的第一种模式和以设计为主的第二种模式。强调应用型的独立学院服装专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人才培养的定位:

1.“三位一体”的教学定位

独立学院服装专业因重视技能与应用教育的培养,在校所学课程侧重于服装纸样设计、成衣工艺、技能等级考核等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所培养的则是符合社会需要的生产与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各类工艺与结构型、管理型的高层次服装应用型技术人才。

服装行业的技术、工艺、材料和知识是一个动态上升体,在独立学院服装专业的设置中,首先必须要及时把握和调节好教学工作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变化性之间的关系。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适时地予以动态的调整与更新,大胆剔除与行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传统课程,灵活增设一些与企业需要相匹配的新兴课程。其次,从教学定位和教学活动角度而言,可以聘请一些有实际生产工作经验的企业家或技术师参与到教学改革或教学工作中来,以便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中的新结构、新规范、新理念等动态性知识或信息,努力实现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专业实体“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建立和完善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高职教育规律的应用型教育教学体系。

2.“能力为本”的市场定位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服装专业的教育要紧密地与市场接轨,紧扣市场需求与变化是服装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的核心。如今,许多独立学院都拥有自己的院内实训中心可供学生实践,其机器配置和实际操作模式也大都效仿工厂的生产流程运行模式,使学生通过集训或职业技能测试,具备一些基本类别服装打版、制作等能力。但学校缺乏市场——这一严密的“筛选器”而易造成信息闭塞,导致学院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和教学理念滞后,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应变能力等能力无法通过有限的学校教育得以一定的培养与提高。

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室的“三点一线”的单一封闭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采取多种途径,寻求合适的企业作为学生的课外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进入工厂车间通过一线的参观和实习锻炼,熟悉市场调研、设计方案、打版、样品的整合、生产管理等实际流程和工厂运行模式。其次,在提供学生实习场所的同时,还可把企业、市场的一些课题和项目引入学校,作为课堂教学专题或练习主题,努力将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学与设计、教学与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产、教、研有机结合的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实现把学校教育与工厂教育、市场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多元化开放型教学模式。

三、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如今,处在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时期的独立学院,其明确以应用型为核心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能否更好的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市场模式和行业需求,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丰富的经验可寻。因此,立足于社会需求,以行业特征为基石,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为主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细分化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课题。

(一)服装艺术与技术并重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与技术是一个综合的矛盾体,无论是对于高级定制服装还是批量生产的服装,其制作过程和最终呈现的形态,其中必然渗透着一定的审美因素和技术含量。服装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界于两者之间的综合体。因此,对服装人才的审美能力要求较高,既需要把握生活中的美,又需要掌握艺术中的美,同时这种美又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才能使之得到尽善尽美地体现。这是服装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共性,不同的也许只是纸样设计类、工艺类与设计类课程在比重上的差异而已。

在艺术与技术并重的前提下,独立学院服装专业紧紧围绕企业和市场,以技能型作为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实用和适用的知识,重视实行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加大了学生实践环节的课时比重,积极推动学院服装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企业实际需要的匹配与融合,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同时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合作的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合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人才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即是通过对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训有机结合,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使学生能在较短学习时间内熟练掌握工作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

“产学结合”是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的各自独特资源,而彼此间的资源恰恰就是对方所希望拥有或得到的。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服装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其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企业可以将每季的设计主题作为教学活动或以设计大赛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设计环节,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设计创意。对于独立学院服装专业而言,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设备等实践资源、实习岗位,行业中的专家可以被定期邀请到学校作讲座或指导,把新工艺、新流程、新技术、新知识及时地传授给学生等形式,对企业与行业知识的更新,亲身的工厂实践锻炼经验,帮助他们缩短毕业后与企业的磨和期。

目前部分独立学院服装专业以服装工作室、设计或样品研发中心等多样化形式尝试与行业、企业间搭起合作的桥梁与平台,走出一条具有独立学院服装专业特色的“产学结合”之路。

(三)目标层次与规格需求匹配的多元型服装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根据目标市场定位和实际需求,独立学院的服装专业方向逐步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从最初着重强调结构和工艺的服装工程方向、以成衣设计为主的设计方向,逐步拓展了服装贸易方向、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等方向。专业方向的多样化表明服装教育正根据市场层次和规格需求逐步细分化、专业化,改变了传统工程类的服装人才从事服装设计行或贸易,特别是以梭织为主的服装教学体系无法满足针织行业特点和要求等现象,造成服装人才进入企业后,必须再经过企业的半年或一年以上的专门培训,才能达到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学院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企业增加了重复投资教育的成本,影响了企业对独立学院进行服装专业教育的信心。

与实际市场明确的目标层次和与规格需求相匹配的多元型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步改变了以上这些不利因素。多元型服装人才培养在强调“一精多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较为注重培养外向型、复合型人才,以使“一主两辅、一精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多元型订单式人才培养着重按照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的细分化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根据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相应的教学方式,独立学院正在尝试实行2+1+1、3+1或3+0.5+0.5等学制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毕业前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口语和面试、就业等方面的教学与培训,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要零距离对接。

独立学院是界于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之间的新生群体,独具的优势和明确的培养定位,使其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其专业特点服务于社会。无论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多元型服装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为了实现独立学院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学生在学院与用人单位间“无缝转机”。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独立学院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正欲在服装教育与企业结合共进的这片田地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花娥 邓洪涛.以区域经济为目标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嘉兴学院学报. 2006.11

[2]周锦文.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4.10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服装专业应用型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教学评价在中职服装教学中的运用
服装专业Photoshop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实施合作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