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当材料 强化主题

2008-03-25钟能文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胡佛维修工态度

钟能文

材料和主题可以说是构成文章的两大基本要件。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的就是好的主题须得相应的材料来证说。而拥有上好的材料,无疑又为文章深化主题铺平了道路。遗憾的是,在作文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很难将二者精准地对接起来。特别是在高考作文中,由于时间的限定和紧张等因素的制约,不少考生匆匆忙忙立了一个意后,就草草地将那些看上去差不多的材料装填到作文中去。这样就极容易出现材料和主题不相匹配的情况。也就是说,所征用的材料“成色”往往很难与主题和谐起来。实际上,材料本身所蕴涵的意思,许多情况下,也不是单一的,不少考生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意思,没有深入探究材料所潜藏的本质内涵,就极容易出现“歧义”现象。这种“歧义”现象弄不好就让阅卷教师产生曲解或误解。一般而言,所征引的材料,不仅要和主题的意脉相一致,还要具有一定的意蕴,即材料本身所凸显的内涵能对主题起到深化和强化的作用。如果仅仅满足于材料本身的意义“位移”,不能对主题起到拓展与扩容的作用,那么所引用的材料只是一种“堆积”行为。比如大家熟悉的苏轼的《石钟山记》,如果作者仅仅只是满足于对事件本身加以述说,而没有升华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高度,那么这篇文章就不可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因此,在征引是否适合的材料的同时,还要考虑对材料本身所蕴涵的主题进行“升级”,以揭示材料本身所藏蕴的本质性认识。处理好材料和主题的关系,就好比一个健康的人须得有健壮的体魄和高洁的灵魂一样,二者相得益彰。

文题设计

我们常常感叹那些见死不救的行为,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冷漠。特别是在崇尚物质的时代,不少人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人与人之间往往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于是就出现了一边是落水者命悬一线,一边是准备救人者的讨价还价。尽管这是极端的个别事件,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人道德水准已经堕落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建立和谐的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建立友善的关系。助人为乐,友爱他人,是道德修养的最起码要求。我们常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提倡的也是人与人之间要有一种互相友善的关系。

请以“友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构思点拔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因此考生看到“友善”这个题目,都不会感到陌生,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个审题的问题。这里特别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写的问题。实际上,怎么写在这里尤其显得重要。因为采用什么样的文体去表现,往往决定了选材的标准。同时在审题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角度。一般来说,人们思考问题往往习惯从正面切入。实际上,我们不妨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比如从“不友善”的角度来进行,这是不是更有助于出新呢?

失误作文

友善

□蒋明明

记得几年前,语文老师给我们读过一篇题为《好言一句三冬暖》的文章,其中有一个片段,至今记忆犹新。

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胡佛,有一次飞回洛杉矶,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地着陆。胡佛立即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他驾驶的那架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当他召见那个负责保养的机械工时,对方已吓得直哭。这时,胡佛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飞机做维修工作。”从此,胡佛的飞机再也没有出过差错,那位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了。

这个故事令人感动。虽然维修工的过失险些使自己丧命,但心地善良的胡佛深深懂得有过失者的心理。当对方因出了严重差错而痛苦不堪时,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给予宽慰,使其恢复自信和自尊。这,就是友善的巨大力量。试想,如果胡佛愤怒斥责这位维修工,甚至不依不饶地追究他的责任,那么很可能会彻底地毁了他。可见,面对同一件事,以两种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就会有迥异的结局。友善,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善待了他人,也能使自己得益——胡佛的飞机不是从此就没出过任何差错吗?而以愤怒乃至暴力来应对,结果往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有时甚至是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反映。有一则报道说:同样一起交通事故,在加拿大,可以不到2分钟就顺利解决,司机会很快下车,视事故的实际情况,以一种友善的态度来协商解决,双方都会向对方认错、道歉,于是不到2分钟,便各自开着车离开了。而在中国,不花上一个小时是很难解决争端的。原因很简单,一旦撞车,司机就放下车窗,不管自己是否有错,便破口大骂,在车内骂得不爽,又走下车互相指责。于是后面的车辆不能前行,司机们一个个在车内使劲地按喇叭。直至交警出面,分析事故双方的责任,一场风波才会作罢,但当事人常常还要互骂上几句,以泄心头之恨。如此一来,不耗费一两个钟点才怪呢。有位资深研究人士曾撰文指出:“在21世纪的竞争中,我们在生产、经济方面碰到的困难还是能克服的,也是可以赶上去的,……但国民素质不用说与发达国家比,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不容乐观的。”我觉得,不能温和待人、自我省察和友善相处,正是我们国民素质不高的一个具体方面。

生活是一面镜子。当你面带友善走向镜子时,你会发现,镜中的那个人也正满怀善意地向你微笑;当你以粗暴的态度面对它时,你会发现,镜中的那人也正向你挥舞拳头。人生在世,请拥有一颗友爱之心,保留一份友善之情吧!

失误分析

友善是指朋友之间亲近和睦。这就是说,友善所使用的范围一般是在朋友之间,是指朋友之间相处的一种关系状态。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友善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对待他人乃至一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近与和睦的关系。不过,这种扩大一般还是有限度的,比如在一些原则性比较强的事情处理上,不能将友善的适用范围扩大化,以牺牲某些原则来“成全”友善。胡佛对待维修工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宽容,即宽容了维修工的过错。现在将它“位移”到友善上,不是那么密合。我们不赞成这样的“自圆其说”,因为胡佛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原则抛掷在一边,而只是去追求什么友善。因为当原则丧失时,所有的友善也就显得有些失真甚至伪善。

将友善进一步拷问到民族素质上去,这是典型的“上纲上线”行为。因为友善的存在与发生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状态,而状态总是不太稳定和确定的。民族素质的内涵与友善之间不构成必然的对应逻辑关系,就像一个人的态度不能简单地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一样。因为具体的情境是态度状态的由头,不能因为一个人发怒了就说他的素质不高。所以硬将民族素质与友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拉郎配”的行为。

将发生交通事故拿来说事,可以,但是简单地将加拿大与中国进行对比,也有些以偏概全的嫌疑。因为中国发生的事故双方不友善的行为并不是普遍现象,现在简单地将其定性为国民素质不高,未免失之公允。另外,文章在材料的剪裁上也不够精粹,显得有些绵冗拖沓。

升格作文

友善

□蒋明明

美国著名试飞驾驶员胡佛在高空中因飞机引擎失灵,竟然奇迹般地成功着陆。经检查引擎失灵的原因竟然是机械工装错了机油。这时,胡佛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伸出手臂,十分友善地对那名马虎的机械工说:“请你明天帮我的飞机做维修工作。”

这个故事令人感动。虽然机械工的过失险些使自己丧命,但胡佛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宽容了他。尽管胡佛有足够的理由愤怒地斥责这位机械工,甚至可以不依不饶地追究他的责任,但是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另样的方式,宽容了机械工的过失。其实胡佛并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和事佬,他是用友善唤醒了机械工对工作的责任心。后来的事实证明,胡佛的友善得到了真诚的回报,他的飞机从此再也没出现过类似差错。

看过一则报道,说在加拿大,如果两辆车发生了“摩擦”,双方司机下车后,本着友善的态度,主动向对方认错并道歉,于是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而在中国,如果发生类似的事情,往往会发生长时间的争端。由于彼此互不认错,各不相让,相互指责,有时甚至引发了口水大战。直至交警出面处理,一场风波才会作罢。有位资深研究人士曾撰文指出,在21世纪的竞争中,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大国,但是国民在一些基本的待人处世的素质上还显得差强人意,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一些人还缺乏做人的基本教养。能不能宽厚待人、自我省察和友善相处,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参数。

生活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每一个的精神状态。当我们与人为善时,我们会发现,他人也会向我们发出善意的微笑;当我们以粗暴态度对人时,别人也许也会向我们挥舞着拳头。拥有一颗友爱之心,保留一份友善之情,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要件之一。

改后评语

压缩了关于胡佛的故事篇幅,一是出于故事本身的需要,二是就文章的整体格局来考虑的。就故事本身来说,不外乎是要向读者传达胡佛友善对待机械工的意思,因此没有必要将故事大幅度地铺展开来。压缩篇幅之后,不仅让事件本身的叙述精粹起来,更让故事所要突出的中心显扬出来。就文章整体格局来说,胡佛事件只是文章论据之一,没有必要占去文章的一半篇幅。压缩以后,不仅使文章的结构变得紧凑、匀称了,而且让文章的主题更加调和、饱满起来。

对那则报道的修改,主要是“摆平”了一些生硬且不太恰当的表述。一是对中加两国发生的交通事件的描述进行“微调”,使事件的叙述更加平和,合乎事件本身的真实情状。比如将“事故”改为“摩擦”,删去2分钟就能处理完毕的偏颇;特别是对中国发生的情形进行的“抹平”,使事情的发展更合乎常态,比如添加了“往往”一词来限制,就克服了原文的偏激。二是对原文“无限上纲”的做法予以否定。将交通摩擦事件上升到国民素质的高度,有些武断,也有些以偏概全的嫌疑。因而对原文引用的一段话进行修改,使得表达上更加准确简洁。

就修改的中心来看,是要让文章的主旨丰满突出出来。要达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让文章的主题有一个层次感,即从前往后有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胡佛事件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谈友善的行为的,而友善只能是一个人的对人态度,他并不能否定处理事情的原则,所以在对胡佛事件修改时,将胡佛的友善的态度有意置于“原则”的一个衬面,传达了胡佛所采取的友善态度实际上不是不讲原则,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他的原则。这样既使文章的表达逻辑合理化,也让友善的性质得到了合理的处置。随后的交通事件由个人延伸到现象上,进一步带出了一个国家中某一类人的图象,使主题的阐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最后一段再从生活的角度,总括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应该遵循的基本修养,并进一步上升到社会和谐的高度,使文章的主题由小到大,得到了逐层深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胡佛维修工态度
坏掉的8号电话亭
街道维修工(外四首)
调查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拖延』来的成功
态度决定一切
来清朝打工的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