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高考现代文“写景题”的考查
2008-03-21邓明根
邓明根
高考现代文阅读对“写景”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备考时要注意:
一、考查所写景物的特点和作用。分析景物特点,通常要先明确作者所写的景物对象,寻找关键词语,或从对象的形、色、动、静等方面分析,还要看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景物在文中的作用,除了要看它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还要掌握它的六种基本功能:①展示时代背景、地域风貌;②交代人物身份,烘托人物心情;③渲染环境气氛,展示人物性格;④酝酿诗情画意,深化作品主题;⑤推进情节发展;⑥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打铺垫。如2007年湖北卷选文《日月行色》第1、2段有这样的景物描写:“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命题者就此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参考答案:“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作用:渲染了人物活动的氛围,烘托了女主人公秀婉窈窕的形象,体现了女主人羞涩的性格特点,为下文人物活动蓄势。”
二、考查写景所运用的技法。为了让描写的景物(或场景)生动形象,富有韵味,能够打动读者,作者在写景时常常会使用一些技巧,如情景交融法、动静结合法、虚实结合法;或用白描(粗笔)展现全景,用细描(工笔)精雕细刻;或采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等修辞手法等等。如2007年辽宁卷选文《炉火》第4、5段有这样的描写:“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命题者从此入手,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于作者的特殊意义。”
三、考查写景的角度。为了能完整勾勒出景物的整体形象,凸显景物鲜明的特征,作者在描绘同一景物时,往往从多个角度来展现,如空间的远近、高低、正侧、内外等角度;时间的古今、节令、朝夕等角度;感觉的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如2007年江苏卷选文《麦天》第6段的描写景物句:“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命题者抓住这个语句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参考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四、考查理解所写景物表现出的意境美。古代“诗文一家”、“文中有画”的说法,揭示了意境美是散文的特征之一。散文在创设美的意境时,趋向于实境表现,着意于具体、真实的客观景物的描绘,并借助于融情融意手法来铺展不同侧重点、不同性质的画面,如侧重情意的心态画面,侧重物景的物态画面,侧重铺叙的事态画面,或侧重描绘的景物画面等等。2007年高考涉及了散文“意境美”的考查,如安徽卷选文《乡村的风》第3段有这样一句:“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命题者从此句出发,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参考答案:①风拂炊烟图;②风吹莲荡图;③风摇树木图。
五、考查分析概括写景的结构层次。散文绘一景,写一物,总是极尽铺陈之能事,但这种铺陈绝非叠床架屋,而是为着某种“神”,以线索为中轴,写得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这一点,作为鉴赏者来说是应该懂得的,高考在这点上设题颇多。如2007年江西卷选文《泰山很大》,作者汪曾祺从很多方面写了泰山,命题者据此设题:“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参考答案:“从不同文化人对泰山的描述,写泰山境界宏大;从不同帝王的封禅,写泰山政治文化内涵博大;从作者的认识变化,写泰山对人的心灵震撼力巨大。”
(作者单位:江西峡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