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头语”现象成因分析与矫治对策研究
2008-03-18冯卫东
编者按:“微型课题”研究在教育界波及面很广,影响也很大。冯卫东老师从“微型课题”研究的作用、选题、价值取向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明晰而深刻的阐述。 同时结合实例,给出了很多非常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操作性很强的方法,这些对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我们附录了一篇“微型课题”研究报告和一篇介绍学校研究经历的文章,希望这两篇文章能给正在进行和正准备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某些借鉴。
研究缘起:
我在做教师时,发现自己经常不经意就冒出一两句“口头语”,如“是不是”、“对不对”等。有一次,一个学生告诉我,他注意数了一下,一堂课我说了将近30次。经他提醒,我才意识到。于是我“痛改前非”,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努力”,此种现象终于几近消失。
到市教科所后,在各地听课时,我发现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有的纯粹属于教师个人的语言习惯;有的出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如在紧张焦虑之中,经常无意识地反复一些与所说的话毫无意义联系的词语;有的其实还表现了教师内心深处的教育理念,如听一位新教师上一堂高中语文课,她许多次说出诸如“你给我……”、“给大家×分钟……”之类的话,这或许说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等新课程理念对她来说还“春风不度玉门关”。就“你上课有没有‘口头语”的问题,我随机询问了一些教师,约80%左右的人稍加思索后便点头称是。可见,它是一个较为共性的问题。“口头语”现象有不少消极作用,如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容易导致学生分心或者造成他们厌烦的心理,使教师教学形象有所损害……总之,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研究目的或意旨:
通过研究,使“口头语”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释”与矫治,进而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面貌,彰显教师的教学风采。
研究方法:
一是调查法。听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学科教师的课共计50节以上,除采用一般的听课方法,还注意随时记录上课教师“口头语”的具体语词、频次、易发情境等,然后进行多类别的归纳,力求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类别还包括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对“口头语”出现频率较高的同一调查对象,可以先不告知其听课目的去听课,然后择日再告知其听课目的去听课,由此发现这两种情形下“口头语”现象有怎样的不同与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怎样恰当运用有意注意,克服“口头语”现象。
二是访谈法,也可以是“沙龙法”。与调查法不同的是,要争取访谈对象更多的配合、协助与支持,彼此间要建立相互合作关系。如,征询他们对“口头语”现象的看法,和他们商讨改变的策略等。有时候,还可以举办小型论坛,集体“会诊”。
三是文献法。通过网络,先以“口头语”,再以“口头语心理”、“口头语 教师”、“口头语课堂教学”、“教师语言艺术”等为关键词,努力找到最多的有效信息;还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演讲与口才》等,其中应该有相关材料。
四是“实验法”。如有条件,可以与心理教师等一起进行一些“实验”。如一位心理医生请一个口吃严重者故意把话说得更结巴,结果一周后久治难愈的口吃现象大大减轻。仿此,亦可用“实验法”,请“口头语”现象严重的教师故意多说,看此种不同一般的心理暗示能否见效。
研究程序:
先调查,后访谈;再结合运用文献法和“实验法”,对“口头语”现象进行多视角、多方位和多层面的观察、分析、比较,基本弄清一般成因、易发或多发情境等规律性问题,然而寻找、总结、概括应对办法或策略,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研究成果预期:
除实现优化教师行为、改进课堂面貌等目的,还可以写作、发表数篇文章,如《从优化心理入手,矫治教师“口头语”现象》、《教师“口头语”与教育理念》等。
预计要用半学期时间。
研究的困难与可行性分析:
最大的困难可能是研究对象不配合;或者虽然主观上愿意配合,但在知晓研究意图后,有意或无意改变自我言说习惯,从而有可能使观察和调查到的现象失真。
最大的便利在于资讯丰富,获得资讯的渠道通畅,获取的行为迅捷,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视域范围内研究这个相对微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