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语文
2008-03-11陈跃
陈 跃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生命的深彻的怜悯与敬畏所深深感动。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今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敬畏一词啊,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它当成一个偏义复词来理解,笼而统之地“尊敬、崇尚”,其实这个词最本质的含义是就是尊敬而又畏惧。法师抚慰众生,超度生灵,德之所在;思想家关注生命,情系自然,道之所存!道德精神可以崇高,但不能拔高。任何伟大的精神都应该首先具体表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又敬又畏!为什么要既敬且畏呢?因为敬畏之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因果内涵:法师慈悲为怀难道没有因果报应之虞?史怀泽情系河马不正是感慨于人与自然并非和谐相处吗?人们啊,当我们在使用敬畏一词时,除了尊敬、崇尚的热情以外,是不是还应该有一种畏葸和惧怕的忐忑呢?
这不禁使我想到了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出于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不乏教学的激情甚至爱情,可我们有过对语文真正的敬畏之情吗?我这里不想奢谈什么语文的本质,请让我把“语文”定位在工具和人文之中,交融于师生教学之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语文角色——语文教材,看看它处在一个怎样尴尬的境地。
激情燃烧的课堂
当我们走进教室,课表显示的,老师代表的,学生学习的,似乎都只能用一个词概括:语文。这里,空间氤氲着的是文道统一的语文分子;这时,时间演变的是听说读写的语文细胞。老师挖掘着教材,把自己熬更守夜所领悟的精髓宣讲出来,为的是让学生们幡然醒悟;学生虔诚地捧着教材,专注聆听认真批注记录,为的是正确理解把握教材。质疑问难,师生有着互动交流的空间,问题的理解,是也,非也,似是而非也,都会在老师循循善诱的指导下会心而又圆满地解决。难点是需要突破的,重点是必须抓住的,精彩的语句必须记下背下甚至仿写;课堂的主题是鲜明的,教学的节奏急缓有致的,预定的目的是必须达到的。
我至今还记得我在为学生讲《我与地坛》时激动的情形。
登上讲台,我就大气磅礴:人是什么?人的价值在哪儿?在人与上苍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么?——我片刻地停顿,让这天大一问掀起学生心中波澜。
缓缓步下讲台,我又是深省导入:史铁生像屈原一样,在茫茫人世之中,诘问着,思考着。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置于这种形而上的拷问中。这是以人生之有限,来超越人生之无限的一部悲慨的冥想曲。从一个残疾人痛定思痛的灵魂叩问中我们会读到怎样一种博大的、带有巨大冲击力的东西?不乏深邃的理解引发学生翩翩思绪和声情并茂的朗读,我的双眸湿润,学生的眼泪在飞。我深深地感染了我的学生。课文讨论分析,我循序渐进组织教学,起承转合思路清晰。我带领全体学生齐唱一曲顽强不屈与命运抗争的生命之歌。
课文结束深化,我高屋建瓴,烘云托月,与下课铃声同时响起的是我的殷切勉励:残疾人的作品之所以会震撼我们,乃在于凡人都具有的某种有限性。对无边广大的世界来说,个体的人,都是渺小的。我们正常人的心理空间,也多少带有残缺的东西吧?有了残缺,便要补偿,便要创造。创造就是智慧,就是财富。人类所以一直在发展着,变化着,乃在于我们不仅是一群有着痛感而残缺的人,而且还是能够正视淋漓鲜血,是痛并快乐着的精灵。
是的,这就是我们天天如此,年年如此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对吗?
是啊,即使是用“新课程理念”来要求,也是中规中矩,无可厚非的。但我不得不承认,这45分钟留给学生更多的只是对老师的感动的感动!当我们一往情深地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用我们无比爱慕和崇敬的心情诠释着文本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其实我们已经忘记了文本!如果说胖大嫂背着娃娃找娃娃是健忘,而教书先生拿着书本,看着书本忘记书本就有些可悲可叹甚至误人子弟了!
爱情遗忘的课本
沈从文的《边城》是以翠翠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30年代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其中最动人心魄的是翠翠与傩送的心心相印的爱,还有傩送的的哥哥天宝为爱而无奈凄凉的出走。翠翠的情窦初开,怀春孤寂,天宝兄弟的夜半歌声,外公虎耳草的浪漫故事和那都无一不从作家笔下本真的文字里流淌出来。
对于这篇小说,我们常常看到大量类似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情景,我们不妨剪影其下:
在初步了解情节,或许通过影片让学生感知之后,我们常常来不及让学生细细品味,让他们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翠翠交交心,和天宝兄弟说说话,总是心急火燎地去升华爱的本质与真谛,把它演绎成这样一个关于爱情的问答与讨论:
怎样理解翠翠与傩送的爱?
天宝的出走说明了什么?
这出爱情悲剧是谁造成的?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对待爱情?
在老师的引导下,或者歌颂纯真美好的爱,或者歌咏爱的奉献,或者鞭挞万恶的封建买卖婚姻……这样,翠翠、傩送、天宝被记忆移植成了现代人,作品实际上成了师生共同讨论的一个关于爱情的话题。就这样,沈从文连同他的人物先是被剥离支解,然后是对文本的视若无睹,最后当然是以深化爱情的名义将文本彻底遗忘!
尚未沉浸其中,“湘西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于人性的爱情”就这样结束了!
文本是教学的依托,是搭建学生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文本内蕴精深,是智者心灵、思想的精华;文本内容丰富多样,有许多鲜活的知识;文本梯度编排合理,就如同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知心朋友。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文本看作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自己先和文本交朋友,再引领学生和文本真诚地对话、交流,让他们为文本所蕴涵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所感染,为文本中人物的命运所牵挂,为作者精巧的构思谋篇所赞叹,为文本优美的语言而心驰神往……教师带领学生真诚、潜心地与文本进行心灵交流,直接演绎师生与文本之间“知心朋友”般的深情。教师应敬畏这有生命的文本,不能因拓展课外文本而轻视或抛弃课本。
如果我们视语文为生命,那就应该敬畏捧在自己和学生手中的这个生命——语文书。我们应该给它充分的时间,让它与我们的学生说说话,他们的交流是最直接的,触膝谈心后的感动也是最真实的;我们应该多留给它一点空间,让它与我们的学生相拥而载歌载舞,他们亲密的接触后的感觉是最靠得住的。当然真实的也可能是粗浅的,甚至是误解的,可这又有什么可怕呢?“读了,感受了”比什么都重要!文本本身拥有太多的生命太多的美:生命的欢乐和悲苦、生命的坚强与脆弱、生命的浪漫与朴实、生命的高贵与卑贱……美的人、美的物、美的山水、美的艺术……每一页都跳动着生命的脉搏,闪耀着美的灵光;每一篇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洋溢着审美的愉悦。可以说,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生命与课程的生命与美交融的过程,此时,语文课程的美鼓舞着并滋养着学生的思想,学生感受着并创造着美,人与美实现了交融。这是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
但我们常常却不这样,而是热衷于把具有鲜活的生命和美的神采的文章抽象为干巴巴的“思想”,连同那些干巴巴的没有生命力的“语文知识”,一同塞进学生那发涨的脑袋。那些干巴巴的东西对学生生命的成长究竟有多少好处呢?没有学生与课文“生命”的交融,语文的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一声叹息的学生
早在1987年国家教委委托华东师范大学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语文水平调查,结论是“学生阅读和写作总体成绩未达到合格线”,“写作成绩不理想,最突出的是审题能力差和内容不充实”。过了8年,又作了一次调查:“情况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一些学校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那么10年后的今天呢?阅读教学是否扭转了这种“继续下降的趋势”呢?对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紧迫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其答案当然是令人关切的。别的且不说,每年的高考测试,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仍旧是失分的大项,作文审题不准、内容空虚的老毛病依然如故。
由此我想到,如果我们的老师们能耐住寂寞,多让位于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在此基础上,哪怕是拙劣讲解也可能是有效的。可惜我们并没有这样做,我们习惯于把它奉为圭臬让学生仰慕,或者把它当标本向学生讲解剖析,或者把它当作模特让学生观赏;也许认真激情地备课讲课说明我们敬爱着它,但热情洋溢掩盖不了对教材的冷漠和无视,这说明我们并不畏惧它!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样天天下去的后果: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了积极介入文本冲动;没有了与大师磨砥思想的喜悦,平添了自主阅读的惰性。阅读和写作是连襟的,长此以往,学生作文的思想贫乏,语言空洞,词不达意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曾几何时,我是那么热衷并陶醉于自己纯熟地驾御教材的能力:要旨立意的概括,文脉清晰的讲解,于无疑处有疑的精细,一篇篇课文被我精细地咀嚼后哺育给一群缺乏自我生存能力的金丝鸟。伴随着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鸳鸯绣取从君看”,更要“善把金针度与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多么深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是多么实在!
观千剑而识其器,操千曲而晓其声。文百篇诗千首,没有“万卷”之功,那来“有神”之笔,多读多写——语文教学的真谛原本很质朴,带着一帮孩子在书海中快乐地遨游,那悲欢离合的场景会撩拨他们阅读的兴致,那爱赠分明的情愫会化为他们笔下的华章。来到课堂,站立讲台,多提醒自己:课堂不是布道者的教堂,讲台不是表演者的舞台!成功的教学不仅依赖于一种平等真诚信任的师生关系,也依赖于一种与文本和谐相处亲密接触的鱼水深情!
远山呼唤的敬畏
钱梦龙先生《为语文教学招“魂”》中认为:“读和写(包括听和说),作为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民族语的主要实践方式,其中‘读又是基础,是根本。从语文课程内部的课时分配看,阅读教学占的分量最重;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也首先表现在阅读教学的改革上。道理很简单:阅读是学生学习民族语的主渠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范文的诵读、品味、赏析,生成语感,积累语料,学习民族语的丰富的表现力;与此同时,也受到范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操的熏染。”“面对语文教学‘失魂落魄的症状,很有必要为它招一招魂。”
招什么魂呢,钱先生有一句话,“所谓的母语教学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是什么问题呢,我想,不过是一个语文教学的规律问题,尊重规律也就是尊重语文本身,而尊重的最高境界就是敬畏!因为敬畏,我们会在任何条件下,热诚而又谨慎地爱着语文,并将为此付出我的全部。
提到敬畏,我们没有必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否则谁还敢进教室。于敬畏,我想说的是,我们不仅需要一种热忱和崇敬,也需要一种理智与忧患。就像弘一法师对待蚂蚁一样,时刻警惕我们,不要因为自我而让语文伤心,让学生无辜;就像史怀泽对待河马一样,善待我们语文的每一个元素并视为生命,让老师学生和语文和谐共振!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把全部的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习语文,语文让学生受益。在这个前提下,乐读乐写,会读会写,好读好写,什么语文素养、语文能力都会有的!为师者要摆正位置,你不就是个读书活动的组织者吗,千万不要陶醉于自己的涛涛宏论,更不要让学生为你讲课的精彩而上瘾,收住劲,蓄住势,放下心!读、感、悟、导四方面,前三者一定首先是学生和书本的亲密接触。曾几何时,中国一代又一代伟人、思想家、作家都是私塾先生这样教出来的。也许我们在课堂上不那么光彩耀眼了,可那又怎么样,我们本身不就是从事的一项绿叶的事业吗?
敬畏我们的语文吧,热忱而理智,坦然而慎重!
[作者通联:重庆江北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