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从《官司》到《集结号》
2008-03-07孔媛媛
杨金远:乘着《集结号》浮出水面
《官司》写的是小人物的故事。
谈到写作缘起,杨金远说,《官司》这部小说的写作很偶然。6年前的—天,他在家里吃晚饭时,看到中央电视台“百姓故事”里讲述一个幸存的老战士,一直在寻找战友的遗骸,以此证明他们不是失踪而是烈士。这位老战士的战友在解放战争的一场战役中全部阵亡,只有他负伤活了下来。为了缅怀战友,他住到了军营附近,每当军号吹响,他总是出现在军营门口。“虽然电视上的故事只有两分钟时间,但军号,老兵,这两个意象顿时就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我当时就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说,就写战争和承诺、信用。”
杨金远把这个老战士的故事变成了小说《官司》,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小说里性格执著的“一根筋”连长老谷奉命打一场阻击战,并和团长约好,以午夜时分的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但是,老谷和全连兄弟杀到午夜,又杀到天亮,在生命的厮杀中苦苦等待,直到全连只剩下老谷一人幸存,也没听见集结号吹起。到底是团长忘了吹号还是把全连丢下不管了?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老谷。与所属部队失散之后,老谷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寻找团长,要“讨个说法”。小说首先刊登在2002年4月号的《福建文学》上,6月号的《小说月报》转载。再后来,小说被发现,并被改编成电影《集结号》。
谈到电影和小说的区别,杨金远表示:电影的前后两部分截然不同。前半部分是战争,后半部分是寻找。跟我原来的作品有点出入。在小说中,老谷毕生在寻找的,是没有吹响集结号的团长;电影里的谷子地则是要讨名誉。小说本来是个悲剧,电影则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对此,杨金远表示从一部商业片的角度来看,这些修改是必要的。
对《官司》能够被冯小刚看中,拍成电影,杨金远有着自己的理解:“以往军事题材,比如《英雄儿女》《南征北战》,都是描写军人顶天立地,大声呼喊‘向我开炮这样的口号。后来,军事题材开始向描写人物内心方向转变,前一阵子比如《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等。我觉得这些大多是表现个人英雄主义,是小人物成长为大人物,而《官司》自始至终都是小人物的故事。而且要说我有什么不同,就在于我探讨的是人的本性问题,从人的本性来回眸战争。”
摘自《文学报》2008年1月3日 傅小平 文
《官司》是这样成为《集结号》的
《集结号》的编剧最初据说是空军政治部作家乔良,但最终编剧确定为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刘恒。
刘恒找了一些军事研究员聊天,找了些老兵日记、书信、回忆录,了解战争期间士兵的心理状态。写完剧本以后,刘恒给冯小刚发了条短信,说他很激动。
第一次看剧本时,冯小刚说至少有三处让自己在夜里哭得泪眼模糊,最后只能放下剧本平静一会儿,再接着看。谷子地的饰演者张涵予看剧本时,蹲在冯小刚工作室的墙角哭,冯小刚说,我觉得一个剧本能做到这样,电影拍出来一定能得到观众支持。
摘自《文学报》2008年1月3日
观众会更喜欢小说中的老谷
令人遗憾的是,众多此类的影像并没有在人性的坐标上掘进,他们最后都在“以集体荣誉为重”这样一个价值尺度上停了下来。这部电影让人想到若干年前张艺谋拍的《秋菊打官司》,普通村民秋菊一次又一次地到各级部门为自己的老公讨个说法,但当最后秋菊终于打赢了官司时,她却不情愿看到村长被抓走,这个结尾显然比《集结号》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
其实电影《集结号》中的老谷,已经不像小说《官司》中的老谷了。后者为了给死去的部下讨个说法,耗尽了一生,直到他白发苍苍,来日无多时,才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此刻他老泪纵横,并终于理解和原谅了团长。而前者的寻找生涯缩短到了十年时间,在原谅了团长之后,他心里还不平静,还要站在全连战士的尸骸前,领取上级颁发的奖章——这两个老谷,观众会更喜欢哪个呢?答案不言自明。
摘自《乌鲁木齐晚报》2007年12月24日 三焦 文
从《官司》到《集结号》
从13000字的小说,到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重要的人物还有一个,那就是编剧刘恒。写过《菊豆》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作家刘恒。用刘恒的话说,《官司》这篇小说的文字能力一般,但选取的角度非常好。就写一个故事:英雄受了委屈。唯有这条路才能让电影和观众见面。刘恒在写完剧本之后,曾给冯小刚发了条短信:“我把谷子地交给你了。”
在拍电影的时候,也有过几次编剧和导演的争执。据说冯小刚曾准备过3个不同的结尾。比如谷子地最后没有走到兄弟们的坟前,手里拿着半个干馒头,冻死在路上;或者他没有帮兄弟们讨回公道,疯了。后来为改结局这事,刘恒跟冯小刚急过一回,他说绝对不行!观众是相信神话的。神话是什么呀?就是英雄最后会站在山顶上!谷子地不能死!于是,影片还是选择了刘恒的结尾。
冯小刚说他后来曾看过一本资料,1948年初,某连队是120人,年底110人,看起来好像一年只牺牲了10个人。再了解下去,发现这个连队一年中曾补员600人!这个对冯小刚刺激特别大,他开始想把镜头对准普通士兵。
如今,冯小刚可以为自己的战争片激动了。他说:“在战争面前,恐惧和懦弱才是人的常态;对战争有恐惧的人能为别人做出牺牲,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正因如此,《集结号》表现的是常人,是名将身后的“万骨”们。
摘自CCTV博客 孔媛媛 文
责任编辑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