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教育
2008-03-07石黄香
石黄香
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概念上来讲包括品德教育和智慧教育。品德教育是制约其作为社会人的道德,智慧教育是发挥其作为人的能力的,素质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将学生发展为一个既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又有益于社会的人。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除了进行品德教育外,主要是发挥学生作为人的能力的教育——智慧教育。随着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已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学,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由此足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智慧是何等重要。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际及教学后的思考,觉得培育学生智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用合理新颖的课堂设计来培育智慧
合理新颖的课堂设计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引领学生探索知识迷宫从而挖掘其智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缺少了求知欲望就像划船失去了手中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叩开学生智力之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其求知欲望来唤醒他们内心潜在的力量。众所周知,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求知欲时,积极性就会高涨,从而思绪活跃,注意力集中。如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学习心理特征,创设合理新颖的课堂可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课堂作为学习的乐园。常用的方法有:
①课题的引入方式应多样化
生动故事引发好奇心。听有趣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把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料与数学趣闻等引入课堂,如教学集合内容时可引入数学家康托的故事或“让土豆站起来”的集合故事,又如兔子问题引出斐波那契数列,再如由法国数学家巴斯卡尔向两个赌徒提出的一个概率问题引入概率知识等,这样能丰富课堂学习的素材。
设置疑问、激发思维。精心设计一些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索情景,让学生从中能提出探索的问题,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景,引导他们探求新知,从而开发智力潜能。如在推导圆锥表面积公式时,可让学生思考是否能用圆锥的展开图形来推导及其原因。
生活素材导入新课。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引入新课,在教学角的概念推广时,可创设体育课上教师喊的口令:“向左转,向右转”这一情景,让学生思考在数学中怎么表示“向左,向右”等方向问题,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
②教学过程宜动态设计
数学教材中有诸多内容,由于受时空的限制,需要动态处理,在课本中只能用静止的方式呈现。如果教师只按照从书本中静止的方法来传授知识,那么就像给自己干渴的孩子及时送上的不是水,而是令他更加口渴的面包。反之,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特点,把静止的知识作动态处理,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立体几何中图形的翻转教师就要进行动态处理,用多媒体演示或教师演示让学生体会图形的翻转的过程,教学函数图象平移时也应让学生体会到平移的过程等等,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③结课也应有艺术性
结课时有的教师就交给学生自行处理;有的教师抓住分分秒秒讲下节课的内容;也有的教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到下课铃响才急急忙忙收场。此类做法总给人“虎头蛇尾”之感。每堂数学课有一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很好的结课可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个高潮,让人回味无穷。其实结课方式有很多,这里仅谈两点。
第一,存疑伏笔、活跃思维。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课后自行探讨,或者诱发几个后继学习内容有关的悬念,让他们带着疑问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一堂课的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达到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如在教学一堂求具体函数定义域结课时,可设疑问“那么对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怎么求解呢?”学生定会对此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会在课后迫不及待的寻求答案。
第二,首尾照应、提高兴趣。有不少教师常常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不要忘记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及时分析,解决上课时提出的有关问题。
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来培育智慧
李政道曾指出:“学问,是什么?就是学习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这才是学问。”教师提出问题,固然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但总是被动的,只有学生思考问题时自主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才是最积极的。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培养探究精神,从而有利于培育智慧。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①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来提出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力是开发学生智慧潜能的重要手段。大自然和我们的思维活动都有许多激发人的灵感的地方,只要我们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观察的灵敏性、掌握观察的科学方法。比如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给出数学图形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假如你是出题者你会从图形中出些什么题目来难倒学生。”这样学生会集中精力去思考,在观察中互相出题解题容易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②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来产生问题。真正的学习不仅要会听、会说、会记,更要会做。按照数学学习的特点,动手的内容是很多的,如简单的几何图形制作,学会做概率实验等,立体几何中点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学生都可以动手去示范。只有自己动手做了才能有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许会产生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引导我们学生多动手亲自做一做,激发学生的动机,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获得自信。以此来培育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获得自信。如在掷硬币求其正面或反面出现的概率时就能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再如在练习课上对较难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讨论各自的解题思路,然后全班总结出最佳方法。这样在课堂上就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往往能拓展思维、激发思维的火花,深化学生的认识。学生也只有获得了自信才会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才会使学生的智慧到达一个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