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导入要这样“精心设计”吗?

2008-03-06管宏斌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精心设计创设教学内容

管宏斌

片段一: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观摩了一位教师的对外交流课,他讲授的内容是高二下学期的《组合》(第一课时)。请看他“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下面先请同学们数一数今天来听课的男女老师各多少人,如果男女老师配对跳舞,要求男老师不和男老师跳、女老师不和女老师跳,试问有多少种跳舞配对方法?如果有困难,不妨可以请教在座的听课老师,让他们自由组合,跳一跳嘛!”

片段二:一位教师的公开课,上的是高一《数列》第一课时,教材用“国王和大臣下棋”引入数列概念,编写者的用意是渗透数学文化。但执教者没有用这个数学趣味故事导入,这本无可厚非,可他“别出心裁”地创设了情境“谣言的传播”来导入:一传二、二传四、四传八,如此一直下去,于是就有了一列数,从而引入了数列概念……

案例反思:

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要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犹如涉水过河,不知深浅,课堂导入仿佛铺桥,能帮助学生顺利登上彼岸。好的课堂导入既能引起“投石激漪”、“四溅浪花”的思维碰撞,又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美。

课堂导入的教学价值一般体现在:在导入过程中,学生进行数学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提炼数学问题,感受乐趣,并增强学习信心。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深入理解课堂导入的真正含义,使得课堂导入往往“变味”、“走调”,成为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包装”、“标签”,非但没有什么价值,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明眼人一望便知,片段二中的导入在科学性上是有问题的:四个人不一定能传给八个新人,因为这种传播有可能会出现重复、交叉传递;更可怕的是,导入缺少正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片段一中的导入设计堪称“匠心独运”,气氛、话题与主题也似乎是“天衣无缝”,然而学生却窃笑不已,听课教师在教学场内更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这些生搬硬套的课堂导入其实是一种无效的教学活动,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削弱了数学本身的魅力,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尽快投入数学活动,使数学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枯燥,从而拉近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距离。但是,有些教师为了让数学课堂教学“精彩”、“漂亮”、“引人入胜”,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冥思苦想”、“精心设计”,去创设情境导入,那不是导入,是作秀,是哗众取宠,更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读。

怎样避免课堂导入成为课堂上无意义的环节呢?一方面,教师设计导入时,问题指向要明确,要排除一些不必要的思维干扰因素,使学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导入才会富有成效;另一方面,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要创设情境导入。在给学生减负的背景下,教学时间贵如金,容不得一点浪费,因此,更不能以画蛇添足的导入破坏教学结构,甚至影响教学效果。对于一些难以创设情境导入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采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式进行陈述性的引领,直接切入重点,这样,既简洁明了,也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功效。

一个教师的人文视野、阅读积淀和应变能力,将越来越成为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从心底去克服形式主义,让数学课洋溢出火热的数学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高级中学)

编辑 杜 锐

猜你喜欢

精心设计创设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精心 激趣 提问 评价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