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接“华年”

2008-02-27黄维梁

湖南文学 2008年2期
关键词:总统令土国华美

黄维梁

国人素有尊老敬老的说法,“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者宝也。家而至于国,家老升级至国老,那更是国宝了。然而,“老而不死是为贼”,由家宝国宝而成为家贼(“家贼难防!”)甚至国贼(“卖国贼”是口诛笔伐的对象),可尊可敬沦为可鄙可咒,对比何其鲜明!

孰宝孰贼,关乎一生的修为,是精神上的。在生理上,唉,老是人生四苦之一,佛祖释迦牟尼在青壮年时已感悟到。不懂佛学的莎士比亚,对老年人刻意揶揄:瘦削痴呆,“没牙齿、没视力、没味觉,一切皆空”。没牙、没视的形容,使人想起韩愈“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那未老先衰或已老且衰的慨叹。钱钟书论中西文化,说“东海西海,心理悠同”;韩、莎所述,简直是“东海西海,生理悠同”。而钱钟书说过,老即是病,惟病可医而老不可医。钱老84岁时因病入院,一入医院深似海,四年后逝世。这四年老病相侵。爱尔兰诗人叶慈(W.B Yeats)暮年仍有佳作,论者说他“老得很漂亮”。钱钟书病榻上的四年,不知道该怎样形容。他74岁时,确实漂亮:1984年,我有幸在北京拜会他,钱“老”齿白唇红,健谈如辩,健步如奔。然而,年老如贼,这个贼把人最大的财富——健康偷走了。一位在美国的朋友收到政府一封公函:“阁下快到65岁,将成为资深公民(senior citizen) ,从此可得市政府提供的多种优惠,恭喜恭喜!”他看后大叹一声:“唉,我老了,步入老年了!”

叹老伤卑。地位卑微虽然可伤,只要努力向上,或可高攀;年纪老大,不管怎样向光阴哀求,却是岁月无情,青春千哀万求不回头,真如古诗所说,“老大徒伤悲”了。古罗马人对老年又爱又怕:“人人都希望活到老年,然而到了老年又都抱怨。”孔子也怕老,最好是不知道老年会来(“不知老之将至”)。这真是鸵鸟主义。

好,就让我们接受鸵鸟主义,高呼躲避老年的鸵鸟主义万岁吧。在人生的年龄阶段中,一般的分期为:幼年之后是童年,之后是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让我们说,中年之后,不是别扭累赘的“后中年”或欲盖弥彰的“初老年”,更不是“老年”,而是堂堂正正的“华年”、“裕年”。让我们告别老年,迎接华年裕年。告别老年的主张,在我五年前读到一则花边新闻时,更为坚定了。2002年8月旅行至郑州时,17日《大河报》有这样的报导:

据《泰晤士报》15日报导,本周初,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总统颁布一项法令后,几乎所有土国老年居民一下子都变成了“中年”。因为土库曼斯坦的这项总统令将少年期延长到了25岁,而将中年一下子延长到了85岁;85岁后,土国居民才算步入老年!

据报导,该总统令将人的一生分成了12个阶段,粗略地说,25岁以前是“少年期”;25岁至35岁之间,可以看做“青年期”;35岁至49岁,称做“壮年期”;49岁一直到85岁,都算做“中年期”。85岁后,才算做老年时代的到来。

“85岁后,才算做老年时代的到来”!目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不到85岁,既然如此,“老年”之称干脆取消好了。我的华年说是这样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之后,是中年;中年是40至50岁;50至80岁,是华年。华就是“花”,头发已花白或开始花白;是苏轼所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华”。华也是华美、华好之意;是李商隐所说“一弦一柱思华年”之“华”,是“花样年华”之“华”。50岁时,事业有成,将至顶峰或已至顶峰;儿女成人甚至已成材。60岁至70岁时,开始享受退休生活,或者退而不休甚至不退不休;这个阶段可常作大江南北以至东西半球的逍遥游,与友伴或与老伴——不对,是“华伴”——同行,都是乐趣。直至80岁,依然像古罗马西塞罗(Cicero)《论老年》所说的美德、善行兼备,而且依然“多么健谈,多么善撰格言,多么通晓古史”,为青年人所爱戴尊敬,为社会继续作出贡献。当代诗人痖弦有人生三霞工程说:朝霞、彩霞、晚霞,霞霞美丽。在华年阶段,霞彩仍然璀璨华美。华年就是华美、华丽、雅丽、典丽的年代,是belle epoque。不要叹老,因为已告别“老年”。

如果修为与运气俱佳,80岁以后依然健谈、善撰格言、通晓古史,那么,华年之后是“裕年”。这是富裕之年、余裕之年,是上天赐予的“花红”、额外的奖赏。中年之后是华年、裕年,华发人过着华美的生活,享受上天的奖赏。西塞罗说:年轻时代打好老年的基础。对,要打好基础。告别“老”年接受“华”年的“华”,如果没有年轻时打好的基础,那么就只有华发而没有华美。人在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时打好德智体群美的基础,到了五、六十岁耳顺的年纪,就可以委婉地,也就是“优菲美”(to euphemize)地、听起来顺心顺耳地,拒绝“老年”,欣悦地迎接“华年”。

责任编辑:赵燕飞

猜你喜欢

总统令土国华美
谱华美乐章 孕绿苑风采
造梦空间
哈总统:政府必须辞职
俄罗斯:要成为全球五大经济体之一
普京一次撤掉16名将军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