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一路攀升的幸福指数
2008-02-25马春晓
马春晓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升,幸福指数一路攀升。2006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1220余元。富裕起来的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上的品位,同时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作为政府关注民生的焦点之一,就是在倾力发展城市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不断扩大健身广场的规模、提高生活品位,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存的需求。
2004年9月23日,《山东省全民体育健身条例》颁布,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并把每年的5月份定为山东省的全民健身活动月,公园晨晚练时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免费开放。
与此同时,山东省又不失时机地加大对体育的投入,使人民有了更大的健身空间及健身项目的选择余地。仅2006年一年,山东省便投入一个亿,建成了6个国家级大型健身设施和33个县级特色工程,在3069个行政村建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培训了2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启动了40个县(市、区)的国民体质监测站的建设工程,努力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高生存质量与幸福指数提供更大的便利与基础。
同时,各地的健身广场也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2006年,德州市政府决定在全市1500人以上、没有体育设施的较大行政村全部建设健身广场:烟台芝罘区确定2007年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和卧龙园区至少建设16处社区文化健身活动广场;高密市则拿出黄金地段建设了20多处游园广场,既改善了居住环境,也带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目前,山东全省体育场地总量达4.7万个,居全国第二位;人均体育用地面积1.18平方米,各级体育协会3000多个,活动站点达到了3万多个。
城市广场及社区广场中的锻炼、活动室的健身,促进着人们感情的交流,愉悦着身心,追求与期盼着健康长寿。2007年,山东百岁以上老人达到3243名。莱西市战美云夫妇婚龄逾80年,超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山东省的平均寿命已达到了75岁,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也促使山东各地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群众体育项目。如日照市和聊城市的水上运动、泰安市的登山活动、潍坊市的风筝会等,都通过赛事的举办,扩大了项目的影响力,促进了更多的平民参与。淄博市将全民健身列入市运会正式项目,滨州市设立了体育节,枣庄市组织了农民运动会。山东各地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传统的、现代的、竞技的、非竞技的多种体育协会应运而生。目前,山东省有全国体育先进县66个,居全国第一位。
到2010年,山东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9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具经济活力的省份之一。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已经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