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视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2008-02-25

IT时代周刊 2008年4期
关键词:布兰控制权资本主义

杨 吉

表面上看,货币问题仅仅是经济学家们该思考的问题;其实它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历史学家H·W·布兰兹在《货币贵族》一书为你再现了不同利益团体在美国历史上为了争夺货币控制权而上演的持续百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其实,自从人们学会用等价物(贝壳、石头、稀有金属)起,就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它就是货币问题。是什么构成了货币?是金子?银子?纸币?银行券?还是支票?由它还衍生出很多其他难题,需要多少货币?货币发行权归谁?掌控程度又当如何?

表面上看这些都是经济领域的事,是经济学家们该思考的问题。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无一例外地牵涉其中。事实是,一代又一代的政客和他们的智囊,其成败得失都与货币命运攸关。如同博彩,做对了,得到丰厚的回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做错了,接踵而至的只有灭亡,局势动荡、民不聊生。可以这么说,货币问题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由货币发行、流通等引发的权力博弈往往超越经济范畴,而渗透至国家、政治、军事等领域。

这个道理不难解释。控制货币发行权实际上等于取得了社会资产的控制权。由于货币也是商品,具备流通性和替代性,重要的是,它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媒介,于是对那些拥有货币发行权的人来说,可以很轻易地制造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等经济的泡沫被吹到足够大的程度时,也就到了收手的时候了。届时,整个国家金融体系崩溃,纸币变成废纸,经济大萧条出现,人们辛苦经营积累起来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除了早有准备、伺机而动的投机者之外,大多数人都难以逃出经济衰退的噩梦。那些在绝望中抛售出来的私人或国有核心资产,一一被银行家、资本家接手,此时,这些都将成为不良资产而被贬价处理。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忧天,它是可以真实发生的,而且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数国家会把货币发行权收归国有,绝不允许它落入资本家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通货膨胀率,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但问题是,历史上总有很多野心勃勃的资本家、投机者企图控制货币发行权,以满足个人的财富欲望。

《货币贵族》讲述的便是一个人们为争夺货币控制权而进行殊死搏斗的故事。有些人认为必须让国民政府控制货币的供给,将该权力落人自私自利的资本主义者手中是不妥的;而有些人认为事情恰恰相反,应该由少数精英人士来管理货币的供给。按照布兰兹的观点,前者主要是民主主义者,后者则为资本主义者,而正是这两个主义缔造了现代的美国。“这期间两个关键因素的产生造就了现代的美国,它们就是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从一开始二者就有内在的牵制力,前者追求的是公平,后者注重的是效率。民主主义的公平产生于政治领域,而其在经济领域却被伤害;而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产生于经济领域,却也在慢慢蚕食着其他领域。”

由于两个主义对货币供给的主张截然相反,历史上双方的辩论和斗争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像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一般,美国自建国之初一直到近现代,在货币控制权角力的战场上上演着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主派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认为,政府控制了货币的供给就掌握了国家的命运,他最终打败了美资产阶级派系,美国第一个中央银行诞生了;围绕着美国第二银行的存亡,尼古拉斯·比德尔与总统安德鲁·杰克逊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斗争,最终第二银行不得不关门大吉;杰伊·库克在内战中通过承销债券为政府融资,他那精湛的营销手段为政府筹集到了数亿美元资金;杰伊-古尔德这位华尔街的阴谋家在纽约市场上对黄金进行逼空操作,要不是政府的干预,恐怕他的阴谋就要得逞了;J·P·摩根,这位最伟大的资本家手中的权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政府面临流动性危机时都不得不请他出手相救……“这里是智者战斗的地方”,这里有天才、政治家、爱国者,当然也有野心家、奸商和无赖。

尽管身份、立场和价值观都不同,但布兰兹却把这些人统称为“货币贵族”。“贵族”是一个褒义词,作者可能是想说,尽管在货币控制权的争夺战中,时常有阴谋或陷阱,但围绕货币发行权究竟该归谁,以及政府多大程度的介入本身就是一个无所谓是非对错的命题。况且,历史上那些原本持民主主义立场的人常常不知觉地成了资本主义者,或者那些资本主义者口口声声宣称的东西其实是民主主义者的那套。对此,布兰兹的评价是:“人们很难在货币问题上长期保持一致的看法,总是资本主义者占据一段优势之后民主主义者占优势,然后又是一个接一个循环。”孰是孰非、谁对谁错,这在其他方面或许需要表明观点,但在货币问题上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所以,布兰兹在写作《货币贵族》时并没有穿插任何评论,完全是以记叙的手法再现了那些惊心动魄、持续百年的货币战争。这没有错,布兰兹终归是一个历史学家,如若不是这样,而是以一个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或者是社会学家的知识背景,能对货币问题给出一个立场正确、令人信服的答案吗?

但无论如何,阅读这本书和阅读后引发的思考,对人们辨析错综复杂的权力利益纠葛,解读历史真相,探究世界金融秩序的发展脉络有着积极的意义。

责编:俞华君

猜你喜欢

布兰控制权资本主义
公司控制权的来源
不知所措的布兰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机理及仿真
跳舞的泰迪熊
上市公司的治理与效率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