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规范的研究与实践
2008-02-13朱斐翡张甘霖
朱斐翡 张甘霖
【摘要】本项改革研究内容是:从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沿革入手,根据世纪专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提出新形势下艺术设计在艺术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制度和规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提出艺术设计专业必备的教学条件;制定实施艺术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与指标。
【关键词】艺术设计 教育规范
在国家教委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设计专业”被列为二级学科。这次专业目录的调整,是国家以迎接21世纪教育发展的态势而进行的事关全局的大调整。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学科门类不断出现和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怎样更好的规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成为了当务之急。
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创新设计人才需求的增长,艺术设计专业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遍查国内外各专业院校的专业目录和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偏重于本学校、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也就是说有着一定的地域限制,这样不利于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利于国家进行统一的专业规范和指导。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来确定一个适用于大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紧凑、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设置,以便指导和规范整个艺术设计专业,使整个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走上有序和规范的道路。
艺术与设计教育研究的预期目标使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宽知识面的基本要求,构建和优化适应社会要求、立足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形成有特色的、涵盖面较广的艺术设计专业规范。
近几年,随着国内艺术院校的蓬勃发展,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工作,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以艺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在基本设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大力加强实践的环节。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社会实践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以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加强教学和实践结合,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在我们这次改革的培养目标种有了明确的表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对国内设计艺术学所设各专业情况进行调研,同时对兄弟院校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也进行了研究。
根据调研的结果并结合国内设计艺术学的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以艺术设计专业为试点,转变观念,改进了教学模式,调整了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些课程内容,突出了过程教育,以全面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从单纯的培养行业设计人才转化为培养具有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比如说,在基础和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以下一些改革与调整:
1、在基础课的教学上改变了过去长期作业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实行短期速写课的练习,以促进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增强形象记忆的良好习惯,以提高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加强三大构成的强化训练,采取缩短课时,精减内容和增加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3、精简专业课课时和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内容的教学。
4、对计算机课的宗旨是减少课时但增加了教学科目。
5、增设字体设计课和摄影课。
6、增设现代设计技法课和创作内容。
7、加强课程设计(课程创作)训练。
8、修改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有积极性和创作空间,从而使毕业设计更具特色。
9、强调教学实践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10、对选修课进行调整,使设置更为合理,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进修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以及相关的交叉专业方向课程。
11、增加艺术欣赏课和艺术与市场课的学术讲座,为拓展艺术视野,获取对美的法则的分析、感受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有益的内容。
12、增加实践课(考察与实习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情感,关怀身边的人和事,并从生活体验中发现美、创造美。
加强艺术设计教育规范的设想是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践基础上,总结了项目及各校教育改革经验而形成的,它的内容涉及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硬件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它的特色在于涵盖的面广,操作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对艺术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具有推广价值。
在教材建设中,新版的各类教材按新的课程体系,整合了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突出了知识框架,内容推陈出新,面向现代科技。同时建设了与新体系教材配套的立体化教学辅助教材;制作完成了一批多媒体教学课件;为进一步实践和推广艺术设计专业规范新体系提供了保证。探索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体制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分层次进行教育,实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学生可预约实验时间和选择实验内容,实验室完全向师生开放。推广的标准化新实验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对高校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实在的推动作用。
重视艺术设计教育规范,为项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成果也会得到迅速推广。以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为主要中心,从培养人才的教育内容及知识体系上构建一个紧密联系的多学科互相交叉、和谐共存、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内容知识体系和结构框架,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课程教育体系,使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具有宽口径、后基础、宽知识面的基本要求,构建和优化适应社会要求、立足设计艺术教育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形成有特色的、涵盖面较广的艺术设计教育规范。
通过对艺术设计教育规范进行了全面、完整的实践调查,笔者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案;围绕新课程体系的系列教材已相继出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已全面深入,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成为本项目最为活跃的方面,课堂内新的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推广,课堂外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和实验竞赛蓬勃开展,实验室全面开放管理模式已成为实践教育改革的热点;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考试、考核系统已初步建立。
另外,强调教学实践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使学生于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灵活机动性。如鼓励学生为社会、为企业设计产品参加国内外各类大赛和积极投入科研创作活动等,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有计划、有针对性、灵活性地实施教学方案,同时加强教学设备的建设和教材建设。通过课题研究,使修定的新的培养计划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总之,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非常复杂而慎重的工作,因为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样,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一项系统工作。从它成长的过程来看,有一个理论启迪、名师指导、实践学习锻炼成长的序列。从它成长的氛围来看,也同样表现需要各种环境和条件。这种环境和条件主要包括宽拓的成长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奋发向上的竞争局面以及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奖励机制等等。以上所述,不尽完善,我们还需要不断思考,力求探索出一条更好、更新、更科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投入学习知识技能中,并探索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美的感性理解,以及开拓精神和富有时代精神、时代风貌与品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而努力!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