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岁孩子的本真样儿

2008-02-11

杂文选刊 2008年9期
关键词:敬礼程式天真

张 柯

前一段时间,人们从电视中都看到了“敬礼娃娃”郎铮在央视的镜头面前,好像不那么“配合工作”,任你如何诱导启发,想说的话他就说点,不愿说的干脆不说,他似乎不懂得照顾电视镜头,同时还有点拘谨、害羞。面对央视主持人康辉和海霞问话,他歪着脑袋,拽出耳机。主持人无奈,只好把话圆了起来,结束了采访。

人们也许更期望三岁男孩,像当时刚刚被救出时的样子,微笑着敬礼感恩之后,又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感觉那才是个英雄娃娃的样子。笔者的看法恰恰相反,眼前天真自然、顽皮执拗的孩子才是真正的郎铮。他在镜头前的不“配合”,恰与儿童的天性配合,这与郎铮的敬礼决不矛盾。郎铮在废墟面前的勇敢和感恩让人称颂,不过,退一步讲,即使他当时哇哇大哭,一个三岁的孩子表现出三岁孩子的样子,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假如郎铮在镜头面前,找到了镜头感,用童音背诵着大人的豪言,积极“配合工作”,问什么,有什么,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要避免的吗?

由此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与某所小学的师生一起,去医院探望慰问一位学界泰斗。走进病房,一对美女少先队员向泰斗献花敬礼。她们的走姿非常优美,动作非常标准,那个队礼敬得漂亮,一脸的笑容真叫灿烂。可是,活动结束,离开了镜头,俩人像各换了一个人似的,如花的笑容不见了,动人的话语没有了。再后来,遇见过其中的一人,她竟然像不認识我似的,见面没有话,连起码的礼貌问候都没有。孩子对我态度如何,我倒不太在乎,我在乎的是,这两位小姑娘,一位是“三道杠”,另一位至少也是“两道杠”,她们都是尖子生—— 如果说,过去教育出来的孩子太拘谨,那么现在教育出来的孩子(特别在城市小学校的学生干部)则太会程序性表演了。如果让我挑选学生,从两类学生中二选一,我只选择前者。

去年,我在“笔会”发表的杂文《摇头摆尾非天真》,对多年来清一色的儿童演唱中的摇头摆尾、故作天真的程式提出批评,呼吁保护孩子的天真童趣。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原本天真,孩子本来无邪。童声合唱,就应该是一幅生动的儿童画。儿童作画,用童眼观世界,故画面美在稚拙,妙在生动,大人一笔也加不上,加上一笔,哪怕就一笔,也是败笔。而小孩子舞台上摇头摆尾,正是大人在儿童画上添加的败笔,这种多年一贯制的动作程式,赶跑着天真,驱散着无邪,培养着矫情,对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也没有益处,纯属吃力不讨好。我想,小孩子登台,老师尽可以在演唱技巧上多多栽培,把队伍站得整齐,把表情放得自自然然就行了。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更不可把十岁孩子的表情打造成五岁孩子的表情。”我写那篇文章,只是发出呼吁,并没有指望一篇文章能改变风行多年的儿童演唱程式。我不会天真到那个程度。不过打那以后,再在屏幕上看到儿童摇头摆尾引吭高歌,我会马上换台,一点也看不下去了。我既受不了一口大人话的假大人,也受不了故作天真状的假小孩。

我想,小郎铮的敬礼故事已经感动了无数人了。他敬礼,非常勇敢,也非常自然,就是这个自然而勇敢的举动,才感动感染了无数的大人和孩子。如今,他还没有培养出镜头感,没有学会说大人话,不会配合工作,这才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本真样儿。到现在为止,保持孩子的天性与自然,也许正是郎铮家长最成功的教子之道。

假如,有一天,郎铮在镜头前一口大人话,且是套话、空话,那该有多吓人呵?

题图 / 佚名

猜你喜欢

敬礼程式天真
天真真好
天真组诗
党旗,向你敬礼!
天真给你最美的梦
敬礼之后
学术写作程式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广汽传祺增程式电动车型首发
戏曲音乐的“程式”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