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换位思考”怎能“头痛医脚”

2008-02-11

杂文选刊 2008年8期
关键词:换位思考思考问题上车

“换位思考”有利于理解、体谅、宽容矛盾的对方,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相当有限,并且与“换位思考”的“位”密切相关。有篇文章对这个“位”作了这样的设定:“比如,把自己当做父母来看待子女,当做老师来看待学生,当做交警来看待路人,当做市长来看待市民,当做上级来看待下级,等等”这样一来,“换位思考”的“相当有限”的作用,也就荡然无存。

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就只说“市长”与“市民”吧。

记得好多年前,有些地方的媒体,曾发起过“假如我是市长”的讨论,从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这个层面上说,这种讨论是有意义的,也有利于市长集思广益。作为“换位思考”,则不仅不可能,而且没必要。“我要是当了皇帝,就天天吃油条”,是被人们当作笑话的,却何尝不是一种“换位思考”?其乖讹与不通情理就在于隔膜。一般的市民没有当市长的经历,不知道市长的“位”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坐在市长的“位”上,能有什么感觉,会做怎样的思考。让市民把自己当做市长来作“换位思考”,难免不出这样的洋相。儿子没有当父亲的经历,日后却差不多都要当父亲;学生没有当老师的经历,日后却会有相当的几率去当老师,当儿子的当学生的做些“换位思考”,兴许是一种心理见习。市民当市长的概率就没有那么高,一般市民没有当市长的机遇。与市长去作“换位思考”,豈不自作多情。

那么,让市民将自己当做市长作“换位思考”有什么意义呢?按照上述文章所说,“换位”之后,市民就能“站在对方的位置,而不是自己的位置来思考问题”,因此“思路就会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也就不一样”。比如——这下轮到我来“比如”了——市长要搞“形象工程”,强行拆迁市民住房,“站在对方的位置”去思考,原也事出有因,没有此类工程就难见政绩,你叫人家还要不要进步?市长提干部批项目,总有照顾不完的七大姑、八大姨以及表嫂她亲舅之类莫明其妙的关系,有失公平与公正,“站在对方的位置”去思考,原也不足为怪,“富贵深山有远亲”嘛!市长有几个明明暗暗的“红颜知己”(或称“二奶”),影响极其恶劣,“站在对方的位置”去思考,原也无碍大节,市长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嘛!这样“换位”一“思考”,无论市长怎么差劲,怎么糟糕,怎么混蛋,也就一概都能被市民“理解”、“体谅”和“宽容”了。然而,市民的权利是需要有人去维护的,连市民自己都不站在“自己的位置来思考问题”了,还有什么人去维护他们的权利?市长的权力是要有人去监督的,连市民自己都“站在对方的位置”去思考问题了,还有什么人会去监督市长的权力?

在市长与市民这一对关系中,要说“换位思考”,我倒认为市长更需要“换位”,把自己当做市民去“思考”。市长“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而不是自己的位置来思考问题”,确实“思路就会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也就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有利于市长做好自己的工作,以不辜负市民的期望。市长是从市民过来的,有当市民的切身感受,他们把自己当做市民“换位思考”,能够想到与市民切身利益有关的种种具体问题,并一件一件地去落实解决;市长不会永远都是市长,最终还会还原成为市民,他们把自己当作市民“换位思考”,即使瞻前顾后,也会鞭策自己不失时机地多为市民办点实事。当然。人的意识、作风以至于腔调,总是随着所处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就像乘坐公共汽车,上车前后,只在一两分钟之间,说的话就不大一样,上车前最好车子慢些开,不要把自己落下,上车后多等一会就不耐烦了。市长虽然也由市民而来,一旦成为市长,这“位”起了变化,也就不大喜欢去做这种“换位思考”了。

领导生病群众吃药——或曰“头痛医脚”——是较为普遍的思维惯性和社会现象。于是,说到“换位思考”,就想到让“下位”(相对于父亲的儿子、相对于老师的学生、相对于警察的路人、相对于市长的市民,相对于上级的下级)去作“换位思考”了,这大概也是一种“下意识”或“无意识”罢。

[原载2008年6月30日《福建日报》]

猜你喜欢

换位思考思考问题上车
班主任如何正确的管理班级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A Study of Code-Switching in the Series Films of Rush Hour
按图索骥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课堂教法与学法优化同步探究
换位——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防晕车
Take a Bus
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