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2008-02-09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3期
关键词:爱国情怀诗人

王 鑫

【摘 要】当祖国蒙受耻辱、遭遇厄运时,诗人们仍然没有停止对她的歌唱,这一切缘于诗人的赤子之心。

【关键词】爱国;诗人;情怀

面对山川秀丽、繁荣昌盛的祖国,人人都会热爱她,为她自豪、为她骄傲。但当祖国蒙受耻辱、遭遇厄运,到处是“颓垣与荒冢”、“贫穷与饥饿”(艾青《北方》)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又该如何?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第二板块“颂歌的变奏”,诗人给我们作了响亮的回答:“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闻一多的《发现》、艾青的《北方》都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那时的祖国该是怎样悲哀的局面。艾青写道:“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面对这种惨象,闻一多在《发现》中“迸着血泪”“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那不是我的心爱!”是啊,我们心爱的祖国怎么能是这个样子?诗人捶胸顿足,“呕出一颗心来”,还是如艾青在《北方》里一样发出了这样的呼喊:“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因为这“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里/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这土地是他们所开垦/几千年了/他们曾在这里/……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死了/把土地留给我们/……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咀嚼着这样饱含深情的诗句,我们不难体会诗人处在血腥风雨的岁月里他们该有着怎样复杂的内心世界!正如杜甫所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正像艾青自己在他的《诗与时代》里所说:“如果一个诗人还有着与平常人相同的心的话(更不必说他的感官是应该比平常人更灵敏的),如果他的血还温热,他的呼吸还不曾断绝,他还有憎与爱,羞耻与尊严,他生活在中国,是应该被这与民族命运相连结的事件所激动的。……他会比一切个人的仇恨更深地去仇恨民族的敌人,他会比一切个人的爱更深地去爱苦难中的祖国和从水深火热中挣扎起来的中国人……”

饱受战争洗礼的诗人是如此情怀,而经历十年浩劫的诗人面对“贫困”、面对“悲哀”时,同样也吟出了赤子之歌。舒婷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以主人公“我”的形式直接向祖国母亲倾诉情怀。诗人精心选用了平凡而富有特征且极具典型意义的生活形象来描述悲哀的祖国,那是“破旧的老水车”,是“熏黑的矿灯”,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但此时的祖国毕竟不是闻一多、艾青们所处的时代。舒婷透过贫困、悲哀看到的是曙光,是希望。于是她接着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诗人用这些新奇的意象来比喻从灾难中获得新生的祖国再贴切不过了,同时把祖国母亲那种悲喜交集的神态也活现了出来。读此,我们不禁感叹:对祖国没有深厚感情的人怎能吟出这震撼人心的诗行!这种情感的根源在哪里?这种情感的根源在于诗人把自己深深地植入祖国土里。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舒婷说:“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合……”(《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炎黄子孙对祖国怀有深深的眷恋情怀,世界各国人民对自己的祖国也都有着赤子之心。编者们为了拓宽同学们的视野,还选取了苏联作家阿赫马托娃的诗作《祖国土》,使得这种情感更具有普遍意义。阿赫马托娃生活的时代是苏联经受法西斯蹂躏的时代,祖国带给他们的是“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砂砾”,“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但诗人依然爱恋着他的祖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并且“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这便是诗人,深深地爱着悲哀的国土的诗人!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诗人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诗人”老爸
愤怒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