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手法为主治疗肩臂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2008-02-01李荫龙李志平白红超
李荫龙 李志平 白红超
关键词肩臂疼痛按摩治疗
臂丛神经根性、丛性、干性病变引起的肩臂疼痛。是根性型颈椎病常见症状,有时亦见颈椎间盘突出症,统称为肩臂疼痛综合征。
1临床疼痛特点
1.1根性臂痛疼痛特点与颈部症状同时出现的上肢放射痛、咳嗽、喷嚏或颈部活动后加剧,以指尖为明显,视受累椎节不同而部位不一,常见于拇指、食指及中指,多为刺痛或钝痛,并伴有麻木或蚁外感。
1.2干性臂痛疼痛特点大多表现为灼烧性痛。尤以正中神经受累时为甚,因其含有丰富的植物神经纤维。
1.3丛性臂痛疼痛特点多为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并与上肢活动联系密切。由于肩部活动时可牵拉臂丛神经引起剧痛,因此患者尽可能地避免诸如梳头、搔背、牵手及其他上肢活动。
2临床表现
颈椎病引起的典型臂丛神经,为根性疼痛。多发生在颈椎病急性期或慢性期。
初期可仅有颈项部疼痛僵硬,多为间歇性痛.并从锁骨上窝较快扩散到整个肩臂手部,咳嗽、打喷嚏均可诱发难忍的放射性痛,有病变的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可有显著压痛,并较快出现受累神经支配区的肌肉萎缩,约有1/3的病人,可伴有头痛、头晕,并局限在枕部或耳后区域。
上肢外展,上举和颈向健侧转动作时疼痛加重.上肢内收屈时疼痛加重,绝大多数患者夜间症状加重,辗转难眠,患者早晨醒后感到颈项区及菱形区疼痛,并伴有手胀握拳困难,活动后缓解。
颈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肩臂疼痛,因突出的位置不同,表现各异,颈椎间盘突出症使颈神经根受累,疼痛和麻木在肩部,可放射到上肢臂外侧和上臂前侧及腕关节以下。
3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34岁;其中34~40岁16例,41~54岁12例,55~63岁10例。病程最长2年,最短2个月;左侧21例,右侧17例;而左侧症状明显牵涉到右侧肩臂酸痛和上肢有放射痛8例,颈椎生理曲度改变21例,反弓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3例。
4治疗方法
4.1颈部牵引法采用坐姿枕颌带牵引或仰卧在牵引床上进行。患者取端坐在木凳上,将枕颌带固定于下颌及枕部。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适当调整。一般8~18kg左右牵引时间根据患者的忍耐程度,控制在15~20分钟。
4.2按摩手法
4.2.1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一侧,让患者头部露出床头,让其全身放松,以一手扶住患者后枕部.另一手拇指指腹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从上到下由轻到重反复捏揉拿颈椎两侧肌肉3~5分钟。
4.2.2体位同上,先确认枕外隆突,即可确定上下项线及上下项围成的区域。沿上项线和下项线,从外向内各选5个点,用大拇指尖及指甲深按到骨面并用指甲向左或右拨动3~5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尖及指甲在上下项线区域,由外向内选5个点依次按压深至骨并拨动反复3~5遍。最后做归合法。
以滚、压、按法在背部大范围操作松解粘连、镇疼止痛.用掌根、按太颈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肩胛提肌、菱形肌10~15分钟。
4.2.3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术者坐其一侧用一指禅推法治疗其颈肩区上肢3-5分钟。
4.2.4单手滚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以单手滚法治疗其颈肩及上肢约3分钟。
4.2.5患者体位同上,术者以单手拿揉法拿揉肩及上肢5~7遍。
以一手抓上臂肌肉,并一手点按“颈臂穴、臂桡穴”5~10分钟。以疼痛为主者应缓、稳揉压,以麻为主者可用中指拨之,但要确保点压时间。
4.2.6术者先以两手相对搓揉其肩部及上肢5~7遍。最后用手掌或掌根大面积按摩肩颈背三角区域,由轻而重,由小而大2~3分钟。
4.2.7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全身放松,术者坐于其头端,以一手扶托下颌部,另一手置于枕后部,两手协调施力,先缓慢地捋颈椎向上牵引。在牵引的基础上,将颈向一侧旋转,当遇到阻力时,略停片刻,然后以“巧力巧劲”,做一突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咯”的弹响声,先健侧后患侧左右各1次。
4.3中药离子导入法
4.3.1直流电疗仪:采用丹东市银河仪器厂生产YH-6型直流电疗仪。中药离子溶液的配制:参看《按摩与导引》2005年第9期31页“按摩推拿为主配制中药离子液导入法治疗国际受损临床报告”一文。
4.3.2操作方法将正极浸湿的药垫置于病变部位,正极板置于药垫上,盖上薄膜纸,压上沙袋。另在病变的部位的邻近位置或对方位置,放有负极药垫。再将负极板放在药垫上,盖上薄膜纸,压紧沙袋,将电流调至3mA~5mA,然后逐渐加大输出开关,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每次20分钟。
4.4中药离子液拔罐疗法
拔罐的操作方法是拔罐治疗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拔罐的治疗效果,操作如下:首先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穴位或部位,然后用棉棒蘸上中药离子溶液,涂在拔罐处.采用闪火方法,将罐内空气尽快迅速扣在穴位上或部位上,留罐10~15分钟。
推拿按摩肩臂疼痛综合征以20次治疗观察评定疗效。
5治疗观察过程中的认识
5.1肩臂疼痛综合征与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部位以左侧为多,这与大多数人是以右手为主。当劳动、工作、运动使用右手时总是伴随头颈向右侧屈转,以此时左侧椎间隙变宽,髓核向左后移位,左后椎体缘骨赘形成的机会多于右侧有关。预防这种疾病应提倡平衡运动,或平时注意颈部多往左侧转,左上肢多活动(如环转等)。由于这种病临床表现近似,不易鉴别,确诊可用CT检查。
5.2中药离子导入法具有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作用,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反应,而导人体内的中药离子液,则保持原有的药理特征,双重作用,双重效果。可将药物直接导入治疗部位,并在局部保持较高浓度。
导入体内的药物离子与在局部皮肤浅层形成离子堆,所以在体内存留的时间比其他经药力较长,药物作用时间较久。
5.3拔罐疗法是一种遵循经络穴的中医外治法.亦属于刺激疗法,通过罐内的负压,使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产生刺激作用和生物学作用;负压的形成同时牵拉神经、肌肉以及皮下腺体,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反应,然后通过神经体液机制,调整整个机体的作用。使机体增强抗病能力。
拔罐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可提高疗效,充分发挥药物作用;此作用亦是建立在温度热刺激作用基础上,拔罐后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新陈代谢旺盛,因而有利于药物吸收,直达病灶,再次发挥其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