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纸币漫谈之十二:人民币赏析

2008-01-20姚朔民

金融博览 2008年12期
关键词:防伪钞票人民币

姚朔民

整整60年前的今天,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开始发行一种全新的货币——人民币。由此再往前推大约100年,外国开始在中国设银行、发钞票,100年来,中国就处于货币越来越混乱的状态。人民币的发行,揭开了中国近代货币史的新篇章,从此中国的货币市场才真正走上了统一、健康的发展道路。60年来,人民币一共发行了5套,见证着新中国前进的坚实步伐。

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当天开始发行,1955年4月停止流通,一共有12个面额、57种版式、62个版别。这套钞票之所以有这么繁复的版式,是由当时的国内形势造成的。

日本侵华期间,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发行了各种傀儡钞票,我们称之为“伪币”;国统区原来实行法币,由于通货膨胀,又推行关金券,内战时期再推出金圆券;全国各解放区大多是在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发行有本区域内的货币。所有这些货币,因为历史条件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所以面值、币值也各不相同。到1948年底,国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辽沈战役已经结束,东北全境解放,中央已经在着手用东北银行钞票整理东北的货币市场。北方的国民党军队主力被包围在平津、淮海两个战场,消灭只是时间问题。北方原来被黄河、太行山、淮河,平汉铁路(北平至汉口)、津浦铁路(天津至南京江北岸的浦口)、陇海铁路(连云港至陕西天水)分割成小块的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原来各区发行的那些钞票,小而言之,是极大地妨碍了解放区内物资的流通和经济的恢复,大而言之,是无法统一管理,支持解放大军南下作战。所以,尽管当时新的国家还没有正式成立,新的银行和钞票的出台却是迫在眉睫的事。

新的钞票面额最小的是1元,最大的是5万元。这样大的面值跨度并不是一次性设计出来,而是逐渐形成的。1948年新钞发行的时候,只有三种面额:10元、20元、50元。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最初是由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而成,币值是以当时农村为主的三大解放区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的。然而对于新成立的人民银行,此时也正处在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重大关头。国民党政府1948年8月宣布发行金圆券,1元兑换300万元法币。1949年1月1 5日解放天津的时候,人民银行规定人民币与金圆券之比为1:6。但是金圆券实在贬值太快,半个月后北平解放,比值就成为1:10。到5月上海解放,人民币与金圆券已经升到1:100000。在新接收的大城市里,不甘心失败的敌对势力又进行了拼命的反抗,倒卖金银,制造物资短缺,迫使通货膨胀。一度使人民币迅速贬值。同时,支持大军南下的大量军费也必然迅速流入社会。这样,1949年9~10月间,人民银行发行了500元券和1000元券。到1951年,全国主要地区都已解放,局势基本稳定下来,钞票面值也大致稳定在5000元到1万元的水平。此后进入经济恢复时期,投资大量增加,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工业建设,到1953年底,终于发行了5万元券。

除了面值跨度大,同一面值的票面还很多。像5元、10元、1万元券各有4种,20元、50元券各有7种,100元券竟有10种。这些不同的品种,各有不同风格的票面设计,使用的纸张和印刷技术也各不相同。人民银行成立前夕,毛泽东分析国内形势说,我们原预计大约需要五年时间打倒国民党政府,现在看来,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就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政府了。果然,大军南下,如秋风扫落叶,分布全国的各根据地银行也迅速改组为人民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仅凭华北根据地的印刷力量,是无论如何也跟不上大军和新解放地区的需求的。所以随着国内形势的发展,总行往往委托地方区行代为印刷发行,有不少品种主要在一个地区流通。这些地方印制的钞票是为了应急,往往采用当地现成的图案制版,结果造成了第一套人民币面值多、品种多、设计庞杂的特点。但也正是这样一套战时和恢复时期的货币,在6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统一中国货币的历史任务,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第二套人民币

1 953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经济恢复时期已经结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了。人民币60多种票面、百姓日常生活用钱常以万计算、单位财务动辄上亿元的现象无法适应国家的正常经济活动。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

这一套人民币最大的功绩是规范了人民币的币值。新币的基本计算单位是元,1元以下的辅币按1/10的分级方式分为角和分,便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主币有1元、2元、3元、5元、10元五种,辅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六种。市面上钱币令人眼花缭乱的局面终于结束了。这是从晚清以来任何一届政府都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清末的货币制度名义上是白银、铜钱并行制,实际上是称重的银两、计数的银元、制钱、铜元多种并行。1935年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虽然期望统一于法币,实际上并没有做到。抗战爆发以后国家长期处于战争状态,货币更加混乱。

新一套人民币从1 951年就开始酝酿设计,整套钞票贯穿着一个统一的思想:六种辅币的票面图案分别是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火车和水电站,显示出国家工业化的理想。当年周恩来总理审查设计的时候,看到1分券画的是我国装配的美式汽车,就指示改掉过分鲜明的国别样式。尽管当时是建国初期,国家还没有真正的汽车工业,领袖们心目中要走的已经是自主的工业化道路了。

主币1元券采用的是天安门图案,2元券是延安,3元券是井冈山。天安门是国家的标志,国徽的组成图案;延安从1937年到1 947年,作为党中央所在地和革命政权的中心长达10年;井冈山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建立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三处景物表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特别要提到的是,三处都以景物作图,天安门形象鲜明,延安有一座宝塔山,自然结构完美,都很容易构图,而井冈山当时却没有任何大型标志性建筑。设计人员反复研究学习中共的历史,经过实地考察,看到了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的一座石拱桥。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之初,湖南、江西两省军阀联合出动军队合围井冈山,人员最多时达到十几个团。红军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与敌人反复周旋,1928年6月3日在永新龙源口镇大破敌军。这座石拱桥形象突出,曲线优美,用于表现井冈山恰到好处。5元券主题是各族人民大团结,采用不同民族的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画面。10元券只用了一个工人和一个农民的形象,表示共和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性

质。

这一套钞票从整体来看,主币的政治性很强,表现经济建设的题材则用于辅币。这是由于国家建立之初,要强调政权的性质和社会的稳固。由于当时国内印刷技术条件有限,10元券、5元券和3元券三种主币由前苏联代印;以后3元券停用,5元券和10元券就由自己印制的新钞替换了。

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是从1 962年开始分券陆续发行的,除了分币仍沿用第二套的以外,角币和主币按1、2、5分级,从1角到10元共有7种面额。其中1角券的主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两种主景,按画面算则是8种票面。

20世纪60年代,经过建国后十几年的努力,国家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印钞工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也有了很大发展。所以这一套人民币是完全体现我国当时印钞水平的作品。在设计主题上,主要是表现建国十几年来的工农业建设成果和政治风貌。所以主币1元、2元、5元券主景分别是女拖拉机手、机床工人和炼钢工人,而10元票面则是走出人民大会堂的工农兵各族人民代表。这张10元券后来人称“大团结”,在民间成为人民币的代名词。整套钞票的设计风格也有了很大变化,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四框形结构,形成一个开放的画面。

在第三套人民币中,最值得我们仔细欣赏的是5元券。5元券画面正中是一个炼钢工人的形象。工人头戴嵌挂看火镜的鸭舌帽,手持长长的钢钎,伸向通红的炉火,工人的眼神坚毅专注,脖子上向后飘动的毛巾、抬起的后臂和向前的钢钎形成动感的对比。雕版师把人物迎火面的面孔、石棉手套和背火面的耳根、后臂的光线处理得层次分明。特别是画面的底纹,线条以钢钎指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利用线条的形状、疏密变化和我们国家自主开发的彩色接线技术,在钢钎尖端形成橘红色火光,逐渐向四周发散。无论是艺术效果还是防伪效果都十分出色,在当时的世界同业间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第四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流通后期,已经改革开放,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钞货币地位大大上升,假钞案件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形势下,1987年4月国家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可说是匠心独运。它以中国各民族大团结为主题,每个票面设置两个民族人物,人物采用大型半身像的方式。1角、2角、5角分别是高山族、满族,布依族、朝鲜族,苗族、壮族,1元、2元、5元、10元分别是瑶族、侗族,维吾尔族,彝族,藏族、回族和汉族、蒙古族。钞票人像全部用手工雕刻制版。参与创作的画家们跑遍了全国,采集了大量民族人物的素材,在综合各种人物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钞票特点,画出了人像素描稿。当然,钞票人物是不能仅仅按艺术感觉创作的,它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作为钞票票面的区别标志或政治宣示,它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防伪手段。各民族的人物和服饰特点,正好为手工雕刻制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作空间。譬如1元券的瑶族姑娘盘卷的长发、5元券藏族妇女的大毛帽子和回族老汉浓密的胡须,经过雕刻制版凹印以后,油墨堆积整齐浓厚,线条方向感强烈,用手摸上去触觉十分明显,艺术的美感和防伪效果可说是相得益彰。

第四套人民币不仅主景人物设计精巧,底纹也非常精美。尤其是主币正面面额汉字的底纹图案,采用了不同的花卉和吉祥鸟,图案多用曲线绘制,线条纤细流畅,在一根根线条上还有酱色,紫色、蓝色和绿色的变化,不同颜色的线段衔接极其精确,把我们在国际上独擅胜场的接线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第四套人民币已经准备生产的时候,接到了加印50元券和100元券的任务,于是又增加了工农知识分子像和四位领袖像的票面,也算是对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总结吧。第四套人民币与第三套相比,还有一些新增的防伪措施,像双面对印等等,虽没有新的技术突破,可是从我国当时所掌握的传统印制技术以及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来说,真是发挥到了极致。

第五套人民币

1999年国庆节,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跨世纪的新一套人民币,即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的面额,角币只有1角,5角两种,而且与1元币共同组成一组硬币;纸币则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六种。其中20元是一个新种。说这套人民币是跨世纪的钞票,是因为它采用了相当多的最先进的防伪技术,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一流的钞票。不过它最引人注目的是,全套钞票除了背面主景不同外,正面只用了一个主景——毛主席像。我们就来谈谈主景。

钞票上使用人物形象,原是为了美观和防伪,但从上个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金属版手工雕刻人像的防伪效果是其他手段不能代替的,而且越是人们熟悉的形象,防伪效果越好,因为人像面容、表情、眼神的些微变化都会引起民众的注意。当然,各国选用头像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多数国家在不同面值的纸币上使用不同的头像,让它同时担负起面额识别的任务。也有一些国家的钞票正面主景始终使用同一头像,比如英镑、泰铢等。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它最主要的功能仍然是防伪。比如美国,对手工雕刻人像的作用极为重视,美国印钞机构的正式名称甚至就直接叫“美国雕刻印刷局”。美元纸币的色彩、尺寸过去是长期不变的,近年来,由于伪造活动的猖獗,也不得不几次加以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放大了头像,更为醒目,以增加防伪效果。

第五套人民币纸币正面主景都使用毛主席头像,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就是因为毛主席的形象最为人民群众所熟悉。经过多位画家创作,通过竞争、评选,最后选中了画家刘文西画的素描像。

中国的钢凹版手工雕刻技艺有悠久的传统。早在1908年清朝政府成立第一家近代印钞厂的时候,就培养出了第一代雕刻师。他们的作品在1915年就曾获得巴拿马国际赛会金奖。代代传承,技艺撒播,如今的印钞厂有一批雕刻师在创造作品。他们根据选定的素描稿雕刻出头像,再经专家评选,放到不同面额的钞票上。所以,粗看起来,各面额钞票上是同一个头像,仔细观察,每个头像的点、线、刀法都有着微妙的差别,这种差别又是一种重要的防伪方式。了解这一套钞票,除了学习安全线,缩微文字、隐形图形、水印、光变油墨等一系列防伪措施以外,仔细观察,欣赏手工雕刻人像。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币走过的道路,品评一张张五光十色的钞票,它们不也正是人民银行60年来所走过的坚实的足印吗!

猜你喜欢

防伪钞票人民币
INTEGRITYTM ECO100再生缝纫线引入防伪技术
你知道古代圣旨和纸钞是怎样防伪的吗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民国时期纸钞上的防伪暗记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卷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