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十大争议人物
2008-01-14杜舟
杜 舟
因为争议,中国的IT产业才变得精彩,中国的IT人才变得令人难忘。
2007年,是中国IT产业继续迅猛发展的一年,它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进民生的各个层面,也成了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2007年,中国IT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信产部副部长苟仲文透露,预计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产业规模将首次跃居世界第2。
回顾刚刚走过的2007年,IT行业依旧激流暗涌,那些怀揣治企梦想、不甘平庸的人,在为自己、为公司作最有力的搏击。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豪情万丈的IT人,用智慧和汗水推动产业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们所到之处的深深履痕,胜利之后的欢呼雀跃,都历历在目。然而,也有人偏离了事物发展本意,而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遭遇千夫所指。
争议并不意味着否定,而是一个认真解读的过程,通过是与非的展现与讨论,取其本真,弃其表象。
在此,《IT时代周刊》通过层层筛选,撷取2007年IT产业中最有争议的10个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作为历史的注解,给后来人品评。
NO.1 李东生:风云人物还是“最差老板”
李东生:1957年7月生,惠州人,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现任TCL集团总裁兼董事长
时间:2007年7月4日
地点:广东惠州
人物:李东生
所在公司简介: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1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消费类电子集团之一。2005年全球营业收入516亿元,2006年,公司品牌价值达362亿元。
故事梗概:2007年7月4日,《福布斯》中文版第3次发布中国上市公司(主要指非国有上市公司)最差老板名单,李东生赫然名列“最差老板”第6名。
1996年,李东生出任TCL集团总裁,从此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把TCL从一个地方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企业。在李东生带领下,TCL十多年来无论在彩电、手机还是电脑等行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 2004年,对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2桩激进且糟糕的收购,致使TCL一蹶不振。
从2007年前3季度来看,TCL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净利润6769万元,似乎可以避免被摘牌。但TCL的做法十分危险,提前计提2007年的亏损账务后,现有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出售地产和旗下非主营业务,TCL房地产上半年贡献了3075万元利润,而海外业务仍然没有止亏,形势堪忧。
海外业务模式的调整,令TCL欧洲和北美的彩电业务2007年上半年大幅萎缩57%,新兴市场和战略OEM业务也减少了42%,这使TCL多媒体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下降了37.4%,彩电销量下降35%至707万台。
2005年时,TCL的营业额高达516亿元,从2007年前3季度来看,仅为283亿元。2007年上半年,TCL盈利4509万元,同比减亏96.8%。不过,其主营业务收入也同比下降了23.7%至179.9亿元,仅TCL的彩电业务上半年就亏损了2亿港元。
国际化遭遇的困难,并不能概括TCL今天的全貌。现在,TCL国内市场也在急速下滑。以手机为例,TCL现在几乎乏善可陈。而彩电方面更糟糕,以前还是国内的龙头老大,现在虽然也排在3强,但已落后海信,形势不容乐观。
正方:李东生正带领TCL走出亏损,这首先就是一个好趋势。再者,把不赚钱的PC业务剥离,TCL正好可以轻装上阵。从全球著名企业的成长轨迹来看,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完全顺应形势需要。李东生在年底对集团的业务大调整应该受到称赞。
反方:获得“最差老板”当属实至名归。主业仍然扭亏无望,集团架构和高层人事动荡频频,靠变卖各种业务来实现的盈利投机性太强,且不长久。李东生应该尽快丢掉“调控性盈利”这种手段,真正深入市场,了解市场,寻找一个真正可持续盈利的项目和突破口,做大主业,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评论:
李东生,唯一集中国“CCTV年度经济人物”和美国《福布斯》“最差老板”两称号于一身的中国企业家。前后光景落差之大,令人唏嘘!
1年半之前,李东生在《鹰的重生》一文中,用中年老鹰换喙换趾甲换毛以求重生的故事,来隐喻现时TCL也处在焕发之前的转型之中。可以想象,在满怀憧憬地写下这段文字时,他没有想到《福布斯》会送来“最差老板”的头衔。所以为了急于证实自己还不算最差,他竟然使出了卖地保牌的“臭招”,进而出售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电脑业务。李东生要给TCL集团做减法?
2004年,当时他还曾意气风发地创造了自己的名言:“做大不一定做强,做不大一定做不强。”然而,现在的TCL既不大也不强,反倒是成了“缩水牛肉”,营业额从2005年的516亿元,跳水般下滑到2007年前3季度的283亿元。
大量收缩渠道,关闭海外亏损业务,李东生在欧洲悻悻上演了一场“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TCL几乎回到了“留洋”之前的原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TCL高层动荡,品牌定位摇摆不定,过于注重概念炒作,而在核心技术上却无起色,在与对手竞争中落入颓势就成了必然。李东生以牺牲销售额为代价,换取的小额盈利,其实比亏损更糟糕!
李东生还曾为前TCL手机狂人万明坚所著《系统战必胜》一书的序言写下“掘坑自埋”的警语,我们祈愿它不要在2008年成为现实。
NO.2 唐如安:TD缔造者还是中国3G“罪人”
唐如安:1961年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微波通信专业,2002年就任大唐移动总经理
时间:2007年12月6日
地点:北京
人物:唐如安
所在公司简介:大唐移动于2002年2月8日在北京注册成立,是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TD-SCDMA的缔造者和领军者。
故事梗概:2007年12月6日,唐如安被免去在大唐移动的职务,黯然离开了他为之打拼的领地。而自2002年大唐移动成立以来,唐如安就成了中国TD产业的领军人物。在TD即将实现商用的节骨眼上,唐的突然离去给业界留下了诸多问号。
2007年3月,由大唐移动牵头的“大唐系”获得中国移动近37%的八个城市TD网系统设备招标份额,业绩相当不错,唐如安功不可没。不过,大唐移动近年来业绩糟糕。截至2006年底,大唐移动净亏损9607万元。有分析师认为,大唐移动在市场化方面经营不好, TD迟迟不能产业化,唐如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唐如安的离职并不令人意外,他作为大唐集团前任董事长周寰的“嫡系”,与现任大唐集团董事长真才基不和。两人在大唐重组问题上多次发生激烈争执。唐如安认为,大唐移动应单独上市,而真才基却希望将大唐移动的优质资产注入大唐电信。
正方:TD发展至今,成为全球4大3G标准之一,老帅唐如安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应该遭此结局。并且,他的黯然离职,并非因为技术能力受到质疑,只是因为与官僚型的真才基在重组方面存在意见分歧,是内部人事斗争下的牺牲品。
反方:唐如安是3G罪人。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TD商业化进程却一拖再拖,在无数次希望落空之后,业界已经失去等待的耐心。并且,随着WiMAX加入战团,TD全球化之路将更加艰辛。唐如安作为TD的掌门人,应承担主要责任,早该下台。
评论:
大唐是一个是非之地,再碰上TD——这个倾注了中国IT行业巨大希望的“难产儿”,唐如安注定会成为争议人物。
尽管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可大唐就像扶不起的阿斗,天生脚软。但就是这样一家在亏损的泥塘里苦苦挣扎的企业,却不乏谙熟官道的好手。在一家行政官员一手遮天的国企里,走技术路线的唐如安在官僚政客们面前太过稚嫩,败得一塌糊涂。此前,有“SCDMA之父”之称的信威总裁陈卫被大唐扫地出门,就是因为信威上市计划与政客们的重组计划存在冲突。
再抛开权力之间的争斗,唐如安在任的几年,大唐移动的表现的确不尽如人意,投入大产出少,业界望眼欲穿,可公司实况却是靠贷款度日,为了生存甚至不惜将专利“卖身”。这样来看,唐如安的离去不妨算是一种解脱,火山口上的日子谁都不好过。
唐如安被清理,只是大唐众多权力争斗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可以肯定,TD一日不商业化,这里就还会有更多的如“陈卫”或“唐如安”一般的倒霉蛋。
NO.3 史玉柱:营销奇才还是忽悠专家
史玉柱:1962年生,安徽怀远人,毕业于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巨人网络CEO
时间:2007年11月1日
地点:上海
人物:史玉柱
所在公司简介:巨人网络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直属于巨人集团旗下的网络游戏运营商。主要业务有《征途》、《巨人》、《万王之王3》等,2007年5月,《征途》同时最高在线人数已超100万。
故事梗概:2007年11月1日,巨人网络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目前在美国IPO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史玉柱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从2004年11月11日成立,到2007年5月《征途》同时最高在线人数超100万,史玉柱在短时间内缔造了中国网游界的奇迹。其2007年第3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第3季度净营收为4.052亿元,同比增长164.2%;净利润为2.902亿元,同比增长152.6%。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使得脑白金在中国家喻户晓。但伴随着脑白金弄虚作假、夸大疗效的负面消息,史玉柱在业界遭受的非议也越来越多。而《征途》也与一般游戏不同,如彩票、赌博、保险等,在《征途》的虚拟世界里可以玩得淋漓尽致。但《征途》就像一口泥潭,进去就出不来;就像鸦片,一吸就上瘾。很多人为了花钱买装备,弄得倾家荡产。
正方:邓小平先生说得好,管它是白猫还是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史玉柱就是那只总能捕捉消费者心理、市场需求的“猫妖”,为现代中国商界树立了典型案例。从脑白金的热销,到把巨人网络弄到美国上市,他总能准确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将产品营销推到极致。他证明了中国市场也有不按游戏规则出牌的商业奇才,重要的是,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
反方:史玉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子,从脑白金、脑黄金到黄金搭档,他无一不靠忽悠起家,靠忽悠骗来了钱。至于现在的《征途》游戏,在利用丰厚的物质引诱、制造仇恨并推波助澜,以及采用野蛮的资源剥夺和剧烈的通货膨胀等方式,对玩家进行残酷的剥削,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这已经触及道德的底线,他是中国游戏市场行规的破坏者。
评论:
从纯商业角度看,史玉柱是成功的,他能够在商战中活学活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创造的案例被业界奉为典范。但从道义的角度看,他身上的非议最多。为了赚钱,他可以不择手段。他是个机会主义者,善于抓住人性的弱点,并为此设计游戏规则,以牟取暴利。
谁都不会说自己是个“大忽悠”,史玉柱自然也不会,但无论是保健品还是网游,都难脱“忽悠”嫌疑。脑白金居然被宣称有提高性快感的功效,既然权威机构都无法测出这种功效,不知史玉柱怎么测出来的,也无从知晓是否缘自他的亲身体会。而所谓“脑白金里有金砖”,最终被证明连一块石头都没有。在《征途》中,史玉柱又将轻松、高尚、娱乐的游戏精神直接指向恶俗的权力和金钱,所有的高级玩家都是“人民币玩家”,爱好和平的人遭到“鄙视”,血腥和暴力则受到推崇。虽然网游属于虚拟世界,玩家却都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了一个准则,谁敢保证自己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出位。史玉柱可能认为这个社会问题与自己无关。
史玉柱之所以比他的竞争对手厉害,在于他够“黑”、够“绝”,和他与生俱来的“匪气”。
NO.4 任正非:逃避责任还是激情改革
任正非:1944年生,江苏人,大学文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
时间:2007年10月
地点:深圳
人物:任正非
所在公司简介:华为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深圳,有员工7万多人,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商。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656亿元,其中65%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故事梗概:2007年10月,华为“辞职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数千人辞职再竞岗,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
华为规定,公司所有工龄超过8年的员工,必须在2008年元旦之前,主动办理辞职手续,然后再竞聘上岗,重新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任正非发动的这次人事变动,被外界理解为规避劳动法,逃避社会责任。但华为方面称,这次事件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所作的一些调整,完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近10年来,华为通过快速发展,员工人数迅猛增到7万余人。任正非就认为,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他希望通过辞职再竞岗,唤醒员工的血性,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在他看来,如果顾全每位功臣,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一个企业时间久了,老员工收入不菲、地位稳固,就会渐渐沉沦下去,丧失活力。
正方:华为的行为确有打破长期存在的工号文化和解决企业竞争力问题的因素。并且,员工在这次事件中并未吃亏,20余万元的补偿让很多人拿得舒舒服服。此外,任正非的做法也是对员工和企业负责的一种表现,华为需要新陈代谢。
反方:任正非的这个决定,偏偏在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实施,不是规避企业对员工的责任,还能是什么?并且,从长远来看,“辞职门”事件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在企业内,老员工心目中留下的裂痕将难以抹掉,对公司的凝聚力构成了威胁;在企业之外,大量的企业跟风裁员,把本该欢乐祥和的节前社会搞得人心惶惶。
评论:
任总低调,华为低调,但这家企业总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制造出大动静。
喜欢制造“运动”的任总发动的这次人事变革,有给公司注入“催化剂”的意图,一改过往工号文化的弊病。据说,“辞职门”事件之后,为了体现一视同仁,任总把自己的“001”工号牌送入历史的陈列柜。
看不出任总使的哪家子招式,如果硬要安个称谓,那就是“杂家”吧!猜想,精明如任正非者肯定不会做亏本生意,不希望见到“永久员工”,或许是他发动这次“运动”的宗旨所在吧!
好事变错事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所以,华为辞职门事件,错就错在变革的时间上,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任何风吹草动,都容易产生“联想”。喜欢钻研《毛泽东文选》的任总,怎么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曾国藩说,“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任总的出发点没错,但却很少被人理解,原因在于军人出身的他性格太过刚烈,而不懂得迂回。看来,任总的兵法修炼离炉火纯青还有一段距离。
NO.5 郭台铭:知识产权捍卫者还是跋扈的垄断者
郭台铭: 1950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台湾“中国海专”。台湾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富士康老板,台湾首富
时间:2007年11月6日
地点:深圳
人物:郭台铭
所在公司简介: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2006年营业额为104亿美元。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产品泛涉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等3C产业的多个领域。
故事梗概:2007年11月6日,富士康讼比亚迪(国内最大的手机电池厂商)涉嫌商业机密剽窃一案,在北京民族饭店进行了一场司法鉴定听证会,并围绕“原告的商业秘密是不是其独有的”等主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作为一个靠手机电池起家的公司,几年时间迅速崛起,2006年收入达到129亿元,业务已覆盖了手机电池、 液晶屏、键盘等除手机芯片之外几乎所有的手机零部件。2002年,比亚迪成为诺基亚手机电池供货商之后,富士康的霸主地位受到强烈冲击。由于比亚迪在产品价格上有优势,原本属于富士康的客户,纷纷转向比亚迪,郭台铭很是烦恼。
富士康称,比亚迪从2003年开始挖富士康墙脚,2005年有多名高管转投比亚迪,并且没有信守富士康的员工保密协议,把多份保密文件带走,令富士康损失惨重。
正方:郭台铭是一个知识产权“斗士”,他的“不妥协”为行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之所以要对比亚迪提起诉讼,是因为知识产权对于投资者以及公司本身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反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郭台铭是打着知识产权“斗士”的幡子,行垄断之实。富士康的举措,仅是以比亚迪窃取商业秘密为掩护,实质是阻碍比亚迪手机业务分拆上市,遏制对手迅速壮大,为自己独霸江湖清除障碍。
评论:
小说家刘震云说,生活中的人可以划分成羊和狼两类,世界上所有的狼基本上都是“披着羊皮的狼”;所有的羊基本上都在扮“大尾巴狼”。郭台铭就是前者,做了恶狼,还要卖乖。
不过,郭台铭能够抹掉了嘴上的鸡血,却没抹掉嘴上的鸡毛。对富士康而言,比亚迪上市融资后将成为更具杀伤力的竞争对手,所以,它急忙赶在对方上市之前的2007年6月11日在香港法院提出诉讼。9月27日,比亚迪再次提出上市申请,富士康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新诉讼。如此针锋相对,迟滞攻势十分明显——郭台铭想以此打压竞争对手,阻止和破坏对方上市融资。有鉴于此,一向出言谨慎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公开指责郭台铭是在“故意捣乱”。
其实,郭台铭想摧毁自己的心腹大患,没有必要这样“赤裸裸”,首富总得有点首富的风度,比亚迪能挖富士康的墙脚,为什么富士康不能捅对方一刀?虽然王传福是狠了些——比亚迪在很多业务方面与富士康重叠,抢走了对方不少订单,而且成了诺基亚的培植对象。但郭台铭即使怀恨在心,也要含蓄一点,不然岂不委屈了自己的身份。
NO.6 李开复:本土化旗手还是失意者
李开复:1961年生,台湾人,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加盟Google,至今担任中国区总裁一职
时间:2007年11月14日
地点:北京
人物:李开复
所在公司简介:Google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市,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06年公司营业额达106.04亿美元。
故事梗概:自从李开复离开微软加入Google那天起,他就立志要实现Google中国的本土化。
2007年11月14日,李开复坦言,2007年Google中国的本土化做得不错,共推出了24项全新的本土化产品和服务。他认为,过去,Google通过入股、收购、结盟等各种努力来提升自己的流量。包括与中国移动、3G门户合作,进军移动搜索领域;结盟新浪搜索业务;与天涯合作……除了新产品和服务的推出,2007年6月,Google将服务器迁往中国。
尽管动作频频,但Google中国的本土化做得不尽如人意,而且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从各调研公司的数据来看,中国搜索市场份额,百度占了65%左右, Google仅为20%左右。2007年4月,Google正式推出拼音输入法产品,但旋即被指责其词库部分盗用搜狐的“搜狗输入法”。事后,Google一直对此事采取回避态度,并悄然在后续升级版本中删除了具有争议的词库内容。
正方:Google中国仅在2007年就推出了多项面向中国用户的本地化应用,其力度大,势头猛,李开复为本土化所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然而,本地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短时间内苛求Google中国赶上或超越百度都不现实,这是对李开复的不公。
反方:李开复是本土化失意者。本土化的实质是国际品牌在制度层面上的文化兼容性。这种文化兼容度越高,品牌的本土化程度也越高。李开复作为华人,同样没有很好地处理文化兼容性的问题,而是将Google打上太多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如果再不有所改进,Google难免步雅虎、亚玛逊和eBay后尘而退出中国。
评论:
雅虎、亚玛逊和eBay都先后失意地离开中国,现在,业界把打开“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成功”大门的那把钥匙,都交给了华人李开复。但现在看来,李开复给出的答案并不乐观。
之所以在中国推行本土化还不成功,最关键的是他在强制将美国文化移植到中国,而不是入乡随俗,融汇变通。中国人喜欢简洁,而Google输入法就连下载都很费劲,这样的拐弯抹角没有人喜欢。
李开复入主Google两年有余,从当初的信誓旦旦,至今仍谈不上成功。进入2007年,他在尽一切努力改变业界对Google悲观的预期,可惜事情并未如预想般发展。比如“谷歌输入法”,它简直是本土化过了头,把中国企业爱用的抄袭手段也用上了,被指盗用“搜狗输入法”的部分词库。
大家都想知道李开复何时才能带领Google走出全球互联网公司在华不成功的“魔咒”,他的老板施密特说可以等5000年,不晓得李开复是否愿意等这么久。不过,无论如何,他对“本土化”之痛的煎熬还得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NO.7 张朝阳:流量至上还是诚信至上
张朝阳:1964年生,西安人,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现任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
时间:2007年9月4日
地点:北京
人物:张朝阳
所在公司简介:搜狐是2008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是中国领先的新媒体、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2000年7月12日,搜狐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故事梗概:Alexa的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8月26日,搜狐在网站访问量和网站总排名这两个关键指标上,连续两周以上全面超过新浪。然而,张朝阳的兴奋未能维持太久,Alexa在2007年8月30日公开统计数据,搜狐排名从22名重挫至48名。
对于这一变化,新浪暗地里表示,搜狐的排名之所以出现大幅度下滑,是因为搜狐以前在流量上做了手脚。2007年9月4日,张朝阳紧急召开驻京记者招待会。会上,他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在这里可以向毛主席保证,可以对天发誓,搜狐绝对没有作弊。”
自取得奥运会互联网赞助商身份后,搜狐一直宣称:如果要投放带有北京奥运Logo的网络广告,必须选择搜狐。然而,2007年9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一汽大众、海尔家电等奥运合作伙伴已经在新浪上投放带有奥运标识的网络广告。
张朝阳和他的搜狐,似乎变得越来越孤立。
正方:说搜狐作假,不过是竞争对手的泼墨,这样的口水战在中国随时上演,见怪不怪。并且,张朝阳能够让搜狐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也是与国际奥委会达成合作的首家门户网站,他开创了先例,甚至他主导研制的“搜狗输入法”受到用户垂青,以至于引来Google中国涉嫌抄袭,其创新力可见一斑。
反方:张朝阳向毛主席发誓,正好反衬了他的“做贼心虚”。搜狐当奥运会内容服务赞助商的动机也不单纯,想通过垄断奥运报道来牟利,完全违背了奥运会“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全民参与理念。希望张朝阳不要为了当“第一奥运合作门户网站的掌门人”而落下不光彩的名声。
评论:
之所以能够作为中国互联网门户三创业元老中还在打拼的惟一硕果,张朝阳给出的解释是“自己品行端正”。所以,当外界传言搜狐流量造假,他才会表现得像是遭受莫大的“不白之冤”,急忙搬出毛主席来证明自己清白。结果却弄巧成拙,徒让人觉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张朝阳要做老大的心情还是可以理解,所以搜狐首页的“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几个大字倒不觉为怪,虽然很多人都宁肯相信新浪才是全球华人社区的第一门户。
事实上,新浪绝非等闲之辈,虽然业务模式单一,但它在新闻上的确是无出其右者,从流量和广告收入上讲,说它是第一门户也无不可。因此,尽管张朝阳一直坚持多元化发展之路,其搜狗输入法、搜狐娱乐、博客、网游等业务,近来为公司积累了不少人气,但要做门户老大,恐怕还需时日。
不是每个人都会“左右互搏”的,火候不够,难免自扇耳光。搜狐是不是第一门户?里面究竟有多少水分?人们心中有杆秤。张朝阳不必为了一个虚名而大动肝火。
最后,张朝阳还是不要打扰毛爷爷为好。
NO.8 马云:互联网教父还是口无遮拦的“大炮”
马云: 1964年生,杭州人,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阿里巴巴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2004年12月,荣获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
时间:2007年11月6日
地点:杭州
人物:马云
所在公司简介:阿里巴巴总部位于杭州,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为全世界的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B2B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故事梗概: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13.5港元涨122%,融资17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
马云曾这样描绘他理想中的电子商务世界:“雅虎利用自己的内容去影响用户的消费倾向和习惯,有了需求之后,用户就可以在淘宝上交易,而他们的货源可以从阿里巴巴上获得。搜索是这些用户通向淘宝和阿里巴巴的通路,而支付宝则是一切交易的支付平台。” 今天,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版图的完整轮廓开始呈现出来,并成为了所有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对手。
阿里巴巴方面透露,此次融资额约60%将用于策略性收购或业务发展。但分析人士指出,阿里巴巴的战线已经铺得够宽,马云能把现有业务都经营好就不错了。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07年第3季度,中国市场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百度占了60.8%,Google为23.8%,而雅虎仅为10.4%。
正方:创办阿里巴巴,再到对C2C、搜索引擎的拓展,马云正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生态圈,并成为所有互联网企业的强劲对手,“互联网教父”的宝座非他莫属。而这次上市,将有利于阿里巴巴拓展国际市场,并提高国际影响力。
反方:马云太好大喜功,现有的业务还未消化掉,就要急于融资收购,太操之过急了,做大或做精是完全不同两码事。以雅虎搜索为例,就并未表现出应有的威力,而且有被边缘化的迹象。马云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评论:
“戴着望远镜都找不到竞争对手!”这样的狂言也只有“企业哲学家”马云敢说。
这尊说话没遮拦的“大炮”,最不缺的就是口才,“放卫星”是他最大的特长。在他眼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早在2005年时,他就在公开场合放出豪言:“阿里巴巴每天纳税100万元。”意想不到的是,最后被人揭了老底——从公司的财报看,每天纳税还不到30万元。
此外,阿里巴巴上市,不完全就是好事,拿着投资者的钱去收购,是要承担责任的,融资越多,肩上的担子就越重。而最关键的是,上市后公司的信息将透明化,“大炮”今后恐怕要成“哑巴”!
阿里巴巴的多面出击,已经为马云埋下了隐患,其雅虎搜索,在百度和Google的夹击下,彻底沦为二流角色,市场份额大幅缩水。多元化的业务,与一个欠成熟的管理团队,上市后的阿里巴巴能走多远?
NO.9 陈寿福:反垄断义士还是牟私利的珊瑚虫
陈寿福:1980年生,200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光学系,任该学校计算机中心主任,珊瑚虫QQ作者
时间:2007年8月16日
地点:北京
人物:陈寿福
所在单位简介:个人业余行为,与单位无关。
故事梗概:2007年8月16日,陈寿福被深圳市南山公安局以侵犯著作权进行非法牟利为由拘留。9月8日,深圳电视台播出《扑火的珊瑚虫》,掀起巨大波澜。
据警方调查,2005年底至2007年1月间,陈寿福从腾讯的网站下载腾讯QQ软件后,未经许可擅自进行修改,将腾讯QQ软件的广告、搜索功能进行删除,加上显示好友IP地址功能。
修改后的珊瑚虫QQ,程序变得更加简洁,下载量甚至超过腾讯QQ本身。“数动连线”的网络调查显示,48%的用户认为修改版QQ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便利。珊瑚虫QQ的用户数量在2007年达到了4060万。
据了解,陈寿福在珊瑚虫QQ中捆绑商业广告,从北京智通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收取15笔广告费,共计105万元。在网络插件广告中间商265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代理帮助下,非法牟利12.2万元。
正方:陈寿福是一个程序天才,能发现QQ的漏洞,在原来版本基础上增加了显示IP地址的功能,并能去除弹出广告,使珊瑚虫成为广大网民喜欢的版本,他做了一件好事。同时,他也为提升腾讯流量和知名度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网民提供了新选择,腾讯不应该对他如此赶尽杀绝。
反方:借助腾讯的平台为自己牟私,陈寿福是在为自己的贪婪行为埋单,腾讯只是做了它应该做的。他导演了中国最大的因修改软件而产生的侵犯著作权案,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却版权意识淡薄,在利益的诱惑下,做了一只可悲的“珊瑚虫”。
评论:
陈寿福一直就想当争议人物。所以,在他开发的北理工FTP联盟(北京理工大学四大校内论坛之一),论坛首页写着“做有争议的联盟,做有争议的人”。
天才有两类,一类是聪明的,一类是愚蠢的。陈寿福的才智不容怀疑,他能发现QQ的弱点,并加以改进,但却成了一个阶下囚。表面诱因是他银行账户里迅速增加了110多万元的存款,实质原因是他侵占了腾讯的既得利益。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刚开始,陈寿福确实是为了用户方便,想用户之所想。可惜他并不是活雷锋,在利润诱惑下被打回原形,开始捆绑广告插件。陈寿福是一只“扑火的珊瑚虫”,是利益诱惑下的牺牲品。
徒有偷梁换柱的本事,却没把技术用在正道上,陈寿福跌进了自己设计的陷阱里,空留叹息。现在,陈寿福最终结局还无从知晓,但业界都希望它带来的教训,能让中国对知识产权的定义从模糊变清晰。
NO.10 万明坚:手机狂人还是牛皮大王
万明坚:1964年生,四川宜宾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工学博士,现任四川长虹集团国虹通讯董事长
时间:2007年
地点:四川绵阳
人物:万明坚
所在公司简介: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绵阳,创立于1958年,是一家集数字电视、空调、冰箱、通讯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截至2005年,长虹品牌价值已跃升至398.61亿元。
故事梗概:2007年11月4日凌晨,高州市镇江镇一养鸭专业户的长虹牌手机在充电时发生爆炸,引燃鸭棚,致使上百只雏鸭变成“烤鸭”。
万明坚个人能力不容置疑,2005年高调进入长虹,在公司的充分授权下,国虹通讯迅速壮大,特别是2006-2007年,借助电视直销,长虹手机销量扶摇直上。万明坚数月前透露,手机月销量突破60万台,产品卖到断货。据统计,2006年,国虹通讯完成了16.27亿元的销售收入。而从2007年上半年来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完成了8.5亿元的销售收入,手机业务的毛利率,在长虹集团中仅次于彩电业务。
不过,手机业务的崛起,给长虹带来的是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问题,先是因为“冠军手机”质量问题,被频频投诉;接着,“光能手机”又因虚假宣传引起极大的争议;不久后,长虹手机发生爆炸,引发火灾……让长虹这个老品牌饱受质疑。
正方:万明坚是难得的手机狂人,他一手将长虹手机从默默无闻,带到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功不可没。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聚焦众人的目光。而中国需要他立志打破洋品牌迷信的自信和勇气,万明坚给国产手机带来一丝希望和活力。
反方: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在TCL时的惨痛教训,并未令他有所悔改,而是一如既往地牛皮轰轰。只顾销量,不顾质量,中国手机急功近利的劣根性在万明坚身上得到了体现,他让长虹手机从一开始就长歪了心思,并让整个长虹品牌饱受争议。
评论:
据老一辈的四川人介绍,旧社会成渝一带独有的“袍哥”习气很带些自我崇拜的味道。所以,自称带有“袍哥”习气的万明坚也染上了鼓吹的怪癖——在国产手机市场份额远不如人的情况下,他还能认为长虹手机的质量与洋品牌不相上下。
在大肆鼓吹无人相信的长虹手机具有防水、抗压、永不断电等功能后,万明坚最近又放话要制造永不爆炸手机。
牛皮吹大了会爆,不追求质量的长虹手机更会爆。试问,当他面对一只只“烤乳鸭”的时候,如何再去咀嚼自己说过的那些话?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万明坚干脆改做烤鸭店老板算了。
“浮夸的宣传只是阶段性问题,只要是渠道就会存在诚信问题。”辜妄猜想,消费者也是阶段性的,在知道长虹手机夸大功能、掩盖缺陷后,谁还敢再和万明坚一起共冒风险?
万明坚在TCL的时候,就用过这一招。现在,他又走在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