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策展人

2008-01-12

缤纷家居 2008年12期
关键词:策展美术馆当代艺术

维吉和肯特·罗根夫妇,美国最有成就的当代艺术收藏家。2002年,他们在科罗拉多韦尔建立了一个大型展览空间来放置自己的藏品。迄今为止,他们共收藏了力百多件作品,被称为是美国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最多的收藏家。

杰夫·凯利(J),艺术评论家及策展人,自1977年起成为职业艺术评论家,为多家刊物写过艺术批评文字,其中包括《艺术论坛》、《美国艺术》、《艺术杂志》、《艺术周》、《前沿》和《拉斯维加斯时代》等。他也曾为巴黎蓬皮杜中心、意大利米兰Mudima基金会等出版的展览画册撰文。自2001年以来,凯利就一直是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当代艺术咨询和策展人,在那里他策划7--系列有关当代亚洲艺术,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2008年继尤伦斯夫妇收藏展之后,杰夫-凯利也在中国策划维吉和肯特·罗根夫妇的收藏展,并藉此加入了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行列。

决定来中国进行此次收藏展的原因是什么?

J:中国艺术家对自己和同伴们的作品当然很熟悉,但因为罗根收藏是在美国,所以很少有人真正见过罗根收藏中的中国作品。我近期在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策划的展览“半梦状态”的作品,就都来自罗根夫妇的收藏。但一个展览不只是所有作品的集合,它包含的东西还远远不止作品本身,策展的意义就在于体现出展览背后的想法。我认为,从策展的主题来学习解读艺术作品,对中国的观众会是很有意思的尝试。在展览的同时,罗根夫妇也在计划继续收藏新兴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作为策展人,在做跨国收藏展览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问题是比较难以解决的?

J:一位策展人最终是艺术家和展出机构的斡旋者,要在这二者的利益间寻找到平衡是一件十分具有技巧性的工作,尤其是在以专业著称的美国美术馆里。中国艺术家与西方策展人及美术馆工作人员之间的文化和语言差异,使这种关系就变得更为难处理。当展览开始后,就艺术家与美术馆馆长、作品捐赠者以及公众参观者都很高兴的话,那策展人也会很开心。

您第—次做的策展是什么时候?感觉如何?在您策划的众多展览中,您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个?又有那些细节会让您记忆深刻?

J:上世纪80年代,我任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时,曾向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发出邀请,告诉他们不仅仅要展出自己的作品,更要在那个商业时代背景下做到他们所无法想象的事情。例如,1988年,我组织和策划了艾伦·卡普洛(192-2006年)的“临时展览“(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问题于是也产生了:要如何组织一个关于艺术家早期生活中发生事件的回顾展,甚至是对昨天的回顾?我的解决方案是,让卡普洛将这个名词——回顾——改为动词,就是用现在重新诠释的方式”去回顾”,或者对过去的作品进行“重新创作”,这时,它们的意义将得到改变。那是个让曾经发生的新的事情再一次重新发生的故事。记忆深刻的是1988年展览“先前”,它十分具有挑战性,也非常有趣,至今让我难忘。

在中国做展览和在其他国家做展览。您感到有什么差别?

J: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如今中国变化的速度让昨天看起来就像是去年。这对于展览组织来说,中国发生的事情的确非常快,并且常常是大规模的。不过,直到现在,中国的美术馆的专业性还依然十分缺乏。相反,在美国,策展人是不允许直接评判接触艺术的,艺术品的挑选都由一个专业团队来完成,挑选出来的作品会被很好地保管,无论代价有多高。

2008年春天,我在亚洲美术馆策划的展览中,曾邀请展望用从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山脉开采的矿石创造出“人工石头”——加利福尼亚被称为金的国度,许多中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采金。“点石成金”,是在展望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前一个月在美国举办的。在两个展览中,他都要求使用造雾剂,但亚洲美术馆不会这样做,因为造雾剂的油渣会污染展场中其他的作品。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展览则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美术馆在这_点上非常小心,这个展览提前几年就已经计划好了,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辛苦,但由于事先告知了观众,最后的展览以及教育项目都显示出了对艺术的尊重。

办一个好的收藏展览对策展人、收藏家和艺术家来说。都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J:我认为,这应该取决于人们各自对“成功的展览”的定义。我想”半梦状态“应该是成功的,因为它将中国的许多优秀艺术家与策展人在一种欢乐的背景下聚集在了一起,同时也是因为展览背后的理念——梦幻,让美国的观众感到更具趣味。我很想知道中国的观众是什么反应。而对于我,那场展览是成功的,因为我相信艺术家融入了展览,而收藏家和美术馆也都记住了它。一场好的展览不仅仅是当前流行的作品展。而应是关乎我们所要记住的东西。

您觉得作为策展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潜质?

J:在理想状态下,一位好的策展人应当有一些创作过程的经历,与艺术家的经历有相同或相近的体验,同时也尊敬观众的智慧。

面对现在的全球经济低潮期。尤其是美国,艺术品市场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J:我对艺术市场的确也很感兴趣,但我不能对它进行预测。但我相信某些艺术家,他们真正的市场是历史和友谊。在经济困难时期,艺术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创作出更好的艺术的作品——正如美国艺术家唐纳德。贾德曾经说过的:”在这个社会中,艺术家的存在是一种责任。”

作为策展人,如何看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当代艺术品市场如何操作?

J:我有点担心,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们,他们在知名并且富有的老师周围成长,看到了拍卖市场对中国艺术的全面开放,他们会将“艺术市场”当作最主要的观众。在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这样的神话正在逐渐破灭。每一代艺术家都必须发展自己的观众——常常是从自己一群人当中展开去。—切要将中国让艺术在世界变得知名的艺术家都应要意识到这一点。中国艺术家需要中国的观众,年轻的艺术家也需要年轻的观众,而并不仅仅是拍卖会上的买家。当然,希格和罗根对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将会继续下去,而不会作为公司资产被卖掉。例如,罗根夫妇已经将他们收藏中的大部分作品赠送给了旧金山现代美术馆和丹弗美术馆,其中就包括几百件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最近十年中,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只有当艺术作品卖出高价时,相关的新闻才出来。但是,当收藏作品被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优秀的美术馆时,艺术媒体对此却往往显得兴味索然。

策展人这个职业最吸引你参与的部分是哪些?

J:吃饭、喝酒,与艺术家聊天。

您计划的下一个感兴趣的展览话题是什么?

J:我想与林天茸合作,我特别喜欢她的作品,但是我们首先必须找到场地。我也在做一些之于艾未未的英文文章的工作,尽管这不是一个展览。

谁是您最期望合作的艺术家?

J:我的妻子中国艺术家刘虹,我们已经结婚24年了,我对她的作品和故事都非常了解。毕竟,我与中国的关系也是家庭方面的事情,

请对中国的艺术品消费者选择艺术品给出一些建议。

J:对于想要收藏中国艺术品的中国人来说,不要只收藏那些你听说过的,而是要注意在那些对你诉说的作品,当然。即使是糟糕的艺术也能向我们诉说,但多年来作为批评家和策展人的经验告诉我,最好的艺术总是比我舞一次接触它的时候更具智慧,它总是在徐徐地讲述着自己的意思,通常会延续相当很长的时间。它们对我也会提出一些要求,并且会改变我的品位。糟糕的艺术很快就会让人筋疲力尽。因为它很快就会让我意识到,我曾经见过它,或者曾见过跟它很像的东西——一千次。这是个陈词滥调。好的艺术让我的一生都能为之迷惑不解。

猜你喜欢

策展美术馆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策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工作方式
《策展哲学》
一个问题的两个状态:关于青年策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