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的体育课
2007-12-29董恩森
体育教学 2007年3期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体育课中既达到身体练习的效果,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三基”,在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中体现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同时在场地器材短缺的农村小,学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
二、教学内容
1.通过往返江边的慢跑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掌握正确的呼吸摆臂方法。
2.通过江边的多种投掷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投掷技巧,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爆发力。
三、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游戏比赛、学生相互的探究和模仿、激励性评价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以简练的语言讲说江边的美丽和去江边的任务、要求,激发学生去江边的热情。同时对学生提出纪律要求,要做到令行禁止,�止意外的发生。
2 .慢跑去江边:速度慢的女生在前,男生在后,教师在中间。在行进过程中,教师讲解慢跑的动作要领和呼吸方法,学生在跑中体验。中间可用一些口令来提高学生跑的兴趣。到江边后和学生一起做颈、肩、腰、膝、踝腕的徒手操。
3 .江边的投掷活动:这是本节课的主要部分,也是教师带着学生“玩”的部分,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他(她)的成绩好!”去探究“为什么他(她)的成绩好?”教师及时的总结投掷中“超越器材”的动作原理和合理利用腰腹力量的技术要领,使学生实现在“玩中学”,同时在活动中可激发学生对美丽自然的热爱。

4.返回学校:进一步使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动做要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要一个不能少的返回学校。在校园中进行放松和整理活动,对学生在课中的表现进行激励性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学生的下一节课做好身心准备。
(吉林省白山市通化师院白山分院体育教研室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