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久跑兴趣培养七法

2007-12-29汤忠文

体育教学 2007年5期

  1.导入法
  耐久跑之前先播放精彩田径比赛的画面,精彩激烈的比赛、运动员努力拼搏的精神会深深感染学生。如我国优秀运动员王军霞在奥运会上夺得一万米金牌的动人场面。在视觉上给予学生动作的概念,心理上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变换路线和组织
  是指改变传统的场地绕圈,单调的队列队形的方法,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如“8”字形跑,蛇形跑,螺旋形跑,合队、分队、并队、错肩、对角线跑等。在教学实践中,“8”字形、蛇形、螺旋形跑采用的较多。学生们练习兴趣也很浓,因此效果很好。平时体育课练习场地一般都在操场上,虽然环境较好,但比较单调,容易使学生厌烦情绪,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了公路跑,越野跑等,经常改变练习环境,同时设置一些障碍,如低栏、垫子、沙坑、台阶、楼梯、单杠、树木,使学生在跑的同时,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锻炼效果,并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球类训练法
  球类是广大学生十分喜欢的运动。从满足学生的兴趣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愉悦身心的目,促进耐力水平的提高。注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选择篮球、足球为主,练习时间应该在25分钟以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事自己喜爱的运动,容易减缓疲劳的产生,激发了兴趣同样达到了跑来提高耐力素质的目的。
  4.游戏训练法
  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学习内容,所以把游戏和耐久跑结合起来,是一种很有必要的教学手段。例如:采用贴人,老鹰捉小鸡,跳绳接力赛,长时间的个人跳绳、集体跳绳等游戏等,并且播放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达到了锻炼效果。
  5.自设目标法
  在教学中确立目标,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目标设置。如:对身体素质差、形态不好的学生,他们的目标应该设置在提高自我、战胜自我,而不是要他们达到一定的成绩,这样他就能够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自觉地进行锻炼,从而达到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对体能比较好的学生应以提高速度耐力为主。切实可行的、自己制定的目标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变化,要多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多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多用“加油、真棒、你能行、坚持就是胜利”等语言给学生与鼓励,增强他们完成目标的信心。
  6.记时跑
   教学的最终目的要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可以进行5分钟、10分钟的记时跑,而最初并不规定跑的距离,由学生没有压力的发挥,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经过学生自我的挑战,同样时间跑的距离也会不断增长。最后进行相应的测验如1000米、800米。通过测验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7.合作小组练习法
  通过制定小组目标,提示要求计算每组最后一名学生的成绩为小组成绩。并以此作为考核小组的依据。这样,为了达到小组目标,大家在练习的时候都能积极主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来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