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和教材是体育教学中两条虚实相叠的主轴线
2007-12-29苗彩成
体育教学 2007年5期
在体育教学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毛丝”,体育课程改革伊始,是聆听毛振明先生的讲座得以“洗脑”,近几年来,我一期不落地拜读先生发在《中国学校体育》之“教改论坛”的文章,每读一次都有拨云见日的感觉,毛先生的观点如同一盏航灯,让我始终保持一种醒觉,不偏不倚,以一种务实的态度开展体育教学实践。今年五月份,当我拜读先生在《中国学校体育》第4期刊发的《试析体育教学的主轴线——兼对“课的主轴线是目标而不是教材”等说法的质疑》,对毛先生求真、求实、求是的思想倍感佩服,对文中很多观点也拍案叫绝,但对毛先生全盘否定“课的主轴线是目标”又觉得有点不妥。不妥在什么地方呢?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思来想去,觉得有个例子或许能说明点问题:
比如铺设一条马路,定基的时候总要先用仪表测量,然后用拉线标出测量出来的路基主轴线,接后才能挖路基、拌混合土、铺石子、泼沥青并层层碾压。这里不妨打个比方:造路工人就是老师,走马路的人就是学生,“拉线”就如同教学目标,混合土、石子和沥青相当于教材,搅拌、碾压相当于教学方法(当然教学比之要复杂的多)。那么,当马路铺设完工后,我们能简单地说“混合土、石子和沥青”是主轴线吗?显然不合适,虽然这时候已经看不见“拉线”了,但它毕竟是初始的、重要的主轴线。因此,我们能否这样认为:马路其实有两条主轴线,一条是虚线,就是仪表测量后的“拉线”;一条实线,就是马路本身(混合土、石子、沥青已溶为一体)。在这里,实线源自虚线,并始终与虚线重合,我们虽然沿用实线,其实始终是在沿循虚线。
如果认同这个比喻成立,那么我们再回到体育教学主题上来,看看毛先生的观点。先生否定“体育教学的主轴是目标”的原因可概括为正反两个方面:
1.正因:体育教学的轴很多,包括时间、知识发展、能力发展、行为规范、情感发展、身体素质发展和运动技能发展等诸多方面,但作为体育课的主轴应该是能牵动和引领其他轴的轴,那就是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学中的实体因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目标只是存在于师生头脑中的意向性因素,它们并不是时时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2.反因:“体育教学的主轴是目标”是错误的,其错误根源在于没有正确理解“目标引领内容”这一课程理念,混淆了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的概念及层次。“目标引领内容”是针对课程和学段两个层面而言的,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是“蛋生鸡”,但就单元教学或具体的一节课而言,只能是“鸡生蛋”,是根据教材特点挖掘出教学目标的。“目标引领内容”绝不等于说“目标是教学主轴”。
对于先生的上述观点,我觉得有道理又不全然是。我的看法也有两点,提出来与先生和同仁商榷:
一、课堂教学的主轴不一定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地球自转的轴不是也看不到吗?我从小接受的哲学思想都是一些“灵魂是统帅”、“观念是先导”之类观点,所以我认为,就一节课而言,相对于课的教材来说,课堂目标虽然是下位的,也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但是它一旦被确定出来,就必定应该成为课的主轴,因为,整节课都是在围绕它的达成而运转,而且,它也具备“能牵动和引领其他轴”的功能。
二、“课的主轴是目标”和“课的主轴是教材”并不是对立的、排斥的,而是指向一致的虚实两条轴。如果把先生的“教学过程诸要素的关系图”重新调一下位置,就可以清楚看出这两条轴来:(图1是原图,图2是调整后的关系图)

从调整后的图示看出,课的主轴有两条,一条是形而上的目标轴,一条是形而下的教材轴。目标轴是虚的,但始终驾驭着课堂,使课的变化、生成朝向目标的达成;教材轴是实的,课的进程一直是沿着学生的教材实践活动发展。因此说目标和教材是体育教学中两条虚实相叠的主轴。
先生强调教学过程的三个实体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其实教学过程还有三个软体要素:目标、组织和评价。在实体要素中,教材是课的主轴,在软体要素中,目标则是课的主轴。所谓课的“组织”,实质就是研究“课的实轴”如何向“课的虚轴”看齐的问题,换言之,就是如何使用教材为目标达成服务的问题。所谓“课的评价”,实质就是对这虚实两条轴的重合程度所作的评判。两条主轴重合较好,说明课堂教学比较成功;两条主轴重合不好,长短不一或有偏差,说明课堂教学还存在问题。
一言以蔽之,教材就是运动技能的系统化表述,是体育教学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练习的内容。单元教学和课堂教学确实应该以教材为主轴,背离这条主轴,可能真的会出现先生所说的四种错误倾向。
同样道理,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体育教学的当然性主轴,这与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还是课时目标关系都不大,就像一个国家选总统一样,只要一经选出,就要赋予他最高权利。
当然,提出“目标和教材是体育教学中两条虚实相叠的主轴”并不是一种无原则的、无根据的折中,如先生所言:“一旦教材被选出,……此时的教学目标已隐含在教材的性质和特点之中……”那么,能否也这样说:“一旦单元目标或课时目标被确定,此时的教学不仅要围绕教材进行有效组织,更要始终围绕目标达成时时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