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体育课应是主导和主体相辉相映
2007-12-29毛振明
体育教学 2007年5期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关于中小学体育课基本标准第五条中第一句话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句话指出了体育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多年来在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理论上和意识上也比较混乱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当前随着“学生是上帝”这样错误的口号的提出,伴随着一些在体育教学中放弃管理和教育的不良实践的出现,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体育教师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关系就成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此对如何“处理好教师对学习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这句话进行解读如下:
一、在体育课上处理好“主导”和“主体”关系的标志
所有的体育教师都知道在体育课上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知道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但是我们似乎又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体育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主导”?而学生如何才是“主体”?那是因为我们对判断这个问题的具体标志还不清楚。
本文认为:教师正确地处理了“主导”和“主体”关系的标志有如下几点:
1.标志之一:教师在课前设计好了必要学习课题和课题学习的程序
本文认为: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不在于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决定上,更不是学生的主观性和自由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应该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当前学习课题的好奇和执着的探究行为上,而有一定探究意义的学习课题则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前提条件和最重要的诱因。因此,能否在体育课上处理好“主导”和“主体”关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是否明确了、是否准备了学生能“感到好奇”和“钻进去研究”的学习课题。如果学生没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