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第一套组合拳》课的构思与设计
2007-12-29熊秀明韦有产
体育教学 2007年5期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要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采用游戏与兔子舞,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武术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参与武术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注重个性发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套组合拳,俗称五步拳,主要是以手型、步型、手法、步法组合而成的套路动作,对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第一套组合拳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上,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注意情绪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注重抓好武术基本动作规格和质量以及抓好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用顽强的意志品质去克服练习中出现的枯燥感和疲劳感。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套组合拳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并能让学生认真、积极、自觉的参与武术锻炼。
2.记住第一套组合拳的动作名称、学会练习方法以及套路的基本动作,初步体现武术的特点和风格。
3.通过武术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耐力素质。
4.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勤学苦练、自尊自信、尊重和爱护同伴,团结协作,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四、教法指导
1.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动作挂图、道具、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做到情景交融,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提高教学效率。
2.采用语言法讲解,积极向学生灌输知识,还可应用动作名称进行语言强化,录音、节拍器等辅助方法,通过听觉感知建立动作概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参与运动的基础上体现成功体育。
3.采用健身韵律操与兔子舞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产生学习欲望,通过武术与游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愉悦中运动获得运动技能;采用轻松舒缓音乐《彩云追月》结合意念,想像大海中的波浪浮动或蓝天中朵朵白云,使学生充分得到身心的放松。
4.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由分解到完整动作,先练上肢再练下肢,然后上、下肢动作配合,再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练习,逐渐达到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寓教于乐。
5.问题设疑:激发学生思维、发挥想像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五、学法指导
1.尝试性练习:把学生的求知欲引导武术教学,通过具体的身体练习,满足学生的心理欲望,在满足中产生兴趣,激发动机,有利于掌握武术基本动作及套路、发展身体素质。
2.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3.合作探究,每位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个分子,在活动中同学与同学之间发生人际交往,通过项目的切磋,共同合作,使个人能力得到体现,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师生互动,每节课中,要注意师生互动,互动是师生之间的桥梁,武术教学中教师参与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