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实施选项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2007-12-29李文江何国印

体育教学 2007年5期

  自主选项,模块教学,学分制管理,是高中体育课改的显著特征。正确地认识这些特征,逐步地从特征的表征向深层次思考,加速高中体育课改由形似走向神似,需要思考的问题有许多。下面结合我区高中体育课改试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讲几点思考与大家交流。
  
  一、克服自主选项的虚假性,实现真正选项自主
  
  选项教学满足着学生,考验着教师,也考验着学校。满足着学生就是满足着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考验着教师就是学生的自主选项我们教师能不能胜任;考验着学校就是我们的学校能不能提供足够的课程资源。现时期,学生的需要与兴趣是真正得到满足了吗?学校与教师经得住考验了吗?自主选项严重地带有虚假性、游戏性,没有体现真正的学生自主。
  从目前我区高中校的条件来看,有近一半的学校在艰难的进行着课改,很让人担心。艰难集中体现在师资、场地器械、教师的业务能力方面。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我们对学生选项自主性的束缚。客观的来讲课改对学生学习需要与兴趣满足,是不能绝对化的,但是,相对也要有度,要尽量去满足,不能过于强调客观;相对也不能不尊重大多数学生的选择,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简单的去搪塞对和。一边要面对客观,遵从实际,另一边还要面对学生饥渴的学习欲望,我们体育教师心里非常的矛盾和困惑。但现实中大都在以兴趣去适应客观,以需要去适应实际,这样的自主选项是新课程的追求吗?显然不是。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会背离课改的精神,试验将无任何意义。
  在学生的选项工作中,我们试验区有着两种形式,一种是规定型的自选,这种规定型就是,国家规定的必修学分项目+学校规定的必修项目;第二种半规定型的自选,这种半规定型就是,国家规定的必修学分项目+学校规定的必修项目+自选项目。第一种情况的学校,往往都是一些由于受师资、场地器械的限制的学校;第二种情况则是师资状况、场地器械状况较好的学校,而这两种情况均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六个系列。而在这两种形式中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不同程度地受到空间范围的限制和客观因素的干扰,仍然没有实现学生真正自主。因此,我们在学生的选项工作中,要充分与学生对话,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通过问卷摸清学生想学什么,分析学生兴趣的集中点。此阶段要注意将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选择,必要时分班级有体育教师向学生进行“真正学习兴趣是什么”的讲座,引导学生建立真正的、稳定的兴趣;第二阶段,填写选项志愿表阶段。根据摸底的情况,对照学校的实际,向全体学生发放选项志愿表。对于提供学生选择的项目,学校、教师不要硬性去规定,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尽量的去开设。选项表不要急于让学生填写,要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去考虑,必要时对学生选项教师要引导,避免人员的过于集中;第三阶段,统计、调整、公布学生的选项阶段。在实际操作中,集中选的情况非常普遍,运用志愿栏的形式是一种掌控、调节的有效方法,但在调整的过程中,在学生服从的前提下,尽量按照学生兴趣的等级需要去调整,待统计、调整后,公布选项结果,有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微调。这样的选项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结合了学校客观实际,尊重了学生,满足了学生学习兴趣与需要。
  
  二、正视模块学习的交叉,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
  
  在选项教学中,学生的选项在经过一定学习时间后需要重新进行选择。重新选择就自然会带来在同一个年级里出现同一项目不同模块的交叉。这一问题在打破年级的选项教学中,问题不大,但在只是打破班级的选项教学中,模块交叉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特别是学校规模较小,教师数量不多的学校,则更为突出。一个教学班里有学模块一的,有学模块二的,如何搞好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探讨在模块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高中体育课改实验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模块的交叉,使分层教学成为了必然。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学习的目标必然不同。因此,我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结合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差异确定不同的、合理的、有层次的学习目标,特别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一定要区分开,这是第一点。第二点,高中模块教学大家都在探索过程中,一个模块,18-16课时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对于学生的技能学习是比较系统的,每一个模块都学习些什么内容?在高中模块教学中十分的重要,而对于模块交叉分层教学就更为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模块学习内容时,要尽量考虑模块之间的联系,模块二学习的内容尽量是在模块一相应知识技能上的提高与延伸,这样有利于我们开展模块交叉的分层教学。第三点,学生经过了模块一的学习后,学生在一个项目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该项目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均有了一定的经验与体验,这在模块交叉的教学中,无疑是我们教学不可获缺的课程资源。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学会帮助,学会分享。第四点,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切忌教学过程的一刀切,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多方面选择合理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坚决贯彻分层施教。第五点,我们必须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由于学习的基础不同,在模块交叉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常常会使我们教师对低模块学习的学生要求过高,不能客观的评价他们,久而久之会影响到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要站在不同模块下,用不同的标准,合理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种交叉的模块教学中,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体育学习的满足。
  
  三、优化模块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充满兴趣学习
  
  模块是单元的集合,一个模块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用时较长(18-16课时),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到后半模块往往不够集中,表现出的兴趣不如开始阶段,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缺乏,再加上教师模块教学经验缺乏,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模块教学作为高中课改一个新的尝试,怎样搞好模块教学?让学生始终注意力集中地、高兴趣地进行模块学习,对于实现学生系统的学习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目标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课改现时期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落实这一课程理念,进行自主选项教学,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兴趣,而优化模块教学过程可以保持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保持学生模块学习的兴趣?通过课改实践我们认为首先要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课堂充满活力,就是教师教的要有活力,学生学的要有动力,教材要有魅力,环境要有张力,在课堂运行中,这四要素还要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活力体现在兴趣的诱发、思维的激活、情感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体现在积极地参与、认真的思考、情感的升华;教材的魅力体现在经验的运用、生活的再现、运动的需要;环境的张力体现在民主的氛围、平台的搭设、教与学的互动。其次,要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呼唤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个性张扬,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获得运动的情感体验。而实现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效度的指导和评价。评价与学习密不可分,离开评价的学习是缺乏动力的学习,是容易满足的学习。自我学习是一种需要,而在自我学习运动过程中得到他人的评价、自己的评价也是一种需要。合理的、及时的、客观的、发展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获得运动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再者,要加强模块教学意识。在过去的体育课教学中,我们教师有重课时轻单元的教学倾向,教学中单元教学计划形同虚设,每课次之间单兵作战,缺少联系,使得教学目标的落实肢离破碎难以整合,而对于高中阶段系统学习,真实客观的多元评价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种潜在的意识由于惯性作用,如今延续到模块教学中,出现了重课时,轻模块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后果也必将影响到学生模块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教师要加强模块教学意识。在教学中,多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教材、看技能、看学生、看兴趣、看情感。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兴趣需要,把模块教学用三大纬度的线有机地连结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在新课程中的和谐发展。
  新一轮高中体育课改在实验中,随着高中课改的深入,会有许多不同层面上的问题显现。但是只要我们广大实验教师认真试验,潜心研究,勤于总结,我想高中体育课改试验一定会达到预设的试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