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段体育学习中实施过程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2007-12-29琚剑锋
体育教学 2007年5期
我们的体育教师一直重视在课堂评价上渗透课程理念,但往往由于大班授课、学生众多,教师很难一一做出准确判断。评价很难反映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后健康状况的改变情况,体育态度、习惯、情意表现及交往合作能力等多方因素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参与评价的同时,因低段学生对自我的学习情况缺乏客观认识,对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进步缺乏进一步了解,评价的增值性很差,导致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与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本文以实际工作中广泛实践为基础,较多地运用了举例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如何对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
一、评价的实施策略
1.制定明确的体育学习目标
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己的要求或希望”、“好朋友的希望或建议”、“教师的要求或希望”、“长辈的希望或建议”……背景还可以加些自己的画或自己喜欢的其他插图。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二年级起,学生都能制定书面学期学习目标,很多同学还能将“制定体育学习目标”的能力迁移到别的学科,使“制定学习目标”真正成为了自已学习的需要。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们以往一般是口头提出一些体育学习的要求,现在我们根据调查,在学年(学期)初,向学生提学习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己的、同伴的、家长的、老师的要求指导帮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形成书面材料放在老师处),并且在整个学习阶段都要反复的提醒学生。
2.提炼课堂即时评价策略
用接近金、银、铜三种颜色的硬纸板做出大小同一元硬币的小圆牌,分别为金牌、银牌、铜牌。金、银、铜牌的数量比例为1:2:10。当学生有出色表现时可获得一枚铜牌,每集满l0枚铜牌可以换取一枚银牌,每积满2枚银牌,可换取一枚金牌,一枚金牌可以换取一本儿童读物(或其它的小奖品)。
将发奖牌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结合起来,可在课开始、课中、课结束之前、课后任何一个时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颁奖。颁奖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小团体或一个小组,甚至全班。如当上课时,老师看到他们的微小进步,某个人或某个小组站的既快又好,可当印发奖。每节课,发第一个铜牌越早越好,因为它对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起着非同小可的激励作用。当某个同学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的时候,不管他是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还是纪律、学习态度、思想品质等任何一方面有所提高,都应及时的给予奖励。当组织比赛时,给优胜学生、小组颁发铜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以及协作能力。当某个小干部表现特别出色时,在他负责的小组得铜牌的同时可以加发一枚铜牌给他。总之,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只要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随时随地都可以发铜牌。
3.设计多样的评价内容
1)体能类评价内容。对学生体能类项目的测评,现在只是教师有记录,学生只能凭记忆知道自已的水平发展大致情况或者根本没关心,只看到现在看不到过去,感觉不到体能进步与下降。所以我除了“学生体质健康表”以外,还设计与提供便于学生自己记录体能发展情况的工具。(表1)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体能测试、“破纪录”、技能特长表演等活动,活动开展的面应该广一点,多设一些纪录,年级、班级、大组、小组、小小组、男子组、女子组、混合组等等。“纪录”认定的“仲裁”可以多一些即同学公认为公正无私的班干部来担任这一令人羡慕的角色。每一个破纪录的学生都应该获得家长和同伴为其感到骄傲的荣誉证书(学校盖章)。
2)体育知识类评价内容。对学生运动基础知识和体育健康常识的测评结果,我们也应该提供或指导学生设计方便学生自己记录知识积累过程的相关工具。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评价记录表,都能给自己的体育知识学习留下宝贵的痕迹。(表2)

3)态度、情感评价内容。态度、情感、价值观评价是我们体育教师最难把握与操作的内容。
在(低年级)课堂学习表现评价中,设计出“非常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参与”、“表现十分勇敢坚强”、“乐于帮助同学,积极合作”等等的一些小星星或小卡片,结合体育课堂上的“金、银、铜”的评价。(表3)
4)自我锻炼评价内容。课外活动评价,可以提供或指导学生设计便于自己和家长记录课外健身情况的工具。开展阶段性的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评价活动并记录。(表4)
5)期末体育综合书面考试。(表5)
6)体育日(周、月)志。学生对每天(周、月)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回顾反思,谈些体验、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指导学生交流、记载有关自己参加体育锻炼和收看体育赛事、新闻的感受。低段的学生以谈话交流为主,适当布置学生根据实际作文水平进行书面记载。(不做统一规定,可以结合语文的日记、作文,也可以选择一周一记。)(表6)
二、实施过程评价的效果
一年多来,我主要对二年级(2)班作为操作实施的对象,即以课堂为主渠道,渗透到体育活动、校运动会、体育周、小型竞赛,深入到课外的锻炼活动,采用语言评价(你真行!你真棒!)、实物评价(发红旗、争五星、奖牌)、情感评价(你真勇敢!你真坚强!你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技能评价(运动技能成绩)等多种评价方式,向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低段体育学习过程评价,加上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学生体育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取得一定的效果。
1)孩子们关心体育课,乐于锻炼,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随着评价实验的引入,低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的关心程度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期待着上体育课,对体育课投入了极大热情。他们渴望在体育课中受到表扬、获得“奖牌”,感受到同学的羡慕眼神并体验成功,在快乐中成长。在一节课、一星期、一月、一个学期学习中,新的评价方案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机会,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有了沟通,人际关系也非常活跃,对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生活、学习态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喜欢这样的评价方法,也愿意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节体育课,这样的变化使得学生对体育课有了热情和兴趣,学生上课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少了,他们知道了如何约束自己。
2)体验挑战、失败、超越,注重学生心理能力发展。
[案例]:在二年级(2)班进行一堂“魔鬼训练,挑战自我”的长跑教学课,让所有同学背起书包绕操场跑十圈,进行过程初还是有些阻力的,强调原因的很多:有脚疼的、头痛的、妈妈说不准的,因为是上午第三节要吃中饭不准跑的……可在跑完后的小结说感受时,一句句真实的话语让人感动:“虽然今天的体育课很累,走都走不动了……”、“经过这节体育课,我觉得我有些了不起”、“老师我还可以跑两圈”、“我觉得挺有意思,那种酸酸的感觉”……
我看着这些孩子对他们说:“你们其实很勇敢,也很坚强,真的很棒。今天下课不用排队,可以自由结伴回到教室准备吃中饭。”“谢谢你,老师。”她们笑着跑开了。
3)促进家长对体育课程认识。以往我们的家长也只是关心孩子的文化成绩,对体育课了解的很少,存在偏面观念。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大胆地让我们的家长参与评价,多数家长也非常赞成教师的做法,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孩子在家参与体育活动,常常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与锻炼,逐渐我们的家长有了锻炼的习惯,发现了运动的魅力及对孩子的影响。例如:一位家长在评价反馈表中写到:“老师您好!我的小孩以前对体育课没什么兴趣,慢慢的我们发现她对体育的兴趣增强了,在家里也关注体育新闻了,你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锻炼)也能按时完成,有时也会写写体育“心情日记”,其他各学科写作业的速度提高很快,最重要的是她比以前更快乐、活泼了,谢谢您!”。看到这样的“评价”,心里想,我们的努力就是要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反思
1)一年多来我觉得平时的“上课、听课、读书、听讲座、组织课外活动、田径训练中处处存在着评价,可以说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评价——“评价不难搞”;本想在自己的实践中,材料中梳理出一种低段评价基本操作程式,可又觉得不可能会有一种定式——“评价很难搞”。
2)孩子年龄小,所以在强调评价参与的面、评价内容面面俱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个性化评价等方面生成很多细节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