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专业技能 努力提高体育教学基本功
2007-12-29
体育教学 2007年5期
2007年7月,经历了区级考核和市级考核两个阶段后,历时近1年的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工作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顺利结束。此次面向全体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考核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是第一次,由于恰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中发[2007]7号)下发,考核工作受到了格外的关注。
一、考核工作概况介绍
此次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启动于2006年8月,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区级考核。从2006年9月开始,到12月30截止,北京市18个区县、各中小学符合年龄要求的体育教师都必须参加考核,具体工作由区县教委和教研部门共同组织。第二阶段为市级考核,即大家目前所熟知的“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市级考核的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来确定,为保障考核工作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公开性,被测的区县和被测区县的被测学校都完全由考核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共同抽签选出。经过抽签,共有西城、海淀、石景山、顺义、平谷、通州和朝阳7个区县的42所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参加本次考核。
1.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是提高中小学体育师资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目前教育形势和现状的需要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些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而体育教育则在其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是什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靠什么?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理清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这是一名高素质体育教师的真本事。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全体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体育(1-6年级)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中对体育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课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身体练习不等于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是先天就具有的本能,是随意的行为。而身体练习则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这种手段和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技能,它是体育课上身体练习的主要手段,也是体育课程教学其它功能的载体。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市《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改革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要义可以概括为“坚决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运动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与健康”。 运动技能在北京市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做好全市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就必然要求一批具有较高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师。
3)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在进行“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展示活动”征集评选时,提出了九条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其中就有两条明确提出了“运动技能”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重要性。该《要求》指出,“近一个时期来,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些体育课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不以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并提出“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既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其他目标的主要载体”。
虽然北京市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淡化运动技能”的倾向,但是,我们必须给予正确的导向,保证全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常开展。
4)北京市中小体育教师的基本现状要求我们应该进行考核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共6649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18人,具有本科学历的4086人,具有专科学历的2181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364人见(见表1、2)。在这些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第一学历并非体育专业,在教学中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进修。
2.周密策划、加强领导、保证考核的顺利进行
1)行政主导、业务支持,保证考核工作科学、高效
为了保证考核工作高效进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门下发文件委托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具体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工作。文件对考核的具体事宜进行了说明,要求区县教委应与教研部门联合进行本区县的专业技能考核工作。
文件下发后,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组织了全市学校体育界的有关专家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内容及标准,并以市教委的名义下发到各区县教委和教研部门。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教育部全日制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及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教材(人教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均作为规定考核内容。”考核的内容涉及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武术、体操等6个大项,每一项考核内容都有讲解和技能两个评价标准,从而保证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两不误。
2)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和最佳效果
目前,北京市共有中小学2017所,体育教师6649人,加上75所职业高中,应该参加考核的人数更多。如何保证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并且最大程度地发挥此次专业技能考核的效益?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要求各区县教委和教研部门必须组织全区的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工作;二是参加市级考核的区县和学校完全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抽签结果在考核前一周公布;三是最终的考核结果将加盖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公章装入考核者的档案;四是市、区两级都成立领导小组和考核专家小组,考核工作由两个小组共同完成。其中,前三项措施很好地解决了本次考核的覆盖面问题;两个小组的有效工作则保证了考核工作的透明化、阳光化,为将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3)区别对待,充分体现考核工作的人文关怀
考虑到年龄较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身体机能下降的因素,本次考核对象的年龄规定为:男教师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45岁以下(含45岁);女教师1966年1月1日以后出生,40岁以下(含40岁)。对年龄在45岁以上的男教师和40岁以上的女教师免于考核。
参加市级考核的老师除了必考内容可供选择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自选考核项目。在市级初次考核中没能达到及格标准的老师在3个月内可以申请补考。
在考核过程中,为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我们还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营造宽松的考核环境,如为教师们准备饮用水、午餐以及较为舒适的休息场所等。
以上的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初衷和考核工作的人文关怀。
3.集中考核、现场公布考核结果,保证考核工作高效、透明
经随机抽签,全市7个区县、42所中小学的288名体育教师参加了考核,约占全市应参加考核教师总人数的5%。
为了提高考核效率,采用了集中考核的方式,现场抽取考核项目,接受专家组的考核,并现场公布考核成绩。中学教师在6个大项41个小项中抽取自己的考核内容,小学教师则在6个大项22个小项中抽取自己的考核内容。
这种现场抽签、现场考核、现场公布考核成绩的方式保证了考核工作的高效、透明,在很大程度上考察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全面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考核方式,很好实现了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经过3天的考核,结果如下:
中学体育教师150名,22人申请缓考。128人参加考核,98人获得及格以上等级,占参加考核人数的76.6%,不及格的人数占到了参加考核人数的23.4%,优秀率为0。(具体情况见图1)。
小学体育教师138名,13人申请缓考。125人考核成绩全部合格,考核成绩优秀者高达24.8%。小学的考核结果要好于中学,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二、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的特点
与以前的评优活动相比,此次考核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工作的针对性更强
各种评优活动主要是为了选拔我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线中的先进典型,通过对先进典型的推广、展示,介绍他们的先进经验,供大家学习。至于推选出的先进典型是否符合各校的条件,能否在全市真正推广以及大家是否学习则没有切实的办法进行控制。
而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考核则着眼于“新课程实施中带有普遍性并亟待解决的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并下发到教师手中,使此项工作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2.操作过程具有强制性
该考核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到所属区县教委和教研机构,并要求所有区县都必须进行区级考核。同时,市级考核对象的随机性和考核结果进入教师个人档案的规定都表明了此次考核工作操作过程的强制性。
3.工作的效果更明显、导向性更强
本次考核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北京市每一位中小学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逐步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北京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
从考核工作启动开始,北京市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自身专业技能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学校的教研活动显著增多,更多的体育教师积极地投入到自学自练的活动中。通过考核工作,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也重新认识到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三、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工作的一些设想
从此次考核的整个过程和结果来看,考核初期的目的已经基本实现。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期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专题调研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下发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党中央国务院还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回过头来盘点一下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所做的努力,我们倍受鼓舞,这是发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一次重要机遇。为此,对于以后的考核工作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1)连续三年进行考核,并且逐年加大考核比例,争取在2010年之前使北京市20%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考核。
2)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增强老师对运动技能和教学基本功重要性的认识。
3)与教师培训部门联合,实现“考——培”结合的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专业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