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一个应聘者侃招聘

2007-12-29崔庆华

人力资源 2007年1期

  最近因为联系工作的原因,面试了北京的几家公司,哈哈,不要笑。其实用人单位在面试我们,我们又何尝不是在面试用人公司呢?
  总的感觉,一方面几乎所有单位都在说要招优秀人才,都在夸耀自己公司用人机制如何先进,另一方面却普遍存在招聘人员尤其是面试人员素质太低或者很不专业的情况。一个招聘人员素质低下的公司,不敢想象这家公司的人才整体素质如何优秀;一个招聘环节很不专业的公司,很难让人跟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规范、先进联系起来。下面侃的话题都是笔者亲身经历过的,希望能给企业的招聘人员带去些许思考。
  或许是因为中国人才太多,一个职位招聘往往会应者云集的原因吧,招聘人员大多对应聘者不够尊重,笔者应聘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尚且如此,对于那些没有多少工作经验或者应聘较低职位的人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尊重不是指最基本的那种尊重,大多数公司最基本的礼貌常识倒是具备的,我指的是那种内心的、真正的尊重,或者说招聘人员的优势感太强,其实人员招聘本身是个彼此合作的过程。作为企业,因为发展需要招聘一些合适的人才,而作为应聘者因为个人发展或其他原因在寻求一些更合适的就业机会,谈不上谁求谁的问题。说白了,完全可能你看上我,我还不一定看上你们公司呢!招聘中高级人才尤其如此。
  然而,仅有尊重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招聘工作的专业性也是很强的。如没有根据招聘职位安排面试人员,便是缺乏专业性的一种表现。笔者最近应聘的是一家大型公司的高层职位,面试我的居然是一个到该公司才几天的小丫头,笔者与其攀谈,发现她对所在公司的业务和人力资源规划均非常陌生。再比如,一位女士听说一家企业百万年薪招聘总经理,于是精心准备,按时前往应聘,结果到了现场,发现对方公司在招聘现场负责初试的是一批人事助理,而该公司的负责人、人力资源总监甚至人事经理均未露面。这些人事助理头也不抬地说“应聘的吧?把简历放下吧,如果条件合适,我们会及时通知你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说到底,没有人力资源主管对招聘环节的重视,就不能谈对其进行有效提升。招聘环节较之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绩效等环节而言,确实技术含量较低,但不代表招聘环节不重要。相反,在笔者看来,招聘的准备充分与否,招聘环节的专业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准,将直接影响应聘者对企业的印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聘者应当被看作企业的客户,招聘过程同时也是向大家展示公司风貌的过程。或许这些“客户”目前尚不会购买你的产品,甚至因能力或者其他因素都不能构成你的潜在客户,但你永远不要忽视公司的口碑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或许暂时没有合作的可能,但你至少不应该让应聘者反感公司,否则,无论招没招到合适的人才,招聘本身都是失败的,招聘人员也是失败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它将直接导致应聘者四处传播公司的“美名”,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将导致企业吸纳优秀人才变得十分困难。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应聘者这个现实或者潜在的消费者不再购买公司的产品。
  有了对应聘者的尊重,招聘者也更加专业,领导也很重视,但有时还会犯其他毛病,如有的公司总是在试图寻找“超人”。首先是超人是否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超人有多少的问题,再次超人它会来你公司吗?最关键的是,超人就一定适合你公司吗?君不见,但凡是个公司,不管招聘什么职位的人都要求英语听说读写流利,但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多数公司其实根本用不上英语。再者,套用刘德华一句话“会说鸟语就一定是好人,鸟语说得好就一定能力强吗?”哈哈。这个可能与笔者英语口语较差导致的心理不平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