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员工关怀时代的新使命

2007-12-29胡海迪

人力资源 2007年7期

  很少有商业广告能令人心生感动,但佳能公司却创造了一次例外。在《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知名报刊上,佳能“激光多功能一体机”的两侧,站着一对端庄、自信的男女。两行小字告诉读者,他们是市场经理和产品渠道经理,分别在佳能工作了十四年和十五年。
  难道佳能没有财力去请代言的明星?难道它不能走“客户路线”找一个靓丽的白领现身说法?——为什么偏偏选中了两名让公众感到陌生的员工?
  这种选择自有深意,不能不让人佩服佳能的商业智慧——当两名普通员工的自信和微笑被印刷机的墨滚雪片般地复制出来,不仅让佳能自己的员工心潮汹涌,就是佳能世界之外的人们(包括它的潜在顾客),也会心生感动和信赖之情。
  今天的顾客已经本能地认识到:虽然所有的企业都在高喊“顾客就是上帝”,但是真正让顾客有上帝的感觉的,一定是那些员工满意率高的企业。换言之,如果一个员工对企业牢骚满腹,对自己的职位视同鸡肋,脑海里时时闪现“良禽择木而栖”的下半句,别说把顾客当上帝,不视若草芥就不错了!
  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也意识到,要让自己的经营理念融入企业肌体的每一个细胞,就不能不充分重视与市场和顾客构成线性关系的另外一端——员工。近几年来,人们不难看到这种显著的变化。“星巴克”提倡“让顾客满意之前,先让自己的员工满意”,“蒙牛乳业”、“平安保险”等大企业不断向外界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进程,微软、谷歌连篇累牍地介绍他们诱人的工作环境和对员工的种种体贴关怀,世界级别和国内范围的“最佳雇主”评选活动更是如火如荼,颇受公众关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床垫文化、克扣工资、违法用工等现象屡屡成为舆论诟病的焦点。
  种种迹象表明,员工关怀时代正以轻盈的足音渐行渐近。这不仅会引起HR管理者工作内容乃至工作重心的变化,甚至会赋予他们新的职业使命。如4GW4EEGTDbhuEU7dB26p3Q==果说,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大部分HR管理者过去仅仅关注领导者或管理层的意志,那么,他们未来必然要承担起收集、归纳、传达“民意”,向一线倾斜的职责;如果说,很多HR经理人在昔日的管理体制下没有进入决策层的机会,那么,今天,在员工关怀的旗帜下,可以抖擞精神,彰显专业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地位。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因为关怀员工需要的成本,并非每一个老板都甘心情愿地付出。这个对企业发展具有长远好处的理念,有时会制造一种风险:它会让HR管理者不知不觉地站到决策层的对立面。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现实地讲,成为堂吉诃德式的英雄,并不应当成为HR管理者的职业理想。但是,也恰恰因为如此,他们才更需要人世间的大智慧,在领导层和各级员工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折冲尊俎,左右逢源——既能坚定地前行,又能耐心地等待;既能坚持心中的原则,又能看准合适的时机;既有纵横捭阖的洒脱,又有忍辱负重的胸襟;既能将各种员工关怀计划与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又能不断地融会先进的管理理念,让案头的工作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正如在悬空的钢丝绳上行走才令人赞叹,在高高的平衡木上舞蹈才会赢得喝彩,HR管理者必将以其沟通两极的艺术获得更宽广的职业前途,成为员工关怀时代中无可替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