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山东学生普通话声母语音教学分析及对策
2007-12-29李杰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7期
摘要:普通话的推广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高校作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文章探讨了山东学生学习普通话时声母的发音偏误纠正问题,设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期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普通话;声母;偏误;对策
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当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推广普通话的生力军。
我国是一个多语种、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方言种类繁多,不同民族和不同方言区的人们言语交际困难,需要推广和普及民族共同语。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央就把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列入政府工作日程。事实证明,推广普通话为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程。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近年在各高校纷纷增设了普通话这门课。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掌握普通话成为这门课程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普通话水平的提高,语音是关键,声、韵、调是汉语语音的三大要素,本文主要探讨山东学生声母的偏误及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纠正声母的有效方法。
一、发现问题
在普通话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音问题举足轻重,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教。
山东方言区隶属于北方方言区,山东100多个县市方言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鲁南以及鲁西南的菏泽、济宁、枣庄、临沂部分等近30个县市属于中原官话;济南、聊城、德州、宾州、淄博、泰安等40余个县市属于冀鲁官话;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40个县市属于胶辽官话。山东方言除了具有北方方言的共同特点之外,在其内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其中以语音差异最为突出。
针对方言内部语音差异大的特点我们总结了以下对策。
对策一:在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要求学生填写如下表格:
根据学生所填的内容可以了解学生的小方言区。在表格里既列有出生地,又列有生长地是因为现在人口的流动性较大,有的学生的成长可能经历了几个方言区,这样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语音面貌。
对策二:每个学生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在学生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地听辨,重点考察潜在的方音问题,并记录学生的出现的语音偏误。
在对策一中我们对学生的小方言区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学生潜在的语音偏误,但是潜在的不等于现实的,为了能进一步确定学生的普通话语音问题,我们设计了对策二。对策一和对策二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有些学生虽然方言区的语音和普通话语音有很大差异,但是由于学生语言习得能力较强,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等途径已经改正了大部分偏误,对这类学生的训练重点可以放在普通话训练的其他方面,缩小教学中纠正语音偏误的范围。
二、对症下药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创立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这种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代代相传。“因材施教”运用到普通话教学中,就是掌握学生的语音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进行不同方法不同内容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山东省内的大学生在说普通话时其声母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帮教对策。
1、zh、ch、sh、发成相应的z、c、s,即没有舌尖后这一组辅音。存在词类语音问题的学生大部分来自聊城、德州、宾州、淄博、泰安等地。
对策一:分别讲解zh、ch、s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让学生掌握发音技巧并进行跟读模仿练习。对有此问题的学生进行逐一的听辨帮教,直到能发准这组音。让无此发音偏误的学生和有偏误的学生组成一组,进行练习。
对策二:由于一直没有使用过舌尖后这一组音,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汉语中哪些字是卷舌音,所以即使会发卷舌音但是并不能应用到实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3500个汉语常用字中整理出所有的卷舌音字,按照使用的频率由高到底排列。例如:是、上、这、中、说、时、十、生等。共350个字左右,将其复印后分发给学生,要求其进行识记,并不断地应用。掌握这些常用字后,学生就会基本具有日常交流中平、卷舌的区分,使语音面貌有较大的改观。3500个常用字之外的卷舌音学生可以在日后慢慢积累改进。
2、zh、ch、sh发成类似英语中的
此类学生大部分原来存在zh、ch、sh、发成相应的z、c、s的情况,现在虽能明确普通话中哪些字是卷舌音,但是还处在改正阶段,发音部位不够准确。由于此类发音和普通话中的卷舌音非常相似,一般情况下不宜被人察觉,所以有的学生会觉得英语中的show和汉语中的“受”读音上没有区别。
对策:这一类问题主要是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正确造成的。对
进行对比讲解,同时讲解普通话Zh、Ch、S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然后进行听辨练习。英语中[t∫]组音的发音部位是舌端和齿龈后部,ch组音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和硬腭前部,即汉语中ch组音的发音部位比英语中[t∫]组音的发音部位靠后。ch组发音时舌尖向上翘,而[t∫]组音发音时舌身抬起靠近上颚。讲明这两点区别后让学生进行普通话中卷舌音的练习,读的过程中注意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使用是否得当。由老师以正确的方法和不正确的方法读汉语中的卷舌音,让学生辨别哪个是标准的普通话音,哪个是错误的读音,学生只有能听出区别才能有意识的改正自己的读音。
3、将z、c、s音发成齿间音[tθ]、[tθ‘]、[θ]。存在词类语音问题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青岛、胶州、平度、高密、诸城、五莲、临朐、莱芜等地。
对策:这一类问题出现原因主要是发音部位不正确,发z、c、s时舌尖送至上下齿之间,以至于别人能看到发音者的舌头。这个问题无论从听觉上还是从视觉上都较容易被发现。但是在改正时存在一些难度。z、c、s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和上齿背,所以许多学生误认为发音时是翘起来的舌尖和上齿背形成阻碍,这样的发音仍然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发音方法是,z、c、s发音时舌头前伸到下齿背,上下齿之间的距离非常小,所以舌尖和上齿背可以形成阻碍。只有讲清楚这一点学生才会很快的掌握方音部位,z、c、s的发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r声母字读成l声母字。这一类问题在学生中也时有发生,但并不普遍。
对策:讲清r和l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3500个常用字中找出r和l声母字,进行对比练习。
针对声母问题的总对策:
对策一:上课时让每位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上课时可以对着镜子看自己舌位、口型等。
对策二: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针对不同的声母发音问题的学生,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考察常用字表,找出与自己方音有差别的字,并标注拼音。然后识记这些字的正确读音,并尽量应用到实际中,这是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迅速改观语音面貌较有效的方法。
三、消除心理障碍
声母是一个字的开始,如果对某些声母有发音障碍,就会造成整个字都说不出来。学生在改正自己的语音偏误时,于某些发音部位从小就未曾使用过,在改正的过程初期会有发音部位不够灵活的情况,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一见到某些声母就心理紧张,发音器官也随之紧张,一次两次都不能标准发音,如此循环,使学生的信心丧失,产生厌倦的心理。
对策一:对存在发音缺陷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尤其那些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学生,要从一开始就要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在上课伊始就申明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除方言,普通话并不高于或优越于方言。强调方言在我国有特别悠久厚重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方言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在地方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方音重的学生树立信心。
对策二:对于学生的方言发音习惯首先是尊重,而不是嘲笑。这样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不会有过多的抵触心理。教导学生不要怕发出发音不标准的声母,对学生给予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不厌其烦的示范,纠正,以此来感染学生,增加学生的学习耐力。
总之,在整个的普通话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愿意开口,主动学习。目前我们学习普通话的大环境非常好,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作为高校更是普通话推广的重点地区,作为大学生应该人人为推广普通话出力,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应主动使用普通话,营造良好的普通话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