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国际组织“亲密接触”
2007-12-29孙洁琬
人民论坛 2007年11期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5/38mVifBJLAkjqmKXqko8Nm.webp)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拒绝到积极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中国外交的新变化,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呈现新的特点,更凸显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上升
5月21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2007年文化遗产日新闻发布会,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中国与国际组织开展文化合作方面的情况。据介绍,中国先后加入了四个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公约,并加入了世界最有名的几个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组织。这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在国际社会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力,也标志着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从拒绝到积极参与
纵观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发展进程,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对国际组织的看法和中国在国际组织里扮演的角色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非常显著的变化。我国学者王逸舟将这些变化准确地表述为“从拒绝到承认、从扮演一般性角色到争取重要位置、从比较注重国内需求到更加兼顾国际形象”的曲折过程。
中国曾将国际组织视为资本主义国家愚弄、操纵世界的工具,是“清谈馆”,对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组织存有强烈的不信任感。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更是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兵戎相见。很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从领导到普通民众,还可能承认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的合法性,并对它的宗旨与职能产生认同进而与其开展合作。中国对联合国乃至大部分国际组织表现出来的不屑一顾的拒绝态度既反映了当时中国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也是当时东西方尖锐对立的国际关系所使然。直到中国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局面才开始改观。但由于缺乏在国际组织内开展多边外交的经验以及旧思维的惯性作用,中国虽参与了一些重要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活动,却常常扮演着旁观者甚至批判者的角色,原则表态多,具体建议少。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幅度地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战略,从而为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将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明确列为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表明中国对国际组织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国际组织已被视为一个有利于中国现代化进程、有利于中国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积极因素。相应地,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成为国际组织的积极合作者。1989年中国第一次派出了维和观察员,参与了联合国在纳米比亚的维和行动。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发展已使国际组织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要途径,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已成为所有国家外交不可拒绝的现实选择。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也为中国在国际组织中采取更为主动的行动提供了相当的物质条件。中国不再仅仅充当国际组织的被动的合作伙伴,而是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跻身于多边外交舞台,对国际规范的制定与修订发挥着具有建设性的影响力,努力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中国领导人近年来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可以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中国理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作用。中国完成了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漫长谈判,成功地成为该组织的成员。中国倡导并组织了“上海合作组织”,通过多边机制,与周边利害相关国家进行安全合作。
对国际组织参与度和认同度的高低是判断后发国家融入现有国际体系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对国际组织的态度经历了从拒绝到承认、从消极旁观到积极参与、从象征性主张到实质性建设、从注重实际利益到努力寻求双赢的过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游戏规则”的制定,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建设”转化,正逐渐成为这一体制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
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中的新特点
中国在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于负责任的建设性角色,这使得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
互动性增强。如中国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合作,在一段时间里主要体现于开发署对中国提供发展援助方面,而今中国提供给开发署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正不断增多。双方在发展援助上的合作由“进多出少”向“进出均衡”转变。
主动性提高。如果说过去我们在国际组织中曾满足于当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特别是讨论一些与我厉害关系不明显的国际事务时尤其是这样),那么现今在倾听的同时,中国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有所作为。在联合国千年峰会上,中国倡议并成功举行了历史上首次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这次会晤成为千年峰会上最令人瞩目的重要外交活动。
建设性扩大。作为国际组织的一员,中国在享有国际组织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同时,也在为这些公共产品的形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不久前履行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的赵厚麟,在香港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最近几年,中国参加国际电信联盟研究组的规模越来越大,提交文稿的数量一直在上升,质量也在提升,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中国参与提出的TD-SCDMA标准现在已经被国际电联批准。
影响力大大增加。如今在重要的国际组织中,中国不断地刷新中国人就任国际组织职位的履历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登上了国际组织的重要岗位。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各项事务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声音日益为各国所重视,中国的态度往往影响到有关决议的形成。
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演变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对外政策与国际地位的变化。中国曾扮演过国际社会的批判者和造反者的角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游离于国际大家庭之外,以世人皆浊、唯我独清的姿态,傲视世界。而今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对自己的国际身份定位有了新的认知。中国愿意,也有能力参与国际事务的讨论和国际规范的制定,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渐入佳境。当然,不容否认,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统筹国内国际两方面的要求,提出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崭新理念,这为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外交活动提出了新任务、新目标,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